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9566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包括:S1、提供贴合工装,贴合工装包括第一工装板和第二工装板;S2、将预制密封件安装在第一工装板上;S3、将涂有粘接剂的双极板安装在第二工装板上;S4、将第一工装板和第二工装板进行定位合装,使双极板与预制密封件预贴合;S5、使用第一工装板对预制密封件进行压合,使预制密封件与双极板上的密封槽完全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使用工装辅具定位,让预制密封件的位置得到定位,可以提高密封件位置定位准确性,进而可以让产品的一致性能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


技术介绍

1、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其具有环境友好、能量转化效率高、寿命长等特点。燃料电池主要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空气扩散层和双极板组成。

2、双极板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其阴极侧和阳极侧板的边缘会有密封槽来布置密封圈,防止反应气体和冷却液互串以及外漏。电堆密封对燃料电池系统可靠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现有技术中采用预制密封件实现电堆密封,预制密封件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电堆是多节单电池堆叠而成,电堆堆叠过程中,在手工放置密封件的生产工艺下,就不能保证每个密封件在密封槽内的相对位置是否一致,就会导致在压装过程中电堆会扭曲,相邻两节单电池之间会出现密封“错位”问题,电堆整体从侧面呈现不规则的s型。密封件的位置不能得到有效准确的定位,最终会影响产品的一致性和密封可靠性。而且,由于密封件的材质胶软又很薄,在手工放置密封件后,纠正密封件的位置时,密封件其他点位容易偏离或褶皱,需要操作人员来进行重复调整,耗费时间,完成单片安装的时间至少6分钟,因此装配效率比较低。

3、希望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特别是关于如何让密封件的位置得到准确定位,让产品的一致性能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目的是提高密封件位置定位准确性。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包括:

3、s1、提供贴合工装,贴合工装包括第一工装板和第二工装板;

4、s2、将预制密封件安装在第一工装板上;

5、s3、将涂有粘接剂的双极板安装在第二工装板上;

6、s4、将第一工装板和第二工装板进行定位合装,使双极板与预制密封件预贴合;

7、s5、使用第一工装板对预制密封件进行压合,使预制密封件与双极板上的密封槽完全贴合。

8、所述第一工装板上设置第一仿形槽,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预制密封件嵌入第一仿形槽中。

9、所述第一工装板上设置与气源连接的第一气孔,第一气孔与所述第一仿形槽连通,所述预制密封件通过形成的负压吸附在第一仿形槽中。

10、所述第一气孔设置多个。

11、所述第二工装板上设置第二仿形槽,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双极板嵌入第二仿形槽中。

12、所述第二工装板上设置与气源连接的第二气孔,第二气孔与所述第二仿形槽连通,所述双极板通过形成的负压吸附在第二仿形槽中。

13、所述第二气孔设置多个。

14、所述第二工装板上设置用于对所述双极板进行定位的极板限位柱。

15、所述第二工装板上设置用于对所述第一工装板进行定位的合装限位柱。

16、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还包括:

17、s6、重复执行步骤s2至步骤s5,对所述双极板的另一侧与另一所述预制密封件进行贴合。

18、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使用工装辅具定位,让预制密封件的位置得到定位,可以提高密封件位置定位准确性,进而可以让产品的一致性能得到保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板上设置第一仿形槽,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预制密封件嵌入第一仿形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板上设置与气源连接的第一气孔,第一气孔与所述第一仿形槽连通,所述预制密封件通过形成的负压吸附在第一仿形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设置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装板上设置第二仿形槽,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双极板嵌入第二仿形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装板上设置与气源连接的第二气孔,第二气孔与所述第二仿形槽连通,所述双极板通过形成的负压吸附在第二仿形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孔设置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装板上设置用于对所述双极板进行定位的极板限位柱。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装板上设置用于对所述第一工装板进行定位的合装限位柱。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板上设置第一仿形槽,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预制密封件嵌入第一仿形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板上设置与气源连接的第一气孔,第一气孔与所述第一仿形槽连通,所述预制密封件通过形成的负压吸附在第一仿形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设置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密封件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装板上设置第二仿形槽,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双极板嵌入第二仿形槽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陈兵高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