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9140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5
本技术涉及取料设备技术领域,提供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盖板,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座。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夹持结构,启动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转动会带动齿牙板转动,齿牙板会通过驱动齿轮带动转盘转动,转盘会通过转动槽和连接块带动夹持块移动,夹持块在移动时会循着转动槽的路径移动,使得夹持块的内侧可以张开或缩小,夹持块内侧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时可以对轴承进行三个方位的夹持,有效避免在夹持轴承时发生脱落,实现了该装置具有多方位夹持轴承,避免脱落的功能,提高了该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在使用时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取料设备,特别涉及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


技术介绍

1、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对自动化生产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要求,因此需要设计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

2、为此,公开号为cn21654269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包括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柱组件,支撑柱组件上连接有支撑架板;所述支撑架板的侧壁上安装有气缸一和导轨组件一;所述导轨组件一的滑块上连接有安装支架,气缸一驱动安装支架滑动;所述安装支架表面安装有导轨组件二,导轨组件二的滑块上安装有连接座块;所述安装支架上连接有气缸二,气缸二驱动连接座块滑动,连接座块侧面安装有夹头安装座;所述夹头安装座下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内设置有夹块一,夹头安装座底部一侧安装有夹块二;所述夹块一和夹块二前端之间形成夹口。本技术通过气缸一控制夹口快速移动,通过气缸二精确移动夹取小圈,同时利用气缸三和气缸四对小圈进行排料,无需人工操作,实现了自动化;

3、上述中的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虽然在使用时无需人工操作,但是在取料时仅对轴承小圈外侧的两个方向进行夹持,容易发生脱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对轴承小圈进行多方位夹持的取料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用以解决现有的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在取料时仅对轴承小圈外侧的两个方向进行夹持,容易发生脱落的缺陷。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包括底座和盖板;

<p>3、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盖板,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固定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壳盖,所述底座一端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

4、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转盘、转动槽、夹持块以及连接块,所述转盘设置于外壳内部的一侧,所述转盘内部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靠近壳盖的一侧均固定有夹持块;

5、所述转盘的外壁上固定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齿牙板,所述外壳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

6、优选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移动槽、驱动杆、平衡杆以及移动块,所述移动槽开设于底座的顶部,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部贯穿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平衡杆。

7、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底座的外部并和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平衡杆的两端均和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驱动杆和移动块螺纹连接,所述平衡杆和移动块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夹持块在转盘的一侧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夹持块的侧视截面呈阶梯状设计。

10、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和转盘通过转动槽构成转动结构,所述连接块在夹持块的一侧呈等间距分布。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和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12、本技术提供的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其优点在于:

13、通过设置有夹持结构,启动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转动会带动齿牙板转动,齿牙板会通过驱动齿轮带动转盘转动,转盘会通过转动槽和连接块带动夹持块移动,夹持块在移动时会循着转动槽的路径移动,使得夹持块的内侧可以张开或缩小,夹持块内侧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时可以对轴承进行三个方位的夹持,有效避免在夹持轴承时发生脱落,实现了该装置具有多方位夹持轴承,避免脱落的功能,提高了该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在使用时的工作效率;

14、通过设置有移动结构,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转动时会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转动会带动移动块在移动槽的内部移动,移动块在移动时会通过支撑座带动外壳移动,外壳会带动夹持结构移动,以此来改变夹持结构的位置,使得夹持块可以精准夹持轴承,实现了该装置具有调节夹持结构的位置的功能,提高了该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包括底座(1)和盖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3)包括移动槽(301)、驱动杆(302)、平衡杆(303)以及移动块(304),所述移动槽(301)开设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移动槽(30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304),所述移动块(304)的内部贯穿有驱动杆(302),所述驱动杆(302)的两侧均设置有平衡杆(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02)的一端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并和第一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平衡杆(303)的两端均和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02)和移动块(304)螺纹连接,所述平衡杆(303)和移动块(304)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703)在转盘(701)的一侧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夹持块(703)的侧视截面呈阶梯状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704)和转盘(701)通过转动槽(702)构成转动结构,所述连接块(704)在夹持块(703)的一侧呈等间距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和驱动齿轮(9)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的一侧和第二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包括底座(1)和盖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3)包括移动槽(301)、驱动杆(302)、平衡杆(303)以及移动块(304),所述移动槽(301)开设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移动槽(30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304),所述移动块(304)的内部贯穿有驱动杆(302),所述驱动杆(302)的两侧均设置有平衡杆(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超精机取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02)的一端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并和第一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平衡杆(303)的两端均和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超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勇曾晓华郑健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盛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