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桩,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预应力管桩。
技术介绍
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2、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358289u公开了一种新型预应力管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外表面开设有凹槽a,且所述凹槽a内侧壁衔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凹槽a开口端外壁开设有凹槽b,且所述凹槽b内侧壁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架。本技术通过将连接架卡入凹槽b内侧壁,并随后沿着转动轴转动转动板使得转动板之间相互靠近,再由螺栓b可以进行密封紧固,紧接着通过将连接杆贯穿通孔并由螺栓a可以将连接杆与固定板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实现了在桩体之间进行连接紧固,且整个过程均是在凹槽a和凹槽b内部进行,避免了突出在桩体外侧壁之外,从而减少了转动板在竖直方向上的压力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3、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管桩在拼接过程中,转动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两块桩体外侧,再通过多组螺栓将连接杆5固定在两根桩体外侧,当多组桩体进行拼接时,多组螺栓进行转动连接,较为繁琐,也不方便后期分离,为改善这一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型预应力管桩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预应力管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多组螺栓实现拼接较为繁琐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
3、包括:延长座,安装于所述延长桩体和桩体底杆的顶端,所述延长桩体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与延长座相连接,所述延长桩体的底端连接有卡块,且卡块与卡槽相连接,所述桩体底杆的外侧固定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定位孔;
4、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卡块的内部,所述连接机构实现延长桩体与桩体底杆的连接且达到竖直方向防偏移的效果。
5、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新型预应力管桩时,通过旋转十字槽旋钮带动螺纹套下降,使得移动杆均插入通槽的内部,实现对卡块与卡槽、桩体底杆与延长桩体连接限位,相互卡合固定,无需借助多组螺栓,简单易操作,一步到位,有效提高整体的拆装效率。
6、优选的,连接机构包含设置与于延长桩体的内部的容纳槽,且容纳槽的内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卡块的内部均匀连接有移动杆,且移动杆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块,所述卡块的内部均匀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均与连接块一侧相连接,所述桩体底杆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槽,所述卡块均贯穿通槽的内部,所述螺纹套的外侧均与移动杆的一侧相贴合,所述延长桩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且第二安装槽与卡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卡槽的内部连接有十字槽旋钮。
7、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在卡块的内部设置有四组,所述卡块每组设置有两个,当移动杆的一侧与螺纹套的外侧贴合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8、优选的,所述桩体底杆和延长桩体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内部均连接有t形板,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的t形板的外侧均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通槽均与第一安装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t形板的一侧皆均匀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延长桩体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均与限位块相连接,所述t形板的一侧均与容纳槽相贴合。
9、优选的,所述通槽的剖面大小与移动杆的剖面大小相等,所述移动杆在螺纹套的外侧呈十字形排列分布。
10、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剖面与螺纹套的剖面均设置呈正方形,所述螺纹套底端的剖面均设置有梯形。
11、优选的,所述延长座的剖面设置呈矩形,所述连接槽的大小与延长座的大小相匹配。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预应力管桩实现了稳定拼接的效果;
13、通过旋转十字槽旋钮带动螺纹套下降,使得移动杆均插入通槽的内部,实现对卡块与卡槽连接的限位,并随着移动杆深入通槽的内部推动限位块与限位槽连接,实现桩体底杆与延长桩体连接限位,相互卡合固定,增加延长桩体与桩体底杆连接使得接触面积,提高延长桩体与桩体底杆连接后的稳定性,避免在垂直方向发生位移的情况,同时无需借助多组螺栓,简单易操作,一步到位,有效提高整体的拆装效率;
14、通过桩体底杆深入土壤中,通过支撑座内部定位孔对桩体底杆进行加固,避免桩体底杆整体发生晃动,通过将传统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改进呈多个浇筑通孔,降低整体混凝土耗材成本,且有益于加强整体的拼接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预应力管桩,设置有桩体底杆(8),所述桩体底杆(8)的顶端连接有延长桩体(4),且延长桩体(4)与桩体底杆(8)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2),所述延长桩体(4)与桩体底杆(8)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浇筑通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包含设置与于延长桩体(4)的内部的容纳槽(3),且容纳槽(3)的内部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6),所述卡块(13)的内部均匀连接有移动杆(10),且移动杆(10)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块(12),所述卡块(13)的内部均匀连接有第一弹簧(11),且第一弹簧(11)均与连接块(12)一侧相连接,所述桩体底杆(8)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槽(14),所述卡块(13)均贯穿通槽(14)的内部,所述螺纹套(6)的外侧均与移动杆(10)的一侧相贴合,所述延长桩体(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0),且第二安装槽(20)与卡槽(2)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卡槽(2)的内部连接有十字槽旋钮(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底杆(8)和延长桩体(4)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5),且第一安装槽(15)的内部均连接有T形板(17),所述第一安装槽(15)内部的T形板(17)的外侧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6),所述通槽(14)均与第一安装槽(15)的内部相连通,所述T形板(17)的一侧皆均匀连接有限位块(18),所述延长桩体(4)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限位槽(19),且限位槽(19)均与限位块(18)相连接,所述T形板(17)的一侧均与容纳槽(3)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4)的剖面大小与移动杆(10)的剖面大小相等,所述移动杆(10)在螺纹套(6)的外侧呈十字形排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3)的剖面与螺纹套(6)的剖面均设置呈正方形,所述螺纹套(6)底端的剖面均设置有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座(1)的剖面设置呈矩形,所述连接槽(7)的大小与延长座(1)的大小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预应力管桩,设置有桩体底杆(8),所述桩体底杆(8)的顶端连接有延长桩体(4),且延长桩体(4)与桩体底杆(8)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2),所述延长桩体(4)与桩体底杆(8)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浇筑通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包含设置与于延长桩体(4)的内部的容纳槽(3),且容纳槽(3)的内部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6),所述卡块(13)的内部均匀连接有移动杆(10),且移动杆(10)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块(12),所述卡块(13)的内部均匀连接有第一弹簧(11),且第一弹簧(11)均与连接块(12)一侧相连接,所述桩体底杆(8)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槽(14),所述卡块(13)均贯穿通槽(14)的内部,所述螺纹套(6)的外侧均与移动杆(10)的一侧相贴合,所述延长桩体(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0),且第二安装槽(20)与卡槽(2)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卡槽(2)的内部连接有十字槽旋钮(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11)在卡块(13)的内部设置有四组,所述卡块(13)每组设置有两个,当移动杆(10)的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