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922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5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适用于电池,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一侧的立柱,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池的定位件,所述电池与所述定位件抵接;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电解液缓存杯支架,所述电解液缓存杯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电解液缓存杯;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注液嘴支架;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快速夹,所述快速夹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注液嘴支架上;所述注液嘴支架远离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注液嘴,所述注液嘴与所述电解液缓存杯一一对应设置。通过本申请结构,可以将电池注液的生产效率提高3至5倍以上,有效解决了现有电池注液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


技术介绍

1、锂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可充电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目前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点。在电池的研发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小批量的电池、甚至是单个的电池进行装配研究,其中,注液是电池研究绕不开的一个工序。由于是小批量的电池,所以生产线的全自动注液线就起不到作用。一般情况下,采用注射器在手套箱里逐个注液是惯用的操作方式;但是,由于电池内部的气体不能及时排出,采用上述这种注液方式进行注液的速度非常缓慢,生产效率非常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旨在解决现有电池研发的注液速度缓慢、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适用于电池,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一侧的立柱,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池的定位件,所述电池与所述定位件抵接;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电解液缓存杯支架,所述电解液缓存杯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电解液缓存杯;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注液嘴支架;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快速夹,所述快速夹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注液嘴支架上;所述注液嘴支架远离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注液嘴,所述注液嘴与所述电解液缓存杯一一对应设置。

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电解液缓存杯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多个注液嘴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

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处于注液工作状态时,所述注液嘴与所述电解液缓存杯之间设置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注液嘴连通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电解液缓存杯连通设置;所述注液嘴与所述电池的注液孔连通设置。

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注液嘴与所述电池的电芯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注液嘴均与所述电池的注液孔相适配设置。

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块可沿所述直线导轨进行上下滑动;所述快速夹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注液嘴支架的一端角上。通过快速夹推动可以带动注液嘴上下滑动,可以上下滑动至不同位置,以达到注液不同高度的电池。

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直线导轨与所述快速夹相平行设置;且所述直线导轨与所述快速夹之间设置有间隙。

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还包括进出气管,所述进出气管分别与每个所述电解液缓存杯连通设置。

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出气管为类“y”型气管,所述类“y”型气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每个所述电解液缓存杯连通设置;所述类“y”型气管的第二端与真空装置连通设置;所述类“y”型气管的第三端上设置有阀门,当所述阀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三端与大气连通设置。通过进出气管,既可以将电池内部的气体抽出,又可以通过将空气导入电池内部。

1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件为类“l”型定位件,所述类“l”型定位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电池与所述类“l”型定位件抵接设置。

1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解液缓存杯内储存有电解液;所述电解液缓存杯支架为中空的方通支架;所述电池为钠离子电池或锂离子电池。

1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立柱为不锈钢立柱、电木板立柱或铝合金立柱;所述底板为不锈钢底板、电木板底板或铝合金底板。

13、使用时,将电池固定在夹具上,通过进出气管抽出电池内部的气体,同时注射器通过大气压将电解液压入电解液缓存杯内。关闭抽真空,打开进出气管上第三端的阀门,电解液缓存杯里面的电解液被大气压压入电池里,达到注液的目的。

14、本申请结构简单,可以给单体电池注液,也可以给多腔体电池注液。通过本申请结构,可以将电池注液的生产效率提高3至5倍以上,有效解决了现有电池注液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适用于电池,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一侧的立柱,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池的定位件,所述电池与所述定位件抵接;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电解液缓存杯支架,所述电解液缓存杯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电解液缓存杯;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注液嘴支架;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快速夹,所述快速夹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注液嘴支架上;所述注液嘴支架远离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注液嘴,所述注液嘴与所述电解液缓存杯一一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解液缓存杯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多个注液嘴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处于注液工作状态时,所述注液嘴与所述电解液缓存杯之间设置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注液嘴连通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电解液缓存杯连通设置;所述注液嘴与所述电池的注液孔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嘴与所述电池的电芯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注液嘴均与所述电池的注液孔相适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可沿所述直线导轨进行上下滑动;所述快速夹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注液嘴支架的一端角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与所述快速夹相平行设置;且所述直线导轨与所述快速夹之间设置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还包括进出气管,所述进出气管分别与每个所述电解液缓存杯连通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气管为类“Y”型气管,所述类“Y”型气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每个所述电解液缓存杯连通设置;所述类“Y”型气管的第二端与真空装置连通设置;所述类“Y”型气管的第三端上设置有阀门,当所述阀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三端与大气连通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为类“L”型定位件,所述类“L”型定位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电池与所述类“L”型定位件抵接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缓存杯内储存有电解液;所述电解液缓存杯支架为中空的方通支架;所述电池为钠离子电池或锂离子电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适用于电池,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一侧的立柱,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池的定位件,所述电池与所述定位件抵接;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电解液缓存杯支架,所述电解液缓存杯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电解液缓存杯;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注液嘴支架;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快速夹,所述快速夹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注液嘴支架上;所述注液嘴支架远离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注液嘴,所述注液嘴与所述电解液缓存杯一一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解液缓存杯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多个注液嘴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处于注液工作状态时,所述注液嘴与所述电解液缓存杯之间设置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注液嘴连通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电解液缓存杯连通设置;所述注液嘴与所述电池的注液孔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手动注液辅助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嘴与所述电池的电芯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注液嘴均与所述电池的注液孔相适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水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雄韬锂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