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饮料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涉及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安全环易打开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售的各种加味饮料,如茶饮、蜂蜜水等,多通过纯净水中加入调味材料制成。为保证饮料品质,延长保质时间,大多将溶质和溶液部分分开进行存储。现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即配式饮料瓶盖,很多饮料瓶盖上均设有拉环,将拉环拉掉以后,将上盖向下移动,从而将底部的容纳腔刺破,实现溶质与溶液的混合,如申请号为202122216261.5公开了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及饮料瓶,由附图中可以看出上盖的下方设有拉环。该类瓶盖在使用时,需要外力将拉环拉掉,但是由于拉环与上盖是采用一体成型完成的,因此,在拉开拉环时,需要较大的力气,小孩或老年人很难将拉环拉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安全环易打开结构。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安全环易打开结构,包括上盖、下盖和安全环,上盖与下盖相配合,安全环连接在上盖的下方,安全环的内壁设有第一卡齿,下盖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卡齿,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能够相配合,安全环上开设有开口,开口由安全环的顶端延伸至上盖的底端,下盖的外侧设有限位台,限位台上设有竖直挡边,竖直挡边与第二卡齿之间形成限位槽,安全环的底端位于限位槽内。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限位槽,通过竖直挡边对安全环进行限位,因此,当瓶盖需要打开时,转动上盖,带动安全环上的第一卡齿随着转动,第一卡齿在第二卡齿的作用下不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全环的底部外侧与竖直挡边相抵接,安全环的底端与限位台相抵接。由此,通过限位台可以对上盖在下盖上的配合位置进行限定。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均为斜齿,相配合的第一卡齿的倾斜方向与第二卡齿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一卡齿前端的高度高于其后端的高度,所述第二卡齿前端的高度高于其后端的高度。由此,通过卡齿的倾斜设置,方便第一卡齿的前端面与第二卡齿的前端面相作用,增加两者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的将安全环与上盖分离开。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下盖的外壁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由此,方便上盖与下盖的配合。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与安全环连接处设有凸起,凸起沿着上盖的周向设置。由此,通过设有凸起,可以方便增加上盖的强度,更方便安全环与上盖分离断裂。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安全环和凸起为一体成型结构。由此,方便上盖的加工成型。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卡齿为多个,第二卡齿与第一卡齿对应为多个。由此,方便多点作用在安全环上,实现安全环能够被均匀的向外被拉断。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全环上开设的开口为多个,多个开口均布在安全环上。由此,进一步方便了安全环的断裂。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卡齿的前端面与安全环内壁的夹角小于90°,第二卡齿的前端面与下盖侧壁的夹角小于90°,第一卡齿的前端面与第二卡齿的前端面对应设置。由此,使得两个卡齿在作用时,可以增加两者的咬合力,避免打滑,从而保证第二卡齿能够很好的作用在第一卡齿上。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竖直挡板呈长条形或锯齿形或波浪形。由此,使得竖直挡边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即配式饮料瓶盖安全环易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下盖(2)和安全环(3),所述上盖(1)与下盖(2)相配合,所述安全环(3)连接在上盖(1)的下方,所述安全环(3)的内壁设有第一卡齿(31),所述下盖(2)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卡齿(21),所述第一卡齿(31)与第二卡齿(21)能够相配合,所述安全环(3)上开设有开口(32),所述开口(32)由安全环(3)的顶端延伸至上盖(1)的底端,所述下盖(2)的外侧设有限位台(23),所述限位台(23)上设有竖直挡边(24),所述竖直挡边(24)与第二卡齿(21)之间形成限位槽(5),所述安全环(3)的底端位于限位槽(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配式饮料瓶盖安全环易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环(3)的底部外侧与竖直挡边(24)相抵接,所述安全环(3)的底端与限位台(23)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配式饮料瓶盖安全环易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齿(31)和第二卡齿(21)均为斜齿,相配合的所述第一卡齿(31)的倾斜方向与第二卡齿(21)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卡齿(31)前端的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即配式饮料瓶盖安全环易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内壁设有内螺纹(11),所述下盖(2)的外壁设有外螺纹(22),所述内螺纹(11)与外螺纹(22)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即配式饮料瓶盖安全环易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与安全环(3)连接处设有凸起(4),所述凸起(4)沿着上盖(1)的周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即配式饮料瓶盖安全环易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安全环(3)和凸起(4)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即配式饮料瓶盖安全环易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齿(31)为多个,所述第二卡齿(21)与第一卡齿(31)为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即配式饮料瓶盖安全环易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环(3)上开设的开口(32)为多个,多个所述开口(32)均布在安全环(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即配式饮料瓶盖安全环易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齿前端面(311)与安全环(3)内壁的夹角小于90°,所述第二卡齿前端面(211)与下盖(2)侧壁的夹角小于90°,所述第一卡齿前端面(311)与第二卡齿前端面(211)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即配式饮料瓶盖安全环易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挡边(24)呈长条形或锯齿形或波浪形。
...【技术特征摘要】
1.即配式饮料瓶盖安全环易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下盖(2)和安全环(3),所述上盖(1)与下盖(2)相配合,所述安全环(3)连接在上盖(1)的下方,所述安全环(3)的内壁设有第一卡齿(31),所述下盖(2)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卡齿(21),所述第一卡齿(31)与第二卡齿(21)能够相配合,所述安全环(3)上开设有开口(32),所述开口(32)由安全环(3)的顶端延伸至上盖(1)的底端,所述下盖(2)的外侧设有限位台(23),所述限位台(23)上设有竖直挡边(24),所述竖直挡边(24)与第二卡齿(21)之间形成限位槽(5),所述安全环(3)的底端位于限位槽(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配式饮料瓶盖安全环易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环(3)的底部外侧与竖直挡边(24)相抵接,所述安全环(3)的底端与限位台(23)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配式饮料瓶盖安全环易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齿(31)和第二卡齿(21)均为斜齿,相配合的所述第一卡齿(31)的倾斜方向与第二卡齿(21)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卡齿(31)前端的高度高于其后端的高度,所述第二卡齿(21)前端的高度高于其后端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即配式饮料瓶盖安全环易打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内壁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