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眼疾近视、消除视疲劳症状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7862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眼疾近视、消除视疲劳症状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据社会医学报刊杂志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近视、弱视、视疲劳症等已经成为当前影响青少年视力健康的严重社会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枸杞子、女贞子、何首乌、菟丝子等滋补肝肾、养肝明目为君药,辅以谷精草,淫羊藿,草决明开窍明目,以改善眼部的微循环,提高视细胞的灵敏度。同时,配以丹参,川芎,红花等活血化淤,以达解除睫状肌痉挛、使晶状体的调节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疗近视、弱视、消除视力疲劳等症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并采用科学独特的工艺提取,分离有效成分方法,因而能更大限度的发挥药物疗效,疗效周期短、见效快、巩固率高、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特殊工艺方法处理制备而成的一种用于青少年肝肾阴虚所致的眼部酸困、眼眶疼痛等症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二、技术背景随着现代文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过度紧张、心理素质负担过重,加之生态环境的不洁污染、如空气尘埃、烟雾等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自身精神紧张、劳逸协调不当,长期用眼过度或眼睛得不到充分的调养和休息,诸多因素而诱发的眼睛病变越来越多,不同程度的病变可致眼视力下降,形成近视、弱视、视神经疲劳或出现眼部酸困、眼框疼痛等症,严重可使视力模糊、眼花甚至失明。该专利技术对治疗眼部视力下降、近视、弱视、消除眼部视力疲劳恢复健康具有特效。据社会医学报刊杂志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全国大、中、小青年学生中眼视力下降近视率约占40%-60%,其中小学生近视率为19%,初、高中学生中近视率为52%,而且近视、弱视、视疲劳症发病率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遗传、发育性近视,已经成为当前影响青少年视力健康的严重社会问题。因此,探求有效药方,预防近视、消除视疲劳、恢复视力健康、控制预防眼疾病症一直是国内外眼科学术界共同研究探讨的课题和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组方严谨、配伍科学、疗效显著、能更大限度的发挥药物疗效,疗效周期短、见效快、巩固率高、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眼疾近视、消除视疲劳症状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眼疾近视、消除视疲劳症状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中药由下述的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枸杞子 80-100份 菟丝子 50-70份女贞子 50-70份茺蔚子 50-70份何首乌 50-70份山茱萸 50-70份淫羊藿 50-70份谷精草 50-70份木贼50-70份决明子 50-70份赤芍50-70份川芎50-70份丹参50-70份黄柏50-70份牡丹皮 50-70份地黄50-70份红花50-70份鸡血藤 50-70份冰片10-30份上述的中药由下述的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枸杞子 90份 菟丝子 60份 女贞子 60份茺蔚子 60份 何首乌 60份 山茱萸 60份淫羊藿 60份 谷精草 60份 木贼60份决明子 60份 赤芍60份 川芎60份丹参60份 黄柏60份 牡丹皮 60份地黄60份 红花60份 鸡血藤 60份冰片18份上述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述的剂型。上述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上述的剂型为片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 (1)、将冰片置乳钵中研细后,过80目筛,备用;(2)、将牡丹皮、何首乌(制)、黄柏、赤芍混合粉碎成80-120目细粉,备用;(3)、将其余十四味药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30分钟,煎煮1小时,第二、三次各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4)、将滤液减压浓缩至温度为60℃,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再加入上述步骤(2)中制备的细粉,混合均匀,制粒、60℃低温烘干,整粒;将步骤(1)中制备的细粉加入、混合均匀,压片包糖衣即可。上述的剂型为胶囊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冰片置乳钵中研细后,过80目筛,备用;(2)、将牡丹皮、何首乌(制)、黄柏、赤芍混合粉碎成80-120目细粉,备用;(3)、将其余十四味药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30分钟,煎煮1小时,第二、三次各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4)、将滤液减压浓缩至温度为60℃,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再加入上述步骤(2)中制备的细粉,混合均匀,制粒、60℃低温干燥,粉碎成中粉;再将步骤(1)中制备的细粉加入、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即得。上述的剂型为颗粒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冰片置乳钵中研细后,过80目筛,备用;(2)、将牡丹皮、何首乌(制)、黄柏、赤芍混合粉碎成80-120目细粉,备用; (3)、将其余十四味药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30分钟,煎煮1小时,第二、三次各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4)、将滤液减压浓缩至温度为60℃,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再加入上述步骤(1)、(2)中制备的细粉,加入药用辅料,混合均匀,用85%乙醇制成颗粒,60℃低温干燥,整粒,制成颗粒包装即得。上述的剂型为软胶囊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将冰片置乳钵中研细后,过80目筛,备用;(2)、将除冰片外的十八味中药,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30分钟,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温度为60℃、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调整乙醇量达70%,搅拌均匀,静置,回收乙醇,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2(50℃)的稠膏,真空干燥,粉碎;(3)、再加入步骤(1)的冰片和色拉油混匀成28-30%的混悬液,制成软胶囊。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优点如下本专利技术选用枸杞子、女贞子、何首乌、菟丝子等滋补肝肾、养肝明目为君药,辅以谷精草,淫羊藿,草决明开窍明目,以改善眼部的微循环,提高视细胞的灵敏度;同时配以丹参,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以达解除睫状肌痉挛、使晶状体的调节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疗近视、弱视、消除视力疲劳等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先进的中药加工提取设备,以科学独特的工艺提取,分离有效成份方法、制成便于口服携带方便的纯中药制剂。该药从临床疗效上体现了标本兼治,辩证施治的临床用药原则,从特色上突出了中医学在眼科临床领域治疗近视、弱视,视力低下,视力疲劳等症不需要手术矫正,通过口服给药达到消除眼部酸困、眼眶疼痛、恢复调整视力疲劳、视力低下的临床用药需要。本专利技术纯中药制剂从工艺理论上,改变了古老的传统中药煎服方法,其关键生产技术采用了现代科学中药提取原理,运用现代工艺提取技术、根据组方的特性,采取一部分原生药常规粉碎,部分药物提取分离有效成分技术,从而制成便于控制其质量标准检测,服用方便,疗效稳定,便于携带运输的中药制剂。四、具体实施例根据祖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对青少年近视、弱视、视疲劳综合症病因和病理的研究、本专利技术可明显松弛睫状肌、调节眼睛的痉挛状态,有利于视力恢复,对眼睛微循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改善眼睛的血循环,增加眼部的营养供应,证实了该药活血化瘀的本质。祖国医学认为,肝开窍于目,肝气足则视可远达。实验表明该药对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临床疗效证实了该药的强肝明目功效。根据中医眼体同研之理论,独有的视力调养配方-本专利技术是唯一调节眼视力疲劳、改善近视、弱视、眼视力低下等症的纯中药复方制剂。本专利技术基于中医对常见的眼疾近视、弱视、视力低下、视力疲劳障碍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在临床验方的基础上,经长期研究,参考现代医学理论及临床经验为依据,方中由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茺蔚子、何首乌、山茱萸、淫羊藿、谷精草、木贼、决明子、赤芍、川芎、丹参、黄柏、牡丹皮、地黄、红花、鸡血藤、冰片十九味中草药组成本专利技术组方各味药的药性为1、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性能特点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2、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眼疾近视、消除视疲劳症状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由下述的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枸杞子80-100份菟丝子50-70份女贞子50-70份茺蔚子50-70份何首乌50-70份山茱萸50-70份 淫羊藿50-70份谷精草50-70份木贼50-70份决明子50-70份赤芍50-70份川芎50-70份丹参50-70份黄柏50-70份牡丹皮50-70份地黄50-70份红花50-70份 鸡血藤50-70份冰片1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彤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