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储能热管理系统及储能设备技术方案_技高网

储能热管理系统及储能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79678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及储能设备,涉及电池储能技术领域,该储能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柜、电气柜、液冷单元、风冷单元和控制单元。电池柜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舱室,第一舱室中用于安装至少一个高压箱和至少一个电池。电气柜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舱室,液冷单元用于与电池的至少部分表面抵接,风冷单元依次与第一舱室、第二舱室连通并形成第一风冷回路。在电池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单元控制液冷单元对电池和对经过液冷单元的风进行制冷,并在高压箱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风冷单元依次对高压箱、第二舱室进行风冷。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热管理系统,能够提高能效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储能,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及储能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储能设备作为重要的储能设备,如电池集装箱储能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在部分高温地区的应用场景,对于储能设备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相关技术中的电池储能设备上,一般利用液冷系统对储能设备中的电池进行散热,而利用风冷系统对储能设备中的电气部件进行散热。

3、然而,上述储能设备的热管理系统中,液冷系统和风冷系统的集成化程度较低,能效利用率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及储能设备,以解决现有电池储能设备的热管理系统中液冷系统和风冷系统的集成化程度较低而影响能效利用率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柜、电气柜、液冷单元、风冷单元和控制单元;

3、电池柜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舱室,第一舱室中用于安装至少一个高压箱和至少一个电池;

4、电气柜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舱室,液冷单元用于与电池的至少部分表面抵接,风冷单元依次与第一舱室、第二舱室连通并形成第一风冷回路;

5、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电池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液冷单元对电池和对经过液冷单元的风进行制冷;在高压箱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风冷单元依次对高压箱、第二舱室进行风冷;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气柜上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三舱室,风冷单元还依次与第一舱室、第三舱室连通并形成第二风冷回路;

7、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高压箱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风冷单元依次对高压箱、第三舱室进行风冷。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舱室与第二舱室之间设置有第一控风件,第一舱室与第三舱室之间设置有第二控风件;

9、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第二舱室中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且第三舱室中的温度小于第四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控风件增大通风面积,并控制第二控风件减小通风面积;

10、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第二舱室中的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且第三舱室中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控风件减小通风面积,并控制第二控风件增大通风面积;

11、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第二舱室中的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且第三舱室中的温度小于第四预设温度时,以及在第二舱室中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且第三舱室中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控风件和第二控风件均将通风面积调至最大。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控风件的最大通风面积大于第二控风件的最大通风面积。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风冷单元还与第二舱室连通并形成第一补风风道;

14、和/或,风冷单元还与第三舱室连通并形成第二补风风道。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风冷单元包括空调和导风件,空调上具有出风口和回风口;

16、出风口通过导风件分别与第一舱室、第二舱室、第三舱室连通,第二舱室和第三舱室分别与回风口连通。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柜上沿第一方向布置多个第一舱室,导风件内具有风道;导风件的一侧连接在空调上,且风道与出风口连通,导风件的另一侧连接在电池柜上,并延伸至一个第一舱室中;

18、导风件上位于第一舱室中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延伸部,延伸部朝第一方向延伸,延伸部上具有与风道连通的主风口,导风件上还具有至少一个与风道连通的次风口,次风口用于朝向高压箱;

19、导风件上还具有与风道连通的第一补风口和第二补风口,第一补风口连通第二舱室,第二补风口连通第三舱室。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柜内设置有挡风件,挡风件用于隔挡高压箱和电池,挡风件与第一舱室的内壁之间留有流通间隙。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液冷单元包括液冷机组和至少一个冷板,液冷机组与冷板管路连接并形成液冷回路;

22、液冷机组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冷板用于与电池抵接。

23、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储能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设备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方面中提供的任意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

24、本申请提供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及储能设备,该储能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柜、电气柜、液冷单元、风冷单元和控制单元,通过在电池柜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舱室,并在第一舱室中安装至少一个高压箱和至少一个电池,通过在电气柜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舱室,用于安放电气部件,通过设置液冷单元与电池的至少部分表面抵接,便于对电池制冷,通过设置风冷单元依次与第一舱室、第二舱室连通并形成第一风冷回路,在电池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单元控制液冷单元对电池和对经过液冷单元的风进行制冷,并在高压箱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风冷单元依次对高压箱、第二舱室进行风冷,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通过利用液冷单元对经过的风制冷,便于后续对第二舱室中的电气部件进行风冷降温,从而能够提高能效利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柜(100)、电气柜(200)、液冷单元(300)、风冷单元(400)和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柜(200)上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三舱室(220),所述风冷单元(400)还依次与所述第一舱室(110)、所述第三舱室(220)连通并形成第二风冷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室(110)与所述第二舱室(210)之间设置有第一控风件(211),所述第一舱室(110)与所述第三舱室(220)之间设置有第二控风件(2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风件(211)的最大通风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控风件(221)的最大通风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单元(400)还与所述第二舱室(210)连通并形成第一补风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单元(400)包括空调(410)和导风件(420),所述空调(410)上具有出风口(401)和回风口(4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柜(100)上沿第一方向布置多个所述第一舱室(110),所述导风件(420)内具有风道;所述导风件(420)的一侧连接在所述空调(410)上,且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口(401)连通,所述导风件(420)的另一侧连接在所述电池柜(100)上,并延伸至一个所述第一舱室(110)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柜(100)内设置有挡风件(120),所述挡风件(120)用于隔挡所述高压箱(10)和所述电池(20),所述挡风件(120)与所述第一舱室(110)的内壁之间留有流通间隙(13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单元(300)包括液冷机组(310)和至少一个冷板(320),所述液冷机组(310)与所述冷板(320)管路连接并形成液冷回路;

10.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柜(100)、电气柜(200)、液冷单元(300)、风冷单元(400)和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柜(200)上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三舱室(220),所述风冷单元(400)还依次与所述第一舱室(110)、所述第三舱室(220)连通并形成第二风冷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室(110)与所述第二舱室(210)之间设置有第一控风件(211),所述第一舱室(110)与所述第三舱室(220)之间设置有第二控风件(2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风件(211)的最大通风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控风件(221)的最大通风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单元(400)还与所述第二舱室(210)连通并形成第一补风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单元(400)包括空调(410)和导风件(420),所述空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帅华董鹏越孙中豪郭珊李文鹏钱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