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防眩膜、偏振片、显示装置及该防眩膜的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防眩膜、偏振片、显示装置及该防眩膜的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96098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眩膜、偏振片、显示装置及该防眩膜的制备方法,该防眩膜包括透明基材以及形成在该透明基材的至少一面上的防眩层,所述防眩层由UV固化型树脂、热固型树脂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形成,所述热固型树脂至少包含高、低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以及着色剂。该防眩膜可以有效减弱显示装置在正视情况下发黄、发暗等不好的视觉体验,并防眩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及光学膜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眩膜、偏振片、显示装置及该防眩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省电、轻量、薄型等特征,是目前显示行业的主流显示方案,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一般在图像显示侧配置有偏光片,通常为了避免在操作时偏光片收到损伤而要求其表面具备一定的硬度,同时防止不必要的镜面反射、提高视觉辨认性,一般在偏光片保护膜上面需要增加防眩功能,这就是行业内常常被提到的应用于偏光片上的防眩膜。防眩膜常见的制造方法是将混合有粒子的树脂混合物涂布与透明基材上,并通过烘烤、光照等固化工艺在透明基材上的至少一面上形成防眩膜,粒子在防眩层表面会形成细微的凹凸分布,从而防止膜层表面的镜面反射,以获得较好的散射防眩效果。然而,在利用了粒子达成防眩效果的方案中,粒子材料与透明基材的折射率差越大则雾度值越高、光散射效果越好,不过随着内雾度的增加,短波长的光向着广角散射,因此,显示装置在正视角的情况下,整体画面给人的视觉体验是泛黄、发暗的,视觉辨认性较差,整体的透明性也所有降低。

2、综上,行业亟待开发出一款防眩膜,在保证高防眩效果和透明性的基础上,还能有效的减弱显示装置在正视情况下发黄、发暗等现象,提高防眩膜的透明性。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防眩膜、偏振片、显示装置及该防眩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眩膜、偏振片、显示装置及该防眩膜的制备方法,该防眩膜、偏振片、显示装置及该防眩膜的制备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p>

2、为达到上述要求,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眩膜、偏振片、显示装置及该防眩膜的制备方法,该防眩膜、偏振片、显示装置及该防眩膜的制备方法。

3、提供一种防眩膜,防眩膜该防眩膜透射色度的绝对值小于2,且雾度大于等于25%。

4、优选的,该防眩膜包括透明基材以及形成在该透明基材的至少一面上的防眩层,所述防眩层由uv固化型树脂、热固型树脂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形成,所述热固型树脂至少包含高、低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以及着色剂。

5、优选的,该防眩膜的雾度为25%~85%。

6、优选的,该防眩膜的着色剂为在波长段570-590nm范围内存在吸收峰的吸收粉剂。

7、优选的,该防眩膜的透射色度的绝对值为1以下。

8、优选的,该防眩膜的着色剂为在波长段580nm存在吸收峰的吸收粉剂。

9、优选的,该防眩膜的透明基材为具有脂环结构的非晶质烯烃聚合物膜或三乙酰纤维素纤维素类树脂。

10、优选的,该防眩膜中含有防眩微粒,所述防眩微粒材料为无机微粒或有机微粒或无机微粒和有机微粒的组合。

11、优选的,uv固化型树脂为具有丙烯酸酯类官能团的树脂。

12、提供一种防眩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s1:将防眩膜所用的胶水、防眩微粒、溶剂、着色剂进行均匀的混合,形成涂布液;

14、s2:将涂布液均匀的涂布在基材上;

15、s3:将涂布有湿膜状态下的基材传送至加热设备进行干燥。

16、提供一种偏振片,使用到上述任一种所述的防眩膜。

17、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使用到上述任一种所述的防眩膜。

18、该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如下:

19、该防眩膜可以有效减弱显示装置在正视情况下发黄、发暗等不好的视觉体验,并防眩性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眩膜,其特征在于:该防眩膜透射色度的绝对值小于2,且雾度大于等于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材以及形成在该透明基材的至少一面上的防眩层,所述防眩层由树脂、防眩微粒和着色剂组成,所述树脂由UV固化型树脂、热固型树脂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形成,且所述树脂至少包含高、低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该防眩膜的雾度为25%~8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剂为在波长段570-590nm范围内存在吸收峰的吸收粉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该防眩膜的透射色度的绝对值为1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剂为在波长段580nm存在吸收峰的吸收粉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为PET、TAC、PMMA、COP、PC中的一种。

8.一种防眩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9.一种偏振片,其特征在于:使用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种所述的防眩膜。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种所述的防眩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膜,其特征在于:该防眩膜透射色度的绝对值小于2,且雾度大于等于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材以及形成在该透明基材的至少一面上的防眩层,所述防眩层由树脂、防眩微粒和着色剂组成,所述树脂由uv固化型树脂、热固型树脂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形成,且所述树脂至少包含高、低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该防眩膜的雾度为25%~8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剂为在波长段570-590nm范围内存在吸收峰的吸收粉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瑞波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