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9169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5
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包括电盒本体、盖板、PCB电路板、NTC热敏电阻及数组压电风扇单元;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电盒本体的顶部;所述电盒本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PCB电路板的配件相适配的多个开孔,所述配件与所述开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PCB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电盒本体的底面上;所述NTC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电盒本体内,且所述NTC热敏电阻固定于所述电盒本体的侧面上;数组所述压电风扇单元设置于所述电盒本体内,且所述压电风扇单元与所述NTC热敏电阻相对设置。本申请可以实现温度采集和电能分配结合,调控压电风扇在小空间内散热作业,便于集中更换保护元件,便于维护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


技术介绍

1、系统级别的线束需要集中进行保护、方便检修维护。配电盒是一个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通常由外壳、断路器、保险丝、电流互感器等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将系统电能或控制器信号从供电网络引入系统内各个电路端用电器件。配电盒能够将电源按照需求分配至不同的电路,从而实现电能的有效利用,并防止因电能分配不当而导致的电器设备损坏或故障。

2、现有的一些配电盒会安装电流互感器、漏电保护器等设备,用于监测电路电流,防止因电器设备故障或电路短路等原因引发火灾等安全问题。由于pcb板的载流能力有限,当大电流能量分配集中发热时,处于密封环境内,不能有效散热,容易引发累计温升过高,由于采用的传统风扇体积较大,高度集成化的智能配电盒的有效燃热空间较低,原有的检测方式和思路并不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虽然现有的配电盒可以实现监视电流变化并进行相应保护动作,但长期的高温环境会导致元件出现老化现象,不利于系统长期稳定流畅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旨在解决现有的传统配电方式布线浪费、配电箱体积过大、不能有效散热、导致元件老化、不利于系统稳定运行等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包括电盒本体、盖板、pcb电路板、ntc热敏电阻及数组压电风扇单元;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电盒本体的顶部;所述电盒本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pcb电路板的配件相适配的多个开孔,所述配件与所述开孔一一对应设置;

3、所述pcb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电盒本体的底面上;所述ntc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电盒本体内,且所述ntc热敏电阻固定于所述电盒本体的侧面上;数组所述压电风扇单元设置于所述电盒本体内,且所述压电风扇单元与所述ntc热敏电阻相对设置。

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器(fcu),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ntc热敏电阻、所述压电风扇单元连接。

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每组所述压电风扇单元均通过风扇固定架固定于所述电盒本体内的侧面上。

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数组所述压电风扇单元相互对称设置;每组所述压电风扇单元均包括多个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的压电风扇。

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pcb电路板与所述电盒本体的底面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孔位点锡。通过设置间隙,能够有效增大散热的空间;通过设置孔位点锡,能够有效增大散热面积,有利于配电盒的散热。

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pcb电路板靠近所述电盒本体底面的侧面的端角上均设置有固定柱,所述pcb电路板通过所述固定柱固定于所述电盒本体内。通过固定柱,能够保证pcb电路板与电盒本体之间的间隙,同时对pcb电路板进行很好的固定,便于pcb电路板的拆装。

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盒本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以及所述开孔均设置于所述电盒本体的同一侧面上;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均设置于所述开孔的上方,且所述第二固定孔靠近所述侧面的边缘设置。

1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孔径;所述ntc热敏电阻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上,所述ntc热敏电阻的自由端靠近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

1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距离等于所述ntc热敏电阻的长度。

1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孔所在的侧面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散热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等间距排列设置;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上方。

1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盒本体的底部的端角设置有脚垫片;所述盖板为透明盖板。通过脚垫片可以将电盒本体进行固定。

14、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设置ntc热敏电阻及压电风扇单元,并使它们与控制器连接,能够在较小空间内实现辅助控温的效果,提高配电盒在长期运行时的整体的散热能力;并且,通过控制器统一进行电能分配,能够实现智能算法和配电保护相结合,从而有效提高系统的效率。通过本申请结构,可以实现温度采集和电能分配结合,调控压电风扇在小空间内散热作业,便于集中更换保护元件,便于维护检修,能够解决原有的传统配电方式布线浪费、配电箱体积过大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盒本体、盖板、PCB电路板、NTC热敏电阻及数组压电风扇单元;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电盒本体的顶部;所述电盒本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PCB电路板的配件相适配的多个开孔,所述配件与所述开孔一一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NTC热敏电阻、所述压电风扇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压电风扇单元均通过风扇固定架固定于所述电盒本体内的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数组所述压电风扇单元相互对称设置;每组所述压电风扇单元均包括多个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的压电风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电路板与所述电盒本体的底面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孔位点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电路板靠近所述电盒本体底面的侧面的端角上均设置有固定柱,所述PCB电路板通过所述固定柱固定于所述电盒本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盒本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以及所述开孔均设置于所述电盒本体的同一侧面上;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均设置于所述开孔的上方,且所述第二固定孔靠近所述侧面的边缘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孔径;所述NTC热敏电阻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上,所述NTC热敏电阻的自由端靠近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距离等于所述NTC热敏电阻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所在的侧面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散热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等间距排列设置;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上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盒本体、盖板、pcb电路板、ntc热敏电阻及数组压电风扇单元;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电盒本体的顶部;所述电盒本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pcb电路板的配件相适配的多个开孔,所述配件与所述开孔一一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ntc热敏电阻、所述压电风扇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压电风扇单元均通过风扇固定架固定于所述电盒本体内的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数组所述压电风扇单元相互对称设置;每组所述压电风扇单元均包括多个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的压电风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电路板与所述电盒本体的底面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孔位点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备用电源的智能散热低压配电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聂园李正岗唐凯旋梁东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