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护电路、电池模组、电池保护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尤为重视的领域,是推动产业链全面升级改造的重要推手。我国为了实现在汽车领域内弯道超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进入新能源车领域,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上路行驶时的小概率事故时有发生,且导致严重后果。为了监控车辆驾驶状态,需要对车辆的驾驶信息进行存储及反馈,以便后台跟踪、远程控制、事故追踪及产品迭代优化等。
2、新能源汽车所有的动力来源于锂电池,锂电池可以给车载铅酸电池供电以满足部分用电设备的需求。由于事故发生时往往是一瞬间,瞬间断电会导致驾驶信息无法反馈,因此新能源汽车通常会配置备用电池,防止瞬间断电事件的发生。为了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备用电池在各类环境中可靠运行,多使用镍氢电池作为备用电池,但是多数厂商所使用的备用电池并未配备相应的保护板进行保护,在使用中依旧存在安全性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过压、欠压、充电过流、放电过流、过温)。
3、因此,如何提高电池(特别是整车备用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4、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电路、电池模组、电池保护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差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至少包括:
3、激活模块、电源模块、单片机、充电模块、放电模块及采样模块;其中,
4、所述激活模块包括第一激活单元、第二激活单元及第三激活单元;所述第一激活单元连接所述电池模组的供电接口,在所述电池模组首次上电时基于外部供电电源为所述电源模块供电并提供使能信号;所述第二激活单元连接外部激活接口,基于外部激活指令产生所述电源模块的使能信号;所述第三激活单元接收所述单片机提供的自锁信号,基于所述自锁信号产生所述电源模块的使能信号;
5、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激活模块的输出端及所述储能电池的正极,在所述使能信号有效且所述电源模块接收到电能的状态下产生所述保护电路的工作电压;
6、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接口,输出端连接所述储能电池的正极,基于所述外部供电电源为所述储能电池充电;
7、所述放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储能电池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放电接口,用于将所述储能电池的电能提供给外部用电设备;
8、所述采样模块连接所述充电模块及所述放电模块,对充电电压及放电电流进行采样;
9、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激活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及所述采样模块,从所述电源模块获取电能,并基于所述采样模块输出的采样信号产生所述保护电路的控制信号。
10、可选地,所述激活模块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二极管,pnp三极管,以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电阻;
11、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充电电压,阴极依次经由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第二电阻的连接节点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使能端;
12、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充电电压,阴极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端;
13、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储能电池的正极,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
14、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外部激活接口,阳极经由所述第四电阻连接所述pnp三极管的基极;
15、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自锁信号,阴极经由所述第五电阻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使能端。
16、可选地,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六、第七二极管,第八、第九电阻,以及第一、第二开关管;
17、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供电接口,阴极输出所述充电电压并经由所述第一开关管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储能电池的正极;
18、所述第六电阻连接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经由所述第七电阻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
19、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接收充电控制信号,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九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和参考地之间。
20、可选地,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第八二极管,第十二、第十三电阻,以及第三、第四开关管;
21、所述第三开关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储能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放电接口;
22、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储能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经由所述第十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
23、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接收放电控制信号,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十三电阻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和参考地之间。
24、可选地,所述采样模块还对电池电压、工作温度及外部激活指令中任意一项或多项进行采样。
2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至少包括:储能电池及上述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储能电池连接,用于保护所述储能电池。
2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保护方法,基于上述电池模组实现,所述电池保护方法至少包括:
27、激活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内部产生工作电压,并进入工作状态;
28、当所述电池模组中的储能电池亏电时,外部供电电源为所述储能电池充电,并监控充电电压以进行充电控制;
29、当所述电池模组连接的用电设备断电时,所述储能电池放电为所述用电设备供电,并监控放电电流以进行放电控制。
30、可选地,激活所述电池模组的方法包括:
31、激活方式一:当所述电池模组首次上电时,所述保护电路被激活,所述电池模组从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
32、激活方式二:当所述电池模组接收到外部激活指令,且所述保护电路接收到电能时,所述保护电路被激活,所述电池模组从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
33、激活方式三:当所述外部供电电源断电,且所述电池模组无法接收外部激活指令时,所述储能电池为所述保护电路供电,所述单片机提供自锁信号,所述保护电路被激活。
34、更可选地,激活方式一、激活方式二、激活方式三的优先级依次降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模块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二极管,PNP三极管,以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六、第七二极管,第八、第九电阻,以及第一、第二开关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第八二极管,第十二、第十三电阻,以及第三、第四开关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模块还对电池电压、工作温度及外部激活指令中任意一项或多项进行采样。
6.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至少包括:储能电池及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储能电池连接,用于保护所述储能电池。
7.一种电池保护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方法至少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激活所述电池模组的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激活方式一、激活方式二、激活方式三的优先级依次降低。
10.一种电池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系统至少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为新能源汽车;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连接所述铅酸电池及所述用电设备,为所述铅酸电池及所述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模块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二极管,pnp三极管,以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六、第七二极管,第八、第九电阻,以及第一、第二开关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第八二极管,第十二、第十三电阻,以及第三、第四开关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模块还对电池电压、工作温度及外部激活指令中任意一项或多项进行采样。
6.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至少包括:储能电池及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正勇,罗泽虎,何强志,夏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润微电子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