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生产镍铬系奥氏体不锈钢的冷轧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生产镍铬系奥氏体不锈钢的冷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79127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镍铬系奥氏体不锈钢的冷轧方法。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开卷、冷轧轧制、冷退火进行退火酸洗、精整进行切边或者分卷;其中:控制第一中间辊的使用周期为450ton/次‑650ton/次;控制第2道次工作辊的粗糙度为0.6μm‑0.8μm;控制轧机止推轴承的类型为单轴承类型。该方法可有效改善生产过程中不锈钢表面产生的灰白点状摩擦痕缺陷,提高奥氏体不锈钢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不锈钢制造,尤其涉及一种生产镍铬系奥氏体不锈钢的冷轧方法


技术介绍

1、不锈钢按其金属组织分为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一铁素体(双相)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等五类,市场上常用的不锈钢主要是奥氏体不锈钢,约占市场份额的80%。奥氏体不锈钢按其化学成分又分为铬镍系(美国为300系)奥氏体不锈钢和铬锰系(美国为200系)奥氏体不锈钢两个系列,其中300系不锈钢(如304不锈钢)使用更普及。

2、在不锈钢中,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同时作用:铁素体形成元素不断形成铁素体,奥氏体形成元素不断形成奥氏体。最终的晶体结构取决于两类添加元素的相对数量。铬是一种铁素体形成元素,所以铬在不锈钢晶体结构的形成上和奥氏体形成元素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因为铁和铬都是铁素体形成元素,所以400系列不锈钢是完全铁素体不锈钢,具有磁性。在把奥氏体形成元素-镍加入到铁-铬不锈钢的过程中,随着镍成分增加,形成的奥氏体也会逐渐增加,直至所有的铁素体结构都被转变为奥氏体结构,这样就形成了300系列不锈钢。

3、现有生产方法中使用轧机轧制的不锈钢易产生灰白点状摩擦痕缺陷,此缺陷长期顽固性存在,严重影响不锈钢制品的运用,不仅影响表面美观程度,而且对于下游客户造成了困扰,钢板表面的摩擦痕缺陷研磨难以消除,对于冲压工艺易出现开裂。并且这类摩擦痕缺陷在冷轧轧机缺陷分类中占比大,一旦出现只能判定再轧制或者降级处理,不仅造成材料、加工费、能源等浪费,还会严重影响不锈钢制造厂商的收益性。


技术实现思路</b>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镍铬系奥氏体不锈钢的冷轧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改善生产过程中不锈钢表面产生的摩擦痕缺陷,提高奥氏体不锈钢产品品质。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镍铬系奥氏体不锈钢的冷轧方法,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原料开卷、冷轧轧制、冷退火进行退火酸洗、精整进行切边或者分卷;

3、其中,在所述冷轧轧制的工序中,控制第一中间辊的使用周期为450ton/次-650ton/次;

4、控制第2道次的工作辊的粗糙度ra为0.6μm-0.8μm;

5、控制轧机止推轴承的类型为单轴承类型。

6、在上述冷轧方法,所述镍铬系奥氏体不锈钢包括304不锈钢和/或316不锈钢。

7、本专利技术的冷轧方法包括:原料开卷,冷轧轧制至目标厚度,冷退火进行退火酸洗以去除应力和清除表面氧化皮,精整进行切边或者分卷。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控制冷轧轧制中的工艺参数(进一步可通过控制开卷过程),能够改善不锈钢表面产生的摩擦痕缺陷,提高奥氏体不锈钢产品品质。

8、在上述冷轧方法中,所述原料开卷是指原料卷(素材)在开卷机中进行穿带的过程。在原料开卷过程中,可以控制开卷方式为左卷取。

9、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中间辊的锥度可以为1‰-1.5‰。第二中间辊的凸度可以为260-300μm。通过控制第一中间辊的锥度和第二中间辊的凸度,有利于使带钢具有良好板形。除此以外,本专利技术对于辊之间的距离、角度等没有特殊要求。

10、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冷轧轧制的道次可根据带钢的厚度进行调整。例如,将厚度为3.2mm的素材轧制至0.6mm厚度可使用9道次,将厚度为3.2mm素材轧制至1.0mm厚度可使用7道次。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冷轧轧制的道次可以为5-9道次。

11、在上述冷轧方法中,控制整个冷轧轧制过程中第一中间辊的使用周期为450ton/次-650ton/次,例如为450ton/次、500ton/次、550ton/次、600ton/次、650ton/次等具体值以及以上述具体值中的任意两个为端点的范围。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可以针对不同尺寸的冷轧原料相应调整使用周期。具体地,对于1米宽度的冷轧原料,所述第一中间辊的使用周期可以为450-550ton/次。对于4英尺宽度的原料,所述第一中间辊的使用周期可以为550-650ton/次。

12、本专利技术中,楔形值为本领域的通常定义,具体可以是从带钢的传动侧边缘到带钢25mm处的厚度与从工作侧边缘到带钢25mm处的厚度之差,即△hd=△h25-ds-△h25-ws,式中△hd为楔形偏差,mm;△h25-ds为带钢的传动侧边缘到25mm处的厚度,mm;△h25-ws为带钢的工作侧边缘到25mm处的厚度,mm。

13、本专利技术中,原料的头部是指从原料首端起(向尾端方向)100m长度的范围内,原料的尾部是指从原料尾端起(向首端方向)100m长度的范围内。

14、本专利技术研究发现,不锈钢在冷轧过程中的摩擦痕缺陷主要发生于第2道次,通过控制第2道次的工作辊的粗糙度,有利于减弱或者消除缺陷的发生。所述第2道次的工作辊的粗糙度一般控制为0.6μm-0.8μm,例如可以为0.6μm、0.65μm、0.7μm、0.75μm、0.8μm等具体值以及以上述具体值中的任意两个为端点的范围。

15、在本专利技术中,当冷轧原料的楔形值的绝对值≥25、或者冷轧原料的头部的错边在>10mm以上、或者冷轧原料的尾部的错边在10mm以上(即至少满足上述条件之一),该冷轧原料为异常材;除了异常材以外的冷轧原料为正常材。

16、在上述冷轧方法中,当冷轧原料为异常材时,控制第1道次的轧制速度为120-180mpm,例如为120mpm、130mpm、140mpm、150mpm、160mpm、170mpm、180mpm等具体值以及以上述具体值中的任意两个为端点的范围;当冷轧原料为正常材时,控制第1道次的轧制速度为170-230mpm,例如为170mpm、180mpm、190mpm、200mpm、210mpm、220mpm、230mpm等具体值以及以上述具体值中的任意两个为端点的范围。

17、在上述冷轧方法中,当冷轧原料为异常材时,可以控制冷轧轧制过程中的中间道次工作辊的速度为300-600mpm,例如为300mpm、350mpm、400mpm、450mpm、500mpm、550mpm、600mpm等具体值以及以上述具体值中的任意两个为端点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中,中间道次是指除了第一道次和最后一道次以外的其他道次,即为第一道次和最后一道次之间的道次。

18、进一步地,可根据异常材的轧制目标厚度相应调整中间道次工作辊的速度:

19、在上述冷轧方法中,当冷轧原料为异常材、并且轧制目标厚度为1.0mm以下时,可以控制中间道次的轧制速度为400-600mpm,例如为400mpm、450mpm、500mpm、550mpm、600mpm等具体值以及以上述具体值中的任意两个为端点的范围。

20、在上述冷轧方法中,当冷轧原料为异常材、并且轧制目标厚度为1.0mm-3.0mm时,可以控制中间道次的轧制速度为350-550mpm,例如为350mpm、400mpm、450mpm、500mpm、550mpm等具体值以及以上述具体值中的任意两个为端点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镍铬系奥氏体不锈钢的冷轧方法,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开卷、冷轧轧制、冷退火进行退火酸洗、精整进行切边或者分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方法,其中,在原料开卷过程中,控制开卷的方式为左卷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方法,其中,对于1米宽度的冷轧原料,所述第一中间辊的使用周期为450-550ton/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方法,其中,当冷轧原料的楔形值的绝对值≥25,或者头部的错边为10mm以上,或尾部的错边为10mm以上,该冷轧原料为异常材;除了异常材以外的冷轧原料为正常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轧方法,其中,当冷轧原料为异常材时,控制第1道次的轧制速度为120-180mpm;当冷轧原料为正常材时,控制第1道次的轧制速度为170-230mp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轧方法,其中,当冷轧原料为异常材时,控制中间道次工作辊的速度为300-600mp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轧方法,其中,当冷轧原料为异常材、并且轧制目标厚度为1.0mm以下时,控制中间道次的轧制速度为400-600mp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轧方法,其中,当冷轧原料为异常材时,所述冷轧原料的头部和尾部的轧制速度小于等于50mpm,轧制时间大于等于60s;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轧方法,其中,当冷轧原料为异常材时,控制侧导板的双边受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方法,其中,所述镍铬系奥氏体不锈钢包括304不锈钢和/或316不锈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镍铬系奥氏体不锈钢的冷轧方法,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开卷、冷轧轧制、冷退火进行退火酸洗、精整进行切边或者分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方法,其中,在原料开卷过程中,控制开卷的方式为左卷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方法,其中,对于1米宽度的冷轧原料,所述第一中间辊的使用周期为450-550ton/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方法,其中,当冷轧原料的楔形值的绝对值≥25,或者头部的错边为10mm以上,或尾部的错边为10mm以上,该冷轧原料为异常材;除了异常材以外的冷轧原料为正常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轧方法,其中,当冷轧原料为异常材时,控制第1道次的轧制速度为120-180mpm;当冷轧原料为正常材时,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浦项张家港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