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字中医大模型,特别是涉及应用于数字中医的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医正逐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转型。
2、公开号为cn109346185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医辅助诊断系统,能够在现有症状基础上帮助医生提前发现患者的健康隐患,实现疾病辅助诊断的功能。
3、在中医的实际应用中,医生问诊完毕后,通常需要为患者开具相应的处方,上述专利中的中医辅助诊断系统,虽然能够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但功能相对较为单一,无法辅助医生开具处方,且无法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点评,功能性、实用性较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中医系统、模型,虽然能够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但无法辅助医生开具处方,且无法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点评,功能性、实用性较差。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包括储存有中医知识的中医知识库单元以及医生端模型,医生端模型包括接诊记录单元、处方推荐单元、处方开具单元、审核点评单元;
3、接诊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患者信息以及医生自己思考的辨证;
4、处方推荐单元用于基于中医知识库单元中的中医知识并根据患者信息为医生推荐处方,并解释处方中每一项方剂的推荐依据;
5、处方开具
6、审核点评单元用于基于中医知识库单元中的中医知识结合患者信息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点评,并向医生展示审核点评结果;
7、医生端模型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s1、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收集患者信息,并通过接诊记录单元记录患者信息以及自己思考的辨证;
9、s2、处方推荐单元为医生推荐处方;
10、s3、医生通过处方开具单元修改推荐处方并开具初步处方;
11、s4、处方审核单元对医生开具的初步处方进行审核点评,并向医生展示审核点评结果;
12、s5、医生根据审核点评结果,通过处方开具单元对处方进行二次调整,并开具最终处方。
13、在上述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中,医生接诊时,不仅能根据患者信息为医生推荐处方,还能从多个方面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点评,并促使医生根据审核点评结果调整、修改处方,从而不仅能提高诊疗效果和诊疗的准确性,还能保障处方质量和用药安全。
14、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中对医生开具的初步处方进行审核点评的具体方法为:
15、s41、审核点评初步处方的完整性,并在当初步处方的完整性存在问题时给予提示;
16、s42、从中药之间十八反十九畏互斥特性检查、毒麻药品与用量检查、特殊症状与体质对于中药与方剂的禁忌用药检查三个方面,审核点评初步处方的用药安全性;
17、s43、评估医生记录的症状与医生自己思考的辨证,并在当医生的辨证并非完全正确时,给予医生提醒,使医生加强症状的询问或修改辨证;
18、s44、提取初步处方中的基本元素,基于提取到的基本元素判断初步处方可治疗的症状证型范围,并与医生记录的患者信息进行比较,判断初步处方的合理性;
19、基本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经典方、常用药对。
20、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中医知识库单元中储存的中医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中医经典理论知识、中药与方剂知识、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中医诊断知识、经络穴位知识、食物特性与功效知识。
21、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数字中医大模型还包括用户端模型,用户端模型包括信息采集单元、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互动采集单元、信息整理单元以及饮食规划单元;
22、信息采集单元包括位置采集模块、气候采集模块、天气采集模块,位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位置信息,气候采集模块、天气采集模块分别用于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采集相应的气候信息和天气信息;
23、互动采集单元用于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用户进行语音互动,以采集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互动采集单元包括语音自述模块,语音自述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语音自述,采集用户的身体状态信息;
24、信息整理单元用于将信息采集单元和互动采集单元所采集到的信息整理成信息包,并将信息包发送给饮食规划单元;
25、饮食规划单元用于根据中医知识库单元中的中医知识以及信息整理单元整理好的信息包,为用户制定饮食计划。
26、作为本申请又一种改进的补充,互动采集单元还包括查缺补漏模块和语音问答模块,查缺补漏模块用于判断语音自述模块采集到的用户身体状态信息是否有遗漏,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语音问答模块与用户进行语音问答互动,以进一步采集遗漏的用户身体状态信息。
27、作为本申请又一种改进的补充,数字中医大模型还包括模型互连单元,模型互通单元用于连接医生端模型和用户端模型,医生端模型还包括干预调整单元,用户就诊时,饮食规划单元可通过模型互连单元将其为用户制定的饮食计划发送至干预调整单元,使医生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对饮食规划进行合理调整,并通过模型互通单元将调整后的饮食计划发送给饮食规划单元。
28、作为本申请的再一种改进,用户端模型还包括养生规划单元,信息整理单元整理好的信息包还会发送给养生规划单元,养生规划单元用于根据中医知识库单元中的中医知识以及信息整理单元整理好的信息包,为用户制定养生建议,养生规划单元包括运动规划模块、作息调整模块,用于为用户制定运动方面的养生建议,作息调整模块用于为用户制定作息调整方面的养生建议,信息采集单元还包括节气采集模块,节气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节气信息。
29、作为本申请再一种改进的补充,用户端模型还包括反馈调整单元,反馈调整单元包括互动反馈模块和反馈整理模块,互动反馈模块用于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反馈整理模块用于整理用户的反馈意见,并将整理好的反馈意见发送给饮食规划单元和养生规划单元。
30、作为本申请再一种改进的补充,用户端模型还包括按穴指导单元,按穴指导单元包括穴位展示模块、按穴规划模块,按穴规划模块用于根据中医知识库单元中的中医知识以及互动采集单元所采集到的用户身体状态信息,为用户制定穴位按压规划,穴位展示模块用于展示人体穴位图,帮助用户准确找到对应的穴位。
31、作为本申请再一种改进的补充,按穴指导单元还包括按穴识别模块、按穴计时模块,按穴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说出的穴位名称,按穴计时模块用于根据按穴规划模块所制定的穴位按压规划为用户提供计时指示。
32、综上所述,通过中医知识库单元以及医生端模型的设置,使得本申请中的数字中医大模型不仅能够在医生接诊时,根据患者信息为医生推荐处方,还能从多个方面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点评,并促使医生根据审核点评结果修改、完善处方,从而不仅能提高诊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有中医知识的中医知识库单元以及医生端模型,所述医生端模型包括接诊记录单元、处方推荐单元、处方开具单元、审核点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对医生开具的初步处方进行审核点评的具体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医知识库单元中储存的中医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中医经典理论知识、中药与方剂知识、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中医诊断知识、经络穴位知识、食物特性与功效知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中医大模型还包括用户端模型,所述用户端模型包括信息采集单元、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互动采集单元、信息整理单元以及饮食规划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采集单元还包括查缺补漏模块和语音问答模块,所述查缺补漏模块用于判断语音自述模块采集到的用户身体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中医大模型还包括模型互连单元,所述模型互通单元用于连接医生端模型和用户端模型,所述医生端模型还包括干预调整单元,用户就诊时,饮食规划单元可通过模型互连单元将其为用户制定的饮食计划发送至干预调整单元,使医生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对饮食规划进行合理调整,并通过模型互通单元将调整后的饮食计划发送给饮食规划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模型还包括养生规划单元,所述信息整理单元整理好的信息包还会发送给养生规划单元,所述养生规划单元用于根据中医知识库单元中的中医知识以及信息整理单元整理好的信息包,为用户制定养生建议,所述养生规划单元包括运动规划模块、作息调整模块,用于为用户制定运动方面的养生建议,所述作息调整模块用于为用户制定作息调整方面的养生建议,所述信息采集单元还包括节气采集模块,所述节气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节气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模型还包括反馈调整单元,所述反馈调整单元包括互动反馈模块和反馈整理模块,所述互动反馈模块用于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所述反馈整理模块用于整理用户的反馈意见,并将整理好的反馈意见发送给饮食规划单元和养生规划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模型还包括按穴指导单元,所述按穴指导单元包括穴位展示模块、按穴规划模块,所述按穴规划模块用于根据中医知识库单元中的中医知识以及互动采集单元所采集到的用户身体状态信息,为用户制定穴位按压规划,所述穴位展示模块用于展示人体穴位图,帮助用户准确找到对应的穴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穴指导单元还包括按穴识别模块、按穴计时模块,所述按穴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说出的穴位名称,按穴计时模块用于根据按穴规划模块所制定的穴位按压规划为用户提供计时指示。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有中医知识的中医知识库单元以及医生端模型,所述医生端模型包括接诊记录单元、处方推荐单元、处方开具单元、审核点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对医生开具的初步处方进行审核点评的具体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医知识库单元中储存的中医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中医经典理论知识、中药与方剂知识、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中医诊断知识、经络穴位知识、食物特性与功效知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中医大模型还包括用户端模型,所述用户端模型包括信息采集单元、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互动采集单元、信息整理单元以及饮食规划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采集单元还包括查缺补漏模块和语音问答模块,所述查缺补漏模块用于判断语音自述模块采集到的用户身体状态信息是否有遗漏,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语音问答模块与用户进行语音问答互动,以进一步采集遗漏的用户身体状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自然语言和中医知识库的数字中医大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中医大模型还包括模型互连单元,所述模型互通单元用于连接医生端模型和用户端模型,所述医生端模型还包括干预调整单元,用户就诊时,饮食规划单元可通过模型互连单元将其为用户制定的饮食计划发送至干预调整单元,使医生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对饮食规划进行合理调整,并通过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网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