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底盘冷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前端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控制方法和应用其的汽车。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的商用车前端冷却模块一般都采用纵置式,且设置于前舱最前端,以依靠前进气格栅进风冷却,不仅占用前舱长度方向空间,增加前舱长度,而且现有大多新能源商用车的正前部位已不设置前进气格栅,而是替换成在左右前侧开小口进风,大大降低了前端冷却模块的迎风面进风效果,大大影响现有的新能源商用车的冷却性能,不能满足新能源商用车的冷却性能要求,尤其影响极端高温环境下的车辆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前端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控制方法和应用其的汽车,以解决现有的前端冷却模块的迎风面进风效果差,影响冷却性能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前端冷却装置,应用于汽车,包括:
3、倾斜设置于前舱底部的前舱下部空间内的冷却装置总成和导风罩结构,所述导风罩结构覆盖设置于所述冷却装置总成的顶部,并与所述冷却装置总成的顶部形成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与所述冷却装置总成相通,所述导风通道的导风口正对所述前舱底部前方的前舱底部格栅。
4、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总成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倾斜向上设置的冷凝器、散热器和电子风扇,所述导风罩结构覆盖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顶部,并与所述冷凝器的顶部之间形成所述导风通道;
5、所述电子风扇倾斜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底部,且所述电子风扇的排风面倾斜向下排风,从所述汽车的底部排出。
6、更进一步的,所述
7、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上安装支架的端部固定连接的上支架安装横梁,和与所述下安装支架的端部固定连接的下支架安装横梁;和/或
8、所述散热器沿其倾斜方向的相对两端侧还分别设有下减震垫和上减震垫。
9、进一步的,所述电子风扇采用散热风扇阵列,且各所述散热风扇的风扇叶片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具有间距。
10、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连接的冷却液管道;
11、所述冷却液管道上安装有与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通过胶管连接的电子水泵、与所述电子水泵连接的双通阀、分别与所述双通阀的两个阀门连接的电池和域控、与所述域控连接的电机、及分别与所述电池、所述电机和所述散热器三通连接的三通元器件、以及为所述散热器补液的膨胀水壶。
12、更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管道采用金属软管和快速接头;和/或
13、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散热器上的散热器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冷却液管道的进入口旁侧的电子水泵温度传感器以及安装于所述电子风扇上的风速传感器。
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却控制方法,应用于前述的前端冷却装置,所述冷却控制方法包括:
15、当车辆处于运行状态时,
16、若散热器出水水室温度小于或等于40℃,则打开双通阀,打开冷却电池回路和域控和电机回路两回路;
17、若散热器出水水室温度大于40℃,则关闭电池回路;
18、若电池温度大于40℃且散热器出水水室温度低于电池温度,则双通阀电池回路重开,冷却电池回路和域控和电机回路两回路至电池温度小于或等于40℃。
19、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却控制方法,还包括:
20、当车辆处于充电状态时,先关闭域控和电机回路,然后,
21、若散热器温度小于或等于40℃,则开启电池回路,冷却电池;
22、若散热器温度大于40℃,则开启电子风扇,待散热器温度小于或等于40℃时,开启电池回路,冷却电池。
23、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车,应用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和采用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控制方法,且所述汽车的前舱上部空间设置前备箱或电子控制元器件。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前端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控制方法和应用其的汽车,前端冷却装置包括倾斜设置于汽车的前舱底部的前舱下部空间内的冷却装置总成和导风罩结构,该导风罩结构覆盖设置于该冷却装置总成的顶部,且该导风罩结构与冷却装置总成的顶部形成导风通道,且该导风通道与冷却装置总成相通,且导风通道的导风口正对前舱底部前方的前舱底部格栅,使从该前舱底部格栅进入的空气可直接通过冷却装置总成进行液气热交换冷却。
25、由于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前舱下部空间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尤其是车型为后驱的新能源汽车,故本申请将前端冷却装置倾斜设置于前舱底部的该前舱下部空间上,具体倾斜布置角度可根据前舱下部空间情况而定,合理利用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的前舱下部空间,同时可以使前舱长度相应减短,同时增加前舱上部空间,以增加货舱空间或放置电子元器件的空间;并且前端冷却装置倾斜设置,可以最大化合理利用前舱下部空间,同时不妨碍前舱底部其他器件设置;并且利用前舱底部格栅引进空气,大大增加前端冷却装置的迎风面,提高冷却性能,并且设置导风罩结构引导前舱底部格栅进入的空气直接进入冷却装置总成的散热器和冷凝器进行液气热交换,可显著提高冷却装置总成的散热器和冷凝器于冷却空气接触的效率,进一步有效提高前端冷却装置及整车的冷却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端冷却装置,应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连接的冷却液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8.一种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所述冷却控制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和采用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冷却控制方法,且所述汽车的前舱上部空间设置前备箱或电子控制元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端冷却装置,应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前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连接的冷却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睿,郭骏涛,陈学红,董广忠,汤正东,纪兴虎,
申请(专利权)人:开沃汽车淮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