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组合梁,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施工阶段侧向稳定性的组合梁。
技术介绍
1、现如今钢结构工业厂房中,当楼面荷载较大且跨度较大时,常用的做法是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组合梁的翼缘是钢筋桁架楼承板,它们通过抗剪连接件组合成一个整体共同工作。这种结构的特点是钢梁受拉,混凝土板受压,充分发挥了两种材料的特性,在相同荷载作用下这种结构的用钢量比非组合梁节省钢材15%-30%;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翼缘板较宽,能够有效抵抗梁的侧向失稳,提高梁的稳定性,改善钢梁受力状态。
2、但组合梁在施工阶段,若钢梁下无临时支撑时,钢梁独自承受钢筋桁架楼承板混凝土硬结前的材料重量和施工荷载,它的侧向稳定性很难满足。为保证施工阶段的安全性,如图1所示,在该阶段通常的做法是在钢梁10中间构造增加刚性杆20(如角钢,槽钢或工字钢梁),减少侧向计算长度来增加其侧向稳定性,这种做法的缺点在于施工工序多且增加造价,无法实现组合梁比非组合梁节省钢材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施工阶段侧向稳定性的组合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具有施工阶段侧向稳定性的组合梁,包括多组平行设置的钢梁,所述钢梁的上端固定铺设有桁架筋,桁架筋设置方向与钢梁之间相互垂直,桁架筋根据实际受力等间距布置,来为钢梁提供侧向稳定性;
4、钢梁上翼缘设置抗剪栓钉,每排两个,沿钢梁纵向等间距布置;
5、钢梁局部还设有连接钢筋,形状为u型
6、进一步,所述抗剪栓钉、焊接栓钉与钢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7、进一步,每组所述桁架筋包括两组设置在下方的下弦钢筋,两组下弦钢筋上方设置一组上弦钢筋,上弦钢筋与下弦钢筋还之间设置有腹杆钢筋。
8、进一步,每相邻两组所述连接钢筋之间间距为1500mm,且连接钢筋的直径为12mm。
9、进一步,所述连接钢筋、焊接栓钉以及两组下弦钢筋之间固定焊接,因此可以将钢梁的上翼缘和桁架筋连接起来。
10、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连接钢筋每隔1500mm,将钢梁,焊接栓钉,桁架筋有效连接在一起,充分利用桁架筋的侧向刚度来抵抗钢梁的侧向失稳,减少钢梁的上翼缘的宽度和厚度,这样一来确保了钢梁侧向稳定,二来可以节约钢材。
12、2、本技术中,连接钢筋可以直接现场焊接,固定连接在钢梁上,可以实现快速安装,减少施工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施工阶段侧向稳定性的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平行设置的钢梁(10),所述钢梁(10)的上端固定铺设有桁架筋(40),桁架筋(40)设置方向与钢梁(10)之间相互垂直,桁架筋(40)根据实际受力等间距布置,来为钢梁(10)提供侧向稳定性;钢梁(10)上翼缘设置抗剪栓钉(30),每排两个,沿钢梁(10)纵向等间距布置;钢梁(10)局部还设有连接钢筋(50),形状为U型;且连接钢筋(50)两端与侧边桁架筋(40)之间现场烧焊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施工阶段侧向稳定性的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栓钉(30)、焊接栓钉(60)与钢梁(10)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施工阶段侧向稳定性的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桁架筋(40)包括两组设置在下方的下弦钢筋(402),两组下弦钢筋(402)上方设置一组上弦钢筋(401),上弦钢筋(401)与下弦钢筋(402)还之间设置有腹杆钢筋(4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施工阶段侧向稳定性的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组所述连接钢筋(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施工阶段侧向稳定性的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50)、焊接栓钉(60)以及两组下弦钢筋(402)之间固定焊接,因此可以将钢梁(10)的上翼缘和桁架筋(40)连接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施工阶段侧向稳定性的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平行设置的钢梁(10),所述钢梁(10)的上端固定铺设有桁架筋(40),桁架筋(40)设置方向与钢梁(10)之间相互垂直,桁架筋(40)根据实际受力等间距布置,来为钢梁(10)提供侧向稳定性;钢梁(10)上翼缘设置抗剪栓钉(30),每排两个,沿钢梁(10)纵向等间距布置;钢梁(10)局部还设有连接钢筋(50),形状为u型;且连接钢筋(50)两端与侧边桁架筋(40)之间现场烧焊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施工阶段侧向稳定性的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栓钉(30)、焊接栓钉(60)与钢梁(10)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琦月,周阜邦,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