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分体式附件、牙科组件及牙科组件的装配方法组成比例_技高网

分体式附件、牙科组件及牙科组件的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4794123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分体式附件、牙科组件及牙科组件的装配方法,分体式附件包括公头部及母头部,公头部包括连杆及位于连杆相对两侧的安装部及帽部,母头部包括中空的母头本体及位于母头本体的中部的开孔,当公头部装配至母头部时,帽部穿过开孔而限制母头部脱离帽部,安装部与母头本体之间形成夹持矫治器的缝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公头部及母头部的配合来夹持矫治器而实现分体式附件与矫治器的相互固定,可增强分体式附件与矫治器之间的连接强度及连接可靠性,进而降低分体式附件脱落风险,即使分体式附件在极端情况下承受过大的负载而失效时,分体式附件也不会从矫治器上脱落下来,从而避免出现分体式附件被患者吞咽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牙齿矫治,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附件、牙科组件及牙科组件的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口腔正畸诊疗时,很多时候需要为患者在矫治器之外提供额外的作用力,其原理是在矫治器上增加一个附件。

2、目前,市场上搭配矫治器的附件主要是靠用胶粘接来实现的,当带有附件的矫治器佩戴在口腔内时,由于受到唾液浸泡、口腔内各种酶和菌群等的影响,附件工作的化学环境非常复杂,且随着牙齿的咬合以及打开等动作,附件的受力情况也是复杂多变的。

3、根据大量的实际产品反馈,用胶粘接的附件存在一定的脱落风险,而这种附件脱落在口腔中首先会导致矫治器的功能失效,更重要的是,脱落的附件有被患者吞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附件、牙科组件及牙科组件的装配方法,其可以改善分体式附件与矫治器的连接可靠性,且即使在分体式附件失效脱落的情况下,也可以避免被患者吞咽。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分体式附件,用于与矫治器相互固定,所述分体式附件包括公头部及母头部,所述公头部包括连杆及位于所述连杆相对两侧的安装部及帽部,所述母头部包括中空的母头本体及位于所述母头本体的中部的开孔,当所述公头部装配至所述母头部时,所述帽部穿过所述开孔而限制所述母头部脱离所述帽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母头本体之间形成夹持所述矫治器的缝隙。

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帽部为凸伸出所述连杆的圆台,所述圆台的下底面相较于上底面靠近所述安装部,所述母头部还包括连接所述母头本体的内缘且间隔分布的多个弹片,所述弹片远离所述母头本体的表面围设形成所述开孔。

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孔呈圆形,所述圆台的下底面的直径大于初始状态下所述开孔的直径。

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多个弹片朝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弯折,当所述帽部受到朝向所述安装部方向的作用力时,所述帽部带动所述弹片发生形变而使得所述开孔的直径减小。

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帽部为凸伸出所述连杆的棱台,所述棱台的下底面相较于上底面靠近所述安装部,所述母头本体的内缘围设形成所述开孔,且所述内缘呈圆形。

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棱台的下底面轮廓上两点形成的最大距离大于初始状态下所述开孔的直径。

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头部还包括环绕设置于所述母头本体的外周缘且朝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延伸的罩体部。

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头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母头本体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侧的至少一第一配合部,当所述分体式附件装配至所述矫治器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矫治器上的第二配合部相互配合而限制所述母头部相对所述矫治器转动。

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配合部及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其中之一为凹槽,所述第一配合部及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其中另一为凸起。

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体式附件还包括沿着所述连杆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杆的外表面的多个倒刺部,当所述分体式附件装配至所述矫治器时,所述倒刺部与所述矫治器相互抵接而限制所述公头部相对所述矫治器转动。

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朝所述连杆的轴向凸伸出所述连杆,所述分体式附件还包括功能部,所述功能部与所述安装部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功能部与所述安装部可拆卸连接。

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功能部位于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帽部的一侧,所述功能部为钩形结构、颌垫结构、管形结构、槽形结构、环形结构、舌刺结构、舌位引导结构、指示器、检测器或释放器。

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功能部包括对称的蘑菇状头部,所述安装部包括远离所述帽部的安装面,所述功能部位于所述安装面。

1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牙科组件,包括矫治器及如上所述的分体式附件,所述矫治器包括容纳牙齿的腔体、靠近所述腔体的内表面及远离所述腔体的外表面,所述矫治器还包括贯穿所述内表面及所述外表面的安装孔,当所述分体式附件装配至所述矫治器时,所述母头部位于所述内表面的一侧且所述缝隙夹持所述安装孔的周缘区域。

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矫治器还包括朝远离所述腔体的一侧凸伸的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包括位于所述外表面的第一安装面及位于所述内表面的第二安装面,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安装平台远离所述腔体的一侧且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面及所述第二安装面。

1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牙科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分体式附件内部或者所述分体式附件与所述矫治器之间的胶体。

18、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牙科组件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包括:

19、获取具有添加平台的光固化牙模;

20、将母头部装配至所述添加平台处;

21、压膜;

22、于膜片对应所述母头部的开孔的区域处形成安装孔;

23、装配公头部,所述公头部的帽部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及所述开孔而与所述母头部配合;

24、脱模并获取装配完成的牙科组件。

2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添加平台包括凸伸出光固化牙模的牙齿表面的凹陷部,所述母头部包括环绕设置于所述母头本体的外周缘且朝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延伸的罩体部,所述“将母头部装配至所述添加平台处”具体包括:

26、将罩体部装配至凹陷部而使得所述母头部与所述添加平台相互固定。

2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于膜片对应所述母头部的开孔的区域处形成安装孔”具体包括:

28、机械手抓取完成压膜的膜片及光固化牙模;

29、于膜片的预设坐标位置处形成安装孔,所述预设坐标位置对应所述母头部的开孔的区域;

30、于安装孔内注入胶体而形成半成品。

3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配公头部,所述公头部的帽部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及所述开孔而与所述母头部配合”具体包括:

32、将公头部固定于预设位置;

33、通过机械手移动所述半成品;

34、推动所述半成品而使得公头部的帽部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及所述开孔;

35、固化所述胶体。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通过公头部及母头部的配合来夹持矫治器而实现分体式附件与矫治器的相互固定,可增强分体式附件与矫治器之间的连接强度及连接可靠性,进而降低分体式附件脱落风险,即使分体式附件在极端情况下承受过大的负载而失效时,分体式附件也不会从矫治器上脱落下来,从而避免出现分体式附件被患者吞咽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附件,用于与矫治器相互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附件包括公头部及母头部,所述公头部包括连杆及位于所述连杆相对两侧的安装部及帽部,所述母头部包括中空的母头本体及位于所述母头本体的中部的开孔,当所述公头部装配至所述母头部时,所述帽部穿过所述开孔而限制所述母头部脱离所述帽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母头本体之间形成夹持所述矫治器的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部为凸伸出所述连杆的圆台,所述圆台的下底面相较于上底面靠近所述安装部,所述母头部还包括连接所述母头本体的内缘且间隔分布的多个弹片,所述弹片远离所述母头本体的表面围设形成所述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呈圆形,所述圆台的下底面的直径大于初始状态下所述开孔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弹片朝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弯折,当所述帽部受到朝向所述安装部方向的作用力时,所述帽部带动所述弹片发生形变而使得所述开孔的直径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部为凸伸出所述连杆的棱台,所述棱台的下底面相较于上底面靠近所述安装部,所述母头本体的内缘围设形成所述开孔,且所述内缘呈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棱台的下底面轮廓上两点形成的最大距离大于初始状态下所述开孔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头部还包括环绕设置于所述母头本体的外周缘且朝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延伸的罩体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头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母头本体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侧的至少一第一配合部,当所述分体式附件装配至所述矫治器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矫治器上的第二配合部相互配合而限制所述母头部相对所述矫治器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及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其中之一为凹槽,所述第一配合部及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其中另一为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附件还包括沿着所述连杆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杆的外表面的多个倒刺部,当所述分体式附件装配至所述矫治器时,所述倒刺部与所述矫治器相互抵接而限制所述公头部相对所述矫治器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朝所述连杆的轴向凸伸出所述连杆,所述分体式附件还包括功能部,所述功能部与所述安装部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功能部与所述安装部可拆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位于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帽部的一侧,所述功能部为钩形结构、颌垫结构、管形结构、槽形结构、环形结构、舌刺结构、舌位引导结构、指示器、检测器或释放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包括对称的蘑菇状头部,所述安装部包括远离所述帽部的安装面,所述功能部位于所述安装面。

14.一种牙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矫治器及如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体式附件,所述矫治器包括容纳牙齿的腔体、靠近所述腔体的内表面及远离所述腔体的外表面,所述矫治器还包括贯穿所述内表面及所述外表面的安装孔,当所述分体式附件装配至所述矫治器时,所述母头部位于所述内表面的一侧且所述缝隙夹持所述安装孔的周缘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牙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治器还包括朝远离所述腔体的一侧凸伸的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包括位于所述外表面的第一安装面及位于所述内表面的第二安装面,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安装平台远离所述腔体的一侧且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面及所述第二安装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牙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科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分体式附件内部或者所述分体式附件与所述矫治器之间的胶体。

17.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牙科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方法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平台包括凸伸出光固化牙模的牙齿表面的凹陷部,所述母头部包括环绕设置于所述母头本体的外周缘且朝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延伸的罩体部,所述“将母头部装配至所述添加平台处”具体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于膜片对应所述母头部的开孔的区域处形成安装孔”具体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公头部,所述公头部的帽部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及所述开孔而与所述母头部配合”具体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附件,用于与矫治器相互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附件包括公头部及母头部,所述公头部包括连杆及位于所述连杆相对两侧的安装部及帽部,所述母头部包括中空的母头本体及位于所述母头本体的中部的开孔,当所述公头部装配至所述母头部时,所述帽部穿过所述开孔而限制所述母头部脱离所述帽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母头本体之间形成夹持所述矫治器的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部为凸伸出所述连杆的圆台,所述圆台的下底面相较于上底面靠近所述安装部,所述母头部还包括连接所述母头本体的内缘且间隔分布的多个弹片,所述弹片远离所述母头本体的表面围设形成所述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呈圆形,所述圆台的下底面的直径大于初始状态下所述开孔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弹片朝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弯折,当所述帽部受到朝向所述安装部方向的作用力时,所述帽部带动所述弹片发生形变而使得所述开孔的直径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部为凸伸出所述连杆的棱台,所述棱台的下底面相较于上底面靠近所述安装部,所述母头本体的内缘围设形成所述开孔,且所述内缘呈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棱台的下底面轮廓上两点形成的最大距离大于初始状态下所述开孔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头部还包括环绕设置于所述母头本体的外周缘且朝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延伸的罩体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头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母头本体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侧的至少一第一配合部,当所述分体式附件装配至所述矫治器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矫治器上的第二配合部相互配合而限制所述母头部相对所述矫治器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及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其中之一为凹槽,所述第一配合部及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其中另一为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附件还包括沿着所述连杆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杆的外表面的多个倒刺部,当所述分体式附件装配至所述矫治器时,所述倒刺部与所述矫治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宇许涛徐希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时代天使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