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槲寄生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和应用组成比例_技高网

一种槲寄生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和应用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4791279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槲寄生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和应用,其中,一种槲寄生制剂的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获取待测物的特征图谱;并提供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具体色谱条件,其中,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48‑252nm;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0.09‑0.11%的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按特定的梯度程序进行洗脱。本发明专利技术构建方法获得的特征图谱中物质信息全面,充分表征了槲寄生制剂和其常见混伪品水提取制剂的关键特征性化学成分,通过该方法表征的槲寄生及其制剂与不同混伪品的差异化学成分,可实现对槲寄生的整体质量控制以及槲寄生掺伪品的鉴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鉴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槲寄生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槲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komar.)nakai的干燥带叶茎枝,其味苦、平;归肝、肾经。

2、槲寄生基原复杂,且是半寄生植物,虽市售药材都为槲寄生,但实际可能是同科不同种属药材,而且可能有掺假等问题,从不同程度构成对槲寄生使用效果甚至用药安全的影响。常见混淆品有扁枝槲寄生又名枫香槲寄生(云南扁枝槲寄生、四川扁枝槲寄生)、桑寄生和黑寄生。扁枝槲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扁枝槲寄生viscum liquidambaricolum hayata的枝叶;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而黑寄生为目前市场上槲寄生最常见的混淆品。这些品种与槲寄生同科且名字相近,性状相似,常出现掺伪情况。

3、目前常用鉴别方法为植物生态学鉴定、药材外观性状鉴定等,该方法需要鉴定人有丰富的药材鉴定经验。但是制备成制剂尤其是配方颗粒后,药材失去了原有的外观性状特征,制剂来源是否为槲寄生或是否掺有其他伪品,现有技术难以判断,对槲寄生制剂质量的控制缺少监控,影响槲寄生制剂的质量稳定性、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1、现有技术公开的特征图谱构建方法及应用无法实现槲寄生及其掺伪品鉴别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实现槲寄生及其掺伪品鉴别的槲寄生制剂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特征图谱构建方法在槲寄生及其掺伪品鉴别中的应用,以及特征图谱构建方法在槲寄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一种槲寄生制剂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获取待测物的特征图谱;

3、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条件为:

4、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48-252nm;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0.09-0.11%的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按以下梯度洗脱程序进行洗脱:

5、

6、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条件中,色谱柱的柱长为100mm,柱内径为2.1mm,粒径为1.6~1.8μm;

7、和/或,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cortecs uplc t3或syncronis aq;

8、和/或,柱温为27-33℃;

9、和/或,流速为0.12-0.18ml/min;

10、和/或,理论塔板数按紫丁香苷峰计应均不低于10000。

11、所述待测物包括槲寄生制剂时,待测物供试品的制备过程为:取待测物,精密称定,加入溶剂,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对应溶剂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12、所述待测物为对照药材时,待测物供试品的制备过程为:取待测物对照药材,加水,热回流处理,放冷,滤过,续滤液,即得对照药材参照物溶液;

13、所述待测物为对照品时,取对照品,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1ml含对照品20μg的对照品参照物溶液;对照品包括尿苷、腺苷、鸟苷、胸苷、阿魏酸、咖啡酸和紫丁香苷。

14、所述槲寄生制剂包括槲寄生水提浸膏、槲寄生水提干燥粉、槲寄生配方颗粒或槲寄生水提制剂;

15、和/或,溶剂为水或甲醇水溶液。

16、所述特征图谱中包括峰1-峰9的特征峰;

17、以腺苷对应的特征峰为峰2,以峰2计,所述峰1、峰3和峰4的相对保留时间依次为0.91±10%、1.14±10%、1.45±10%;

18、以紫丁香苷对应的特征峰为峰8,以峰8计,所述峰5-峰7以及峰9的相对保留时间依次为0.53±10%、0.91±10%、0.94±10%、1.12±10%。

19、一种槲寄生制剂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在槲寄生制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0、一种槲寄生制剂的特征图谱在判定槲寄生掺伪品中的应用,采用上述的构建方法获取特征图谱;

21、所述特征图谱中,以保留时间与胸苷对应的特征峰为峰a,以保留时间与腺苷对应的特征峰为峰2,保留时间与咖啡酸对应的特征峰为峰7,与峰7相对保留时间0.87±5%位置峰为峰b,与峰8相对保留时间0.53±10%位置峰为峰5,与峰8相对保留时间1.12±10%位置峰为峰9;

22、峰b与峰7相对峰面积的比值为kb7,峰a与峰2相对峰面积的比值为ka2,峰5与峰9相对峰面积的比值为k59;

23、kb7≤0.20、ka2≤0.45且k59≥0.60为槲寄生,其余为槲寄生掺伪品。

24、kb7>0.20时,为扁枝槲寄生掺伪品。

25、kb7≤0.20且ka2>0.45时,为桑寄生掺伪品。

26、kb7≤0.20、ka2≤0.45且k59<0.60时,为黑寄生掺伪品。

2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8、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了一种槲寄生制剂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该构建方法获得的特征图谱中物质信息全面,充分表征了槲寄生制剂和其常见混伪品水提取制剂的关键特征性化学成分,通过该方法表征的槲寄生及其制剂与不同混伪品的差异化学成分,可实现对槲寄生的整体质量控制以及槲寄生掺伪品的鉴别。

29、2.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中,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构建方法获得的特征图谱中物质信息全面,囊括了槲寄生及其制剂和不同混伪品差异化学成分,因此能有效适用于槲寄生的整体质量控制。

30、3.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中,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构建方法获得的特征图谱中,通过kb7、ka2和k59能够有效实现槲寄生及其混伪品的分析鉴别,有效实现槲寄生、扁枝槲寄生掺伪品、桑寄生掺伪品和黑寄生掺伪品之间的区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槲寄生制剂的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获取待测物的特征图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条件中,色谱柱的柱长为100mm,柱内径为2.1mm,粒径为1.6~1.8μm;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物包括槲寄生制剂时,待测物供试品的制备过程为:取待测物,精密称定,加入溶剂,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对应溶剂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槲寄生制剂包括槲寄生水提浸膏、槲寄生水提干燥粉、槲寄生配方颗粒或槲寄生水提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图谱中包括峰1-峰9的特征峰;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构建方法构建的特征图谱在槲寄生制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7.一种槲寄生制剂的特征图谱在判定槲寄生掺伪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构建方法获取特征图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Kb7>0.20时,为扁枝槲寄生掺伪品。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Kb7≤0.20且Ka2>0.45时,为桑寄生掺伪品。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Kb7≤0.20、Ka2≤0.45且K59<0.60时,为黑寄生掺伪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槲寄生制剂的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获取待测物的特征图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条件中,色谱柱的柱长为100mm,柱内径为2.1mm,粒径为1.6~1.8μm;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物包括槲寄生制剂时,待测物供试品的制备过程为:取待测物,精密称定,加入溶剂,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对应溶剂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槲寄生制剂包括槲寄生水提浸膏、槲寄生水提干燥粉、槲寄生配方颗粒或槲寄生水提制剂;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贾扬花史国华韩君高瑞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