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敏专利>正文

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8829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3
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包括肘撑部件和设置在肘撑部件底部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行走机构包括转接件、轮架和转向轮,转向轮可转动设置在轮架上,轮架可绕上下延伸的第一轴线转动地设置在转接件上,肘撑部件可绕前后延伸的第二轴线转动地连接在转接件上,肘撑部件底部设置有驱动件,当肘撑部件绕第二轴线转动倾斜时,驱动件可以驱使轮架绕第一轴线转动,这样在锻炼时,使用者将健腹轮倾斜下压,就可以驱使轮架转动,转向轮随之转动,健腹轮前推则会变成弧线的转向移动,可以很好地锻炼到使用者的侧边腹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健腹轮。


技术介绍

1、中国专利文献cn115554659a公开了一种肘部支撑健腹轮,包括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的两侧设置有肘部支撑台,所述肘部支撑台的前侧均设置有把持装置,所述支撑面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该肘部支撑健腹轮,通过设置肘部的支撑台,进而使用者便可以通过肘部去受力,通过肘部支撑身体,使用者使用过程中可以稳定,对于使用者的碗力等基础条件要求低,可以适用更多的使用者。设置支撑面板,使用人员的身体重心容易调节,尤其在三轮以上时,支撑面板得到了良好的支撑,对于使用者操作失误的容错率更高,不会轻易发生翻车现象导致使用者受伤。

2、但是上述健腹轮无法进行转向以锻炼使用者侧边腹肌,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可以实现倾斜转向移动以有效锻炼使用者侧边腹肌。

2、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实现:

3、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包括肘撑部件和设置在肘撑部件底部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行走机构包括转接件、轮架和转向轮,转向轮可转动设置在轮架上,转接件可绕上下延伸的第一轴线转动地设置在轮架上,肘撑部件可绕前后延伸的第二轴线转动地连接在转接件上,肘撑部件底部设置有驱动件,当肘撑部件绕第二轴线转动倾斜时,驱动件可以驱使轮架绕第一轴线转动,这样在锻炼时,使用者将健腹轮倾斜下压,就可以驱使轮架转动,转向轮随之转动,健腹轮前推则会变成弧线的转向移动,可以很好地锻炼到使用者的侧边腹肌。

4、所述驱动部包括左右布置的上下倾斜或上下弧形延伸的两第一驱动面,所述轮架上设置有可与两第一驱动面相适配的两第二驱动面,设置成当所述肘撑部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倾斜时,第一驱动面向下移动与第二驱动面配合,驱使所述轮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使健腹轮朝向肘撑部件的倾斜侧转向,这样轮架就会被倾斜下压的第一驱动部驱使转动,健腹轮即可转向。

5、所述转接件与所述肘撑部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件,第一弹性复位件驱使所述肘撑部件复位至水平状态。

6、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包括两螺旋弹簧,两螺旋弹簧分设在所述转接件的左右两侧,螺旋弹簧一端顶在所述转接件上另一端顶在所述肘撑部件上,这样在健腹轮朝一侧倾斜时,一侧的螺旋弹簧即可驱使健腹轮复位至水平状态。

7、所述转接件与所述轮架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复位件,第二弹性复位件驱使所述轮架复位至初始位置。

8、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包括左右分布的左扭簧和右扭簧,左扭簧和右扭簧均包括安装在所述肘撑部件底部的螺旋主体和从螺旋主体向外延伸的两受力段,左扭簧和右扭簧的一受力段相互连接,另一受力段抵靠在所述轮架上,轮架朝一侧转动时驱动左扭簧和右扭簧受力形变,左扭簧和右扭簧可驱使轮架复位至初始位置。

9、所述肘撑部件底部设置有左右分布的两安装柱和两防脱垫片,所述左扭簧和右扭簧的螺旋主体分别套设在两安装柱上并被防脱垫片限制脱离安装柱。

10、所述肘撑部件底部形成有安装部,安装部形成有安装孔,所述转接件的上段伸入安装孔中并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与所述安装部转动连接,第一螺栓横穿安装部和所述转接件,这样使转接件与肘撑部件可以稳固连接,还可以方便产品的安装。

11、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平衡轮,平衡轮可转动设置在肘撑部件的底部,平衡轮的轮轴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平衡轮具有弧形外周面,平衡轮可以与转向轮配合以使健腹轮整体平衡,并且在转向轮转向时平衡轮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

12、所述肘撑部件的前端设置有扶手。

13、所述轮架形成有容纳所述转接件且开口向上的转接槽,转接槽的槽底形成有螺栓穿孔,所述转接件的底部形成有螺孔,通过第二螺栓依次穿过螺栓穿孔和螺孔将所述转接件与所述轮架锁紧,这样可以方便产品的安装,并且转接件和轮架的连接可以更加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包括肘撑部件和设置在肘撑部件底部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行走机构包括转接件、轮架和转向轮,转向轮可转动设置在轮架上,转接件可绕上下延伸的第一轴线转动地设置在轮架上,肘撑部件可绕前后延伸的第二轴线转动地连接在转接件上,肘撑部件底部设置有驱动部,当肘撑部件绕第二轴线转动倾斜时,驱动部可以驱使轮架绕第一轴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左右布置的上下倾斜或上下弧形延伸的两第一驱动面,所述轮架上设置有可与两第一驱动面相适配的两第二驱动面,设置成当所述肘撑部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倾斜时,第一驱动面向下移动与第二驱动面配合,驱使所述轮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使健腹轮朝向肘撑部件的倾斜侧转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与所述肘撑部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件,第一弹性复位件驱使所述肘撑部件复位至水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包括两螺旋弹簧,两螺旋弹簧分设在所述转接件的左右两侧,螺旋弹簧一端顶在所述转接件上另一端顶在所述肘撑部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与所述轮架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复位件,第二弹性复位件驱使所述轮架复位至初始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包括左右分布的左扭簧和右扭簧,左扭簧和右扭簧均包括安装在所述肘撑部件底部的螺旋主体和从螺旋主体向外延伸的两受力段,左扭簧和右扭簧的一受力段相互连接,另一受力段抵靠在所述轮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肘撑部件底部设置有左右分布的两安装柱和两防脱垫片,所述左扭簧和右扭簧的螺旋主体分别套设在两安装柱上并被防脱垫片限制脱离安装柱。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肘撑部件底部形成有安装部,安装部形成有安装孔,所述转接件的上段伸入安装孔中并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与所述安装部转动连接,第一螺栓横穿安装部和所述转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平衡轮,平衡轮可转动设置在肘撑部件的底部,平衡轮的轮轴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平衡轮具有弧形外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肘撑部件的前端设置有扶手。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形成有容纳所述转接件且开口向上的转接槽,转接槽的槽底形成有螺栓穿孔,所述转接件的底部形成有螺孔,通过第二螺栓依次穿过螺栓穿孔和螺孔将所述转接件与所述轮架锁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包括肘撑部件和设置在肘撑部件底部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行走机构包括转接件、轮架和转向轮,转向轮可转动设置在轮架上,转接件可绕上下延伸的第一轴线转动地设置在轮架上,肘撑部件可绕前后延伸的第二轴线转动地连接在转接件上,肘撑部件底部设置有驱动部,当肘撑部件绕第二轴线转动倾斜时,驱动部可以驱使轮架绕第一轴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左右布置的上下倾斜或上下弧形延伸的两第一驱动面,所述轮架上设置有可与两第一驱动面相适配的两第二驱动面,设置成当所述肘撑部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倾斜时,第一驱动面向下移动与第二驱动面配合,驱使所述轮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使健腹轮朝向肘撑部件的倾斜侧转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与所述肘撑部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件,第一弹性复位件驱使所述肘撑部件复位至水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包括两螺旋弹簧,两螺旋弹簧分设在所述转接件的左右两侧,螺旋弹簧一端顶在所述转接件上另一端顶在所述肘撑部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倾斜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与所述轮架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复位件,第二弹性复位件驱使所述轮架复位至初始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
申请(专利权)人:徐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