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盖固定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927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盖固定结构以及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属于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电池盖固定结构开合手感不好且耐用性比较差的技术问题。该电池盖固定结构,包括设于电池仓周围的机壳上的限位块、限位扣以及设于电池盖位置相对的边沿的限位凸起、卡扣,电池盖从机壳的后侧插接于机壳上且可将电池仓包覆住,其限位凸起嵌于限位块下方,卡扣嵌于限位扣的前侧,卡扣的设置位置远离限位凸起。该便携式移动终端,包括机壳、设于机壳上的电池仓以及插接于机壳上且可将电池仓包覆住的电池盖,电池仓周围的机壳与电池盖上设有上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电池盖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改进电池盖固定结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盖固定结构以及设有该 电池盖固定结构的便携式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掌上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或称便携 式电子产品)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现有的便携式移动终端包括机壳以及设于机壳上的电池仓,电池仓用于放 置电池,机壳上设置有电池盖,电池仓周围的机壳与电池盖上设有电池盖固定 结构,电池盖通过电池盖固定结构将电池固定于电池仓内。现有的电池盖固定结构,包括设于电池仓周围的机壳(通常为后机壳)上 的限位块、限位扣以及设于电池盖位置相对的边沿的限位凸起、卡扣,电池盖 从机壳的后側插接于机壳上,其限位凸起嵌于限位块下方,卡扣嵌于限位扣的 前侧,卡扣的设置位置接近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嵌于限位块下方可以防止电池 盖从电池仓的上方脱出,卡扣嵌于限位扣的前侧可以防止电池盖从机壳后侧脱 出。现有的电池盖固定结构虽然一定程度能够避免电池盖从电池仓上脱出,但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电池盖从机壳的后侧插接于机壳上时,卡扣与限位扣会相挤压而产生弹性 变形,由于卡扣的设置位置接近限位凸起,受限位凸起与限位块的限制力比较 大,进而卡扣与限位扣的弹性变形比较小,所以开合手感不好,同时,由于弹 性变形比较小,卡扣与限位扣多次挤压易受力而磨损,造成电池盖插接于机壳上时比较松,开合次数比较少,耐用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盖固定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电池盖固定 结构开合手感不好且耐用性比较差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釆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电池盖固定结构,包括设于电池仓周围的机壳上的限位块、限位扣以及 设于电池盖位置相对的边沿的限位凸起、卡扣,所述电池盖从所述机壳的后侧 插接于所述机壳上且可将电池仓包覆住,所述限位凸起嵌于所述限位块下方, 所述卡扣嵌于所述限位扣的前侧,所述卡扣的设置位置远离所述限位凸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解决了现有的便携式移动 终端上的电池盖固定结构开合手感不好且耐用性比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便携式移动终端,包括机壳、设于所述机壳上的电池仓以及插接于所述 机壳上且可将电池仓包覆住的电池盖,所述电池仓周围的机壳与所述电池盖上 设有上述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池盖固定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具有 如下优点电池盖从机壳的后侧插接于机壳上时,卡扣与限位扣会相挤压而产 生弹性变形,由于卡扣的设置位置远离所述限位凸起,卡扣的弹性变形所受到 限位凸起与限位块的限制力比较小,卡扣与限位扣挤压时的弹性变形比较大, 所以开合手感比较好,同时,由于弹性变形比较大,卡扣与限位扣挤压时,卡 扣会弹开,其与限位扣相摩擦的力比较小,不易磨损,进而开合次数比较多、 耐用性比较好,所以解决了现有的电池盖固定结构开合手感不好且耐用性比较 差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移动终端中开设有电池仓的机壳的立体示意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移动终端中电池盖的立体示意图3为图2所示的电池盖从图1所示的机壳的后侧插接于机壳上时的插接 过程的透视示意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剖视放大示意图5为图3中B部分的剖视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开合手感以及耐用性都比较好的电池盖固定结构。 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盖固定结构,包括设于电池 仓6周围机壳1上的限位块23、限位扣4以及设于如图2所示的电池盖10位置 相对的边沿的限位凸起7、卡扣8,电池盖IO从机壳1的后侧插接于机壳1上 且可将电池仓6包覆住,限位凸起7嵌于限位块23下方,卡扣8嵌于限位扣4 的前侧,卡扣8的设置位置远离限位凸起7。如图2所示的电池盖IO从如图1所示的机壳1的后侧插接于机壳1上时, 卡扣8与限位扣4会相挤压而产生弹性变形,由于卡扣8的设置位置远离限位 凸起7,卡扣8的弹性变形所受到限位凸起7与限位块23的限制力比较小,卡 扣8与限位扣4挤压时的弹性变形比较大,所以开合手感比较好,同时,由于 弹性变形比较大,卡扣8与限位扣4挤压时,卡扣8会弹开,其与限位扣4相 摩擦的力比较小,不易磨损,进而开合次数比较多,耐用性比较好,所以解决了现有的电池盖固定结构开合手感不好且耐用性比较差的技术问题。限位凸起7与卡扣8均朝接近电池盖10位置相对的边沿之间的对称轴的方 向延伸。电池盖10插接于机壳1上时会将电池仓6罩住,这种设计不仅便于将 电池盖10装上,也便于将电池盖10从电池仓6上抠下。电池仓6呈长方体状或正方体状,其周围的机壳1的位置相对的两端5均 设有两个限位块23,电池盖10位置相对的边沿均设有两个限位凸起7,限位扣 4设于两个限位块23之间,卡扣8设于两个限位凸起7之间。电池仓6的形状 与电池的形状是相适应的,便携式移动终端所使用的电池通常为长方体状或正 方体状,所以电池仓6也设计为长方体状或正方体状。当然,当电池为其他形 状时,电池仓6也可做相应的调整。设置多个对称的限位块23以及多个对称的 限位凸起7可以使电池盖10与电池仓6配合时,各处受力更为均匀。本实施例中电池仓6优选为长方体状,两个限位块23优选为分别设于机壳 1的位置相对的两端5,两个限位凸起7优选为分别设于电池盖10位置相对的 边沿的两端。卡扣8的设置位置位于两个限位凸起7之间的电池盖IO位置相对的边沿的 正中间。该位置的卡扣8与两个限位凸起7的距离均等,所受到的限位块23以 及限位凸起7的限制力也比较小。如图2所示的卡扣8呈四棱台形,其如图4和图5所示的底面80与电池盖 IO位置相对的边沿相连,其包括与电池盖IO位置相对的边沿平行的顶面82以 及均与电池盖IO位置相对的边沿相倾斜的前坡面81和后坡面83,前坡面81的 倾斜率小于后坡面83。电池盖IO从机壳1的后侧往电池仓6上插接时,卡扣8 与限位扣4相挤压的首先是前坡面81,接着是顶面82,前坡面81的倾斜率比 较小,插接过程中,卡扣8所受到的阻力不是特别大,插接更为省力,电池盖10插接于机壳1上时,即卡扣8嵌于限位扣4的前侧时,由于后坡面83的倾斜 率比较大,所以电池盖IO不会随意退回。如图1所示的限位扣4也呈四棱台形,其底面与如图4和图5所示的电池 仓6周围的机壳相连,其包括与电池仓6周围机壳1的位置相对的两端5平行 的顶面41以及均与电池仓6周围机壳1的位置相对的两端5相倾斜的前斜面42 和后斜面40,前斜面42的倾斜率大于后斜面40。电池盖IO从机壳1的后侧往 电池仓6上插接时,限位扣4与卡扣8相挤压,最先接触的是后斜面40,接着 是顶面41,倾斜率比较小的后斜面40对卡扣8所施加的阻力不是特别大,电池 盖10插接于机壳1上时,由于前斜面42的倾斜率比较大,对卡扣8所施加的 阻力比较大,卡扣8嵌于限位扣4的前侧时不会随意脱出。如图1所示,限位块23包括呈条形的限位块本体3以及设于限位块本体3 下方的止位凸块2,限位凸起7嵌于限位块本体3下方且与止位凸块2相抵接。 止位凸块2在电池盖IO从机壳1的后侧插接于机壳1的过程中起到止位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止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盖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电池仓周围的机壳上的限位块、限位扣以及设于电池盖位置相对的边沿的限位凸起、卡扣,所述电池盖从所述机壳的后侧插接于所述机壳上且可将电池仓包覆住,所述限位凸起嵌于所述限位块下方,所述卡扣嵌于所述限位扣的前侧,所述卡扣的设置位置远离所述限位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爱银黄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