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顶升器以及包括该顶升器的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顶升器以及包括该顶升器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9659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顶升器以及包括该顶升器的车辆,所述顶升器包括套管、活塞杆、气体发生器和密封帽,活塞杆沿套管的轴向设置于套管内,套管的顶端设有通孔并且固定有密封帽以对通孔进行密封,套管的底端内部设有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用于使活塞杆自通孔向外顶出;活塞杆上套设有邻近通孔的导向件以及远离通孔的弹簧,导向件的顶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环状凸台,导向件的底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环状凸台,且第一环状凸台上设有泄压开口;当活塞杆向外顶出时,弹簧将第二环状凸台挤压破裂后运动至与第一环状凸台抵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顶升器致动后套管内气体的快速泄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尤其涉及一种顶升器以及包括该顶升器的车辆


技术介绍

1、通常,在车辆前引擎盖处设置有顶升器,当行人与车辆发生碰撞时,该顶升器致动并顶起前引擎盖,以使前引擎盖的后端升起一定高度,从而在行人头部撞击前引擎盖时有一定的溃缩空间,实现保护行人的目的。

2、传统的顶升器主要包括套管、活塞杆、衬套以及气体发生器。其中,活塞杆沿套管的轴向设置于套管内,气体发生器固定在套管的底部,套管的顶部设有通孔,活塞杆的邻近套管通孔的一端套设有衬套。当顶升器致动时,活塞杆将在气体发生器的作用下从通孔处向外顶出,在顶出过程中,衬套主要起导向和缓冲作用,但在活塞杆底部的巨大冲击力下会被挤压变形,该变形会增强活塞杆与套管之间的密封性,从而导致顶升器致动后套管内存在很大的压力(经测量,在顶升器致动300ms时,其仍能提供1000n以上的力),不利于降低对被撞行人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顶升器以及包括该顶升器的车辆,以实现顶升器致动后套管内气体的快速泄压。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顶升器,包括套管、活塞杆、气体发生器和密封帽,所述活塞杆沿所述套管的轴向设置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的顶端设有通孔并且固定有所述密封帽以对所述通孔进行密封,所述套管的底端内部设有所述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用于使所述活塞杆自所述通孔向外顶出;

4、所述活塞杆上套设有邻近所述通孔的导向件以及远离所述通孔的弹簧,其中,所述导向件的顶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环状凸台,所述导向件的底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环状凸台,且所述第一环状凸台上设有泄压开口;

5、当所述活塞杆向外顶出时,所述弹簧将所述第二环状凸台挤压破裂后运动至与所述第一环状凸台抵接。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状凸台上设有若干所述泄压开口,若干所述泄压开口沿所述第一环状凸台的周向均匀分布。

7、进一步地,所述泄压开口设置为自所述第一环状凸台的外周径向向内凹陷。

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的套筒部,所述套筒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环状凸台和所述第二环状凸台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环状凸台和所述第二环状凸台一体成型。

9、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止推台,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止推台的顶面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帽套设于所述套管的顶端,并且与所述套管过盈配合。

11、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具有周向间隙,当所述活塞杆向外顶出时,所述活塞杆能够带动所述密封帽将所述周向间隙暴露于外部;

12、或者,所述套管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排气孔,当所述活塞杆向外顶出时,所述活塞杆能够带动所述密封帽将所述排气孔暴露于外部。

13、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帽具有嵌入所述周向间隙或所述排气孔的密封部。

14、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帽设置为在所述活塞杆向外顶出时与所述套管全部分离;或者,

15、所述密封帽具有弱化区域,所述弱化区域设置为在所述活塞杆向外顶出时自所述密封帽上脱离。

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顶升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导向件实现了传统顶升器中衬套的导向功能,采用弹簧实现了传统顶升器中衬套的缓冲功能,在不改变其余结构的情况下,当活塞杆在气体发生器的作用下向外顶出时,弹簧能够将第二环状凸台挤压破裂后运动至与第一环状凸台抵接,由于第一环状凸台上设有泄压开口,因而套管内的气体可以经由该泄压开口排出,当活塞杆在弹簧的反弹作用下回退一部分后,能够帮助快速泄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升器,包括套管、活塞杆、气体发生器和密封帽,所述活塞杆沿所述套管的轴向设置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的顶端设有通孔并且固定有所述密封帽以对所述通孔进行密封,所述套管的底端内部设有所述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用于使所述活塞杆自所述通孔向外顶出,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凸台上设有若干所述泄压开口,若干所述泄压开口沿所述第一环状凸台的周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开口设置为自所述第一环状凸台的外周径向向内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的套筒部,所述套筒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环状凸台和所述第二环状凸台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环状凸台和所述第二环状凸台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止推台,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止推台的顶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帽套设于所述套管的顶端,并且与所述套管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具有周向间隙,当所述活塞杆向外顶出时,所述活塞杆能够带动所述密封帽将所述周向间隙暴露于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帽具有嵌入所述周向间隙或所述排气孔的密封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帽设置为在所述活塞杆向外顶出时与所述套管全部分离;或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前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升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升器,包括套管、活塞杆、气体发生器和密封帽,所述活塞杆沿所述套管的轴向设置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的顶端设有通孔并且固定有所述密封帽以对所述通孔进行密封,所述套管的底端内部设有所述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用于使所述活塞杆自所述通孔向外顶出,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凸台上设有若干所述泄压开口,若干所述泄压开口沿所述第一环状凸台的周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开口设置为自所述第一环状凸台的外周径向向内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的套筒部,所述套筒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环状凸台和所述第二环状凸台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环状凸台和所述第二环状凸台一体成型。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如昇邬达文朱付臻张超赵轶凡
申请(专利权)人:均胜均安汽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