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特别是涉及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1、太阳能电池组件在进行光电转换的同时积累了相当的热量,组件升温会直接影响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而常规的光伏组件背板,采用一定厚度的pet基材,双面涂覆氟涂料或采用胶黏剂复合氟膜,意图保护pet基材以抗湿热老化和紫外老化,从而延长组件的使用寿命。但是这种结构的背板散热性相对较差,容易造成组件热量积累,进而影响了电池片的光电转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常规光伏组件的背板散热性相对较差,容易造成组件热量积累,进而影响了电池片的光电转化效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散热背板。
2、一种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包括依次连接的铝箔层、中间支撑层及内粘接层,所述内粘接层和所述铝箔层分别位于所述中间支撑层的两侧,所述铝箔层背离所述中间支撑层的一侧设有散热件。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包括多个凸出部,各所述凸出部均连接于所述铝箔层,任意相邻所述凸出部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由所述中间支撑层指向所述铝箔层的方向上,相邻所述凸出部之间的间距渐扩。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凸出部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出部阵列排布,在第一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预设间隙相互连通,以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通道;在第二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预设间隙相互连通,以形成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为金字塔型;或所述凸出部为棱台状;或所述凸出部为弧形凸起。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凸出部为铝材质,并与所述铝箔层一体成型。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中间支撑层和所述铝箔层的排布方向上,所述凸出部的高度范围为10μm-20μm。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支撑层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或,所述内粘接层包括氟碳树脂涂层、聚氨酯树脂涂层、聚偏氟乙烯薄膜、聚氟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烯烃薄膜中的一种。
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能够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12、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上述的光伏组件散热背板。
13、有益效果:
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包括依次连接的铝箔层、中间支撑层及内粘接层,内粘接层和铝箔层分别位于中间支撑层的两侧,铝箔层背离中间支撑层的一侧设有散热件。本申请中内粘接层和铝箔层分别位于中间支撑层的两侧,内粘接层用于与光伏组件中的电池片粘接,铝箔层用于与空气接触,从而起到阻水作用,且铝箔层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能够及时将热量传递至设置于铝箔层朝向空气的一侧的散热件上,并通过散热件进行散热,增大光伏组件散热背板的散热效率。
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上述的光伏组件散热背板,该光伏组件能够实现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包括依次连接的铝箔层、中间支撑层及内粘接层,所述内粘接层和所述铝箔层分别位于所述中间支撑层的两侧,所述铝箔层背离所述中间支撑层的一侧设有散热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多个凸出部,各所述凸出部均连接于所述铝箔层,任意相邻所述凸出部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中间支撑层指向所述铝箔层的方向上,相邻所述凸出部之间的间距渐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凸出部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出部阵列排布,在第一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预设间隙相互连通,以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通道;在第二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预设间隙相互连通,以形成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流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其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凸出部为铝材质,并与所述铝箔层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支撑层和所述铝箔层的排布方向上,所述凸出部的高度范围为10μm-2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层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或,所述内粘接层包括氟碳树脂涂层、聚氨酯树脂涂层、聚偏氟乙烯薄膜、聚氟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烯烃薄膜中的一种。
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散热背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包括依次连接的铝箔层、中间支撑层及内粘接层,所述内粘接层和所述铝箔层分别位于所述中间支撑层的两侧,所述铝箔层背离所述中间支撑层的一侧设有散热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多个凸出部,各所述凸出部均连接于所述铝箔层,任意相邻所述凸出部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中间支撑层指向所述铝箔层的方向上,相邻所述凸出部之间的间距渐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凸出部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散热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出部阵列排布,在第一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预设间隙相互连通,以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通道;在第二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预设间隙相互连通,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禹,卢士宸,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