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中循环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8578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1
本技术涉及冷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集中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机身、铰接在机身前部的箱门、固定安装在机身上部的水箱、通过水管连通设置在水箱右侧的水泵、通过管道连通设置在水箱下部的冷却循环泵、连通设置在冷却循环泵下部的冷却管、固定安装在机身内部的蓄水槽、以及设置在机身内部的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包括设置在机身内部的拆装机构,所述机身内部设置有通风机构,所述冷却管一端与蓄水槽连通设置,所述水泵通过水管与蓄水槽连通设置,所述冷却管右侧下端设置有控制阀。本技术解决了现有装置不便于对滤网进行拆卸,从而便于人工对滤网进行清理,防止滤孔堵塞,从而影响了滤网的过滤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却,具体为一种集中循环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外石化、制药、食品冷冻冷藏等行业普遍采用低温离心式冷水机组实现工艺流程低温冷却及环境控制,低温冷却循环系统作为工艺流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系统运行的高效、可靠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根据中国专利公共号cn 219810152 u所公开的一种集中循环冷却装置,该装置具有加速液体冷却的功效,同时该用于一种低温循环集中冷却装置具备了可对液体进行循环过滤使用以及利用风冷技术进行高效冷却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一种低温循环集中冷却装置冷却效率偏慢以及不具备对液体进行过滤使用的问题;但该装置不便于对滤网进行拆卸,从而便于人工对滤网进行清理,防止滤孔堵塞,从而影响了滤网的过滤效果。

3、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集中循环冷却装置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集中循环冷却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中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机身、铰接在机身前部的箱门、固定安装在机身上部的水箱、通过水管连通设置在水箱右侧的水泵、通过管道连通设置在水箱下部的冷却循环泵、连通设置在冷却循环泵下部的冷却管、固定安装在机身内部的蓄水槽、以及设置在机身内部的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包括设置在机身内部的拆装机构,所述机身内部设置有通风机构,所述冷却管一端与蓄水槽连通设置,所述水泵通过水管与蓄水槽连通设置,所述冷却管右侧下端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拆装机构包括开设在蓄水槽内部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滤网,所述蓄水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蓄水槽背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外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伸缩柱内端固定连接有顶出板,所述连接杆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蓄水槽前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蓄水槽前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一侧滑动连接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3、优选的,所述通风机构包括设置在机身右侧的吹风组件,所述机身左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设置有散热网,所述机身左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

4、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底端与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内侧与滤网贴合设置,所述卡接杆底端两侧为弧面,通过第二弹簧、卡接杆、安装架、限位杆的配合,便于人工对滤网进行拆卸,从而方便人工对滤网进行清理,可防止滤网长久使用后滤孔堵塞。

5、优选的,所述顶出板通过伸缩柱滑动连接在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弹簧远离连接杆一端与蓄水槽固定连接,通过顶出板、伸缩柱、连接杆、第一弹簧的配合,当限位杆与滤网分离时,通过第一弹簧在弹力的作用下,可使滤网弹出蓄水槽,从而更加便于人工取出滤网。

6、优选的,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内侧与散热网贴合设置,通过吹风组件、散热孔、散热网的配合,可将机身内的热量快速排出,从而可使冷却效果更好,同时通过第三弹簧、滑块、滑杆、限位块的配合,便于人工对散热网进行拆卸,从而可防止散热网的网孔堵塞,从而影响机身的内部通风效果,进而影响机身内部的散热效果。

7、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数量有两个,对称分布在散热网的一侧,通过设置两个限位块,可对散热网起到更好的限位效果,从而可使散热网在使用时更加稳定。

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中循环冷却装置。该集中循环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该集中循环冷却装置,通过设置拆装机构,在第二弹簧、卡接杆、安装架、限位杆的作用下,便于人工对滤网进行拆卸,从而方便人工对滤网进行清理,可防止滤网长久使用后滤孔堵塞,从而可使滤网的过滤效果更好,在顶出板、伸缩柱、连接杆、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当限位杆与滤网分离时,通过第一弹簧在弹力的作用下,可使滤网弹出蓄水槽,从而更加便于人工取出滤网;

10、(2)、该集中循环冷却装置,通过设置通风机构,在吹风组件、散热孔、散热网的作用下,可将机身内的热量快速排出,从而可使冷却效果更好,同时在第三弹簧、滑块、滑杆、限位块的作用下,便于人工对散热网进行拆卸,从而可防止散热网的网孔堵塞,从而影响机身的内部通风效果,进而影响机身内部的散热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中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机身(1)、铰接在机身(1)前部的箱门(2)、固定安装在机身(1)上部的水箱(4)、通过水管连通设置在水箱(4)右侧的水泵(5)、通过管道连通设置在水箱(4)下部的冷却循环泵(6)、连通设置在冷却循环泵(6)下部的冷却管(7)、固定安装在机身(1)内部的蓄水槽(8)、以及设置在机身(1)内部的加工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组件(3)包括设置在机身(1)内部的拆装机构(31),所述机身(1)内部设置有通风机构(32),所述冷却管(7)一端与蓄水槽(8)连通设置,所述水泵(5)通过水管与蓄水槽(8)连通设置,所述冷却管(7)右侧下端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拆装机构(31)包括开设在蓄水槽(8)内部的安装槽(311),所述安装槽(311)内壁滑动连接有滤网(312),所述蓄水槽(8)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13),所述蓄水槽(8)背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柱(314),所述伸缩柱(314)外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15),所述伸缩柱(314)内端固定连接有顶出板(317),所述连接杆(315)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16),所述蓄水槽(8)前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限位杆(318),所述蓄水槽(8)前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19),所述安装架(319)一侧滑动连接有卡接杆(3110),所述卡接杆(3110)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3111),所述旋钮(3111)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32)包括设置在机身(1)右侧的吹风组件(329),所述机身(1)左侧开设有散热孔(321),所述散热孔(321)一侧开设有凹槽(322),所述凹槽(322)内壁设置有散热网(323),所述机身(1)左侧开设有滑槽(324),所述滑槽(324)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杆(325),所述滑杆(325)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26),所述滑块(326)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27),所述滑槽(324)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3112)底端与限位杆(318)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318)内侧与滤网(312)贴合设置,所述卡接杆(3110)底端两侧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板(317)通过伸缩柱(314)滑动连接在安装槽(311)内,所述第一弹簧(316)远离连接杆(315)一端与蓄水槽(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中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簧(328)一端与滑块(326)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327)内侧与散热网(323)贴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中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27)的数量有两个,对称分布在散热网(323)的一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中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机身(1)、铰接在机身(1)前部的箱门(2)、固定安装在机身(1)上部的水箱(4)、通过水管连通设置在水箱(4)右侧的水泵(5)、通过管道连通设置在水箱(4)下部的冷却循环泵(6)、连通设置在冷却循环泵(6)下部的冷却管(7)、固定安装在机身(1)内部的蓄水槽(8)、以及设置在机身(1)内部的加工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组件(3)包括设置在机身(1)内部的拆装机构(31),所述机身(1)内部设置有通风机构(32),所述冷却管(7)一端与蓄水槽(8)连通设置,所述水泵(5)通过水管与蓄水槽(8)连通设置,所述冷却管(7)右侧下端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拆装机构(31)包括开设在蓄水槽(8)内部的安装槽(311),所述安装槽(311)内壁滑动连接有滤网(312),所述蓄水槽(8)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13),所述蓄水槽(8)背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柱(314),所述伸缩柱(314)外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15),所述伸缩柱(314)内端固定连接有顶出板(317),所述连接杆(315)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16),所述蓄水槽(8)前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限位杆(318),所述蓄水槽(8)前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19),所述安装架(319)一侧滑动连接有卡接杆(3110),所述卡接杆(3110)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3111),所述旋钮(3111)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112)。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思德林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隆中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