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制造技术_技高网

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96677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包括机舱模块、电池承载模块和后地板骨架模块;电池承载模块与地板骨架模块之间设有后地板前横梁模块;后地板骨架模块两侧设有地板边板模块;电池承载模块包括中央通道模块、第一前地板和第二前地板,第一前地板和第二前地板设于中央通道模块两侧,第一前地板一侧设有第一门槛梁,第二前地板一侧设有第二门槛梁。通过模块化设计,在轴距进行调整时仅需要调整后地板前横梁模块就可以实现轴距变化得车型,而其他模块组件则能够共享适配,在轮距进行调整时仅需要调整中央通道模块和地板边板模块,其他设于模块组件则能够共享适配,降低了不同车型得开发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的,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汽车生产及市场销售量逐年增长,汽车车身下车体是汽车中非常重要且成本占比较大的总成机构。

2、目前,一些典型的技术方案中,不同车型采用不同的下车体,这种方式导致每一车型需要单独进行全流程作业,导致成本较高,也使得不同车型之间的生产工装等资源无法共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些典型的技术方案中,采用模块化的下车体平台,但通常也具有

3、目前,受车辆类型、轴距、轮距尺寸等不同因素制约,市场上大部分不同车型均为一个车型开发一种下车体,很难做到多个车型共用同一个下车体,无法保证平台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平台化的缺陷。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包括顺次连接的机舱模块、电池承载模块和后地板骨架模块;所述电池承载模块与所述地板骨架模块之间设有后地板前横梁模块,所述后地板前横梁模块用于在轴距方向进行调整时对应调整;所述后地板骨架模块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连接有地板边板模块;所述电池承载模块包括中央通道模块、第一前地板和第二前地板,所述第一前地板和所述第二前地板分别连接于所述中央通道模块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前地板边缘一侧连接有第一门槛梁,所述第二前地板边缘一侧连接有第二门槛梁,以使所述第一前地板、所述第二前地板、所述第一门槛梁和所述第二门槛梁配合形成有用于安装电池包的安装空间,且所述中央通道模块和所述地板边板模块用于在轮距调整时对应进行调整。

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所述第一门槛梁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电池包主体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门槛梁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电池包主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的最小值均大于等于60毫米。

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所述第一前地板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前地板的长度方向均成型有凹槽结构。

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所述第一前地板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电池包主体顶面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二前地板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电池包主体顶面之间具有第四间隙。

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所述第三间隙和所述第四间隙的最小值均大于等于10毫米。

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所述第一前地板和所述第二前地板上均设有前座椅横梁。

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所述第一前地板和所述第二前地板均为铝合金冲压件,所述第一门槛梁、所述第二门槛梁、和所述中央通道模块均为成型钢部件。

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所述第一门槛梁和所述第二门槛梁上设有多个第一螺栓固定结构,所述后地板骨架模块上连接有连接固定模块,所述连接固定模块上设有多个第二螺栓固定结构,所述第一螺栓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二螺栓固定结构配合固定电池包。

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所述后地板骨架模块的尾部具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内通过螺栓连接有备胎盆,且所述备胎盆由复合材料制备。

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通过模块化设计,使其在轴距进行调整时仅需要调整后地板前横梁模块就可以实现轴距变化得车型,而其他模块组件则能够共享适配,在轮距进行调整时仅需要调整中央通道模块和地板边板模块,其他设于模块组件则能够共享适配,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了不同车型得开发成本,使得大部分得生产工装能够共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机舱模块、电池承载模块和后地板骨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槛梁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电池包主体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门槛梁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电池包主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的最小值均大于等于6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地板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前地板的长度方向均成型有凹槽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地板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电池包主体顶面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二前地板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电池包主体顶面之间具有第四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间隙和所述第四间隙的最小值均大于等于1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地板和所述第二前地板上均设有前座椅横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地板和所述第二前地板均为铝合金冲压件,所述第一门槛梁、所述第二门槛梁、和所述中央通道模块均为成型钢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槛梁和所述第二门槛梁上设有多个第一螺栓固定结构,所述后地板骨架模块上连接有连接固定模块,所述连接固定模块上设有多个第二螺栓固定结构,所述第一螺栓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二螺栓固定结构配合固定电池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骨架模块的尾部具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内通过螺栓连接有备胎盆,且所述备胎盆由复合材料制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机舱模块、电池承载模块和后地板骨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槛梁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电池包主体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门槛梁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电池包主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的最小值均大于等于6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地板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前地板的长度方向均成型有凹槽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地板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电池包主体顶面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二前地板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电池包主体顶面之间具有第四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下车体平台,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剑峰郭强谢朝辉黄雪峰周多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