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78365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缸控制系统,包括气缸和电磁阀,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活塞缸体内腔划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电磁阀包括阀体、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阀体具有主通道以及均与主通道连通的进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连通口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二阀芯用于封堵或者打开进气口,第一阀芯可滑动地设于主通道,以使阀体在第一进气模式和第二进气模式之间切换。本技术实施例的气缸控制系统适用于在气缸的活塞出现卡涩现象时控制气缸运行,使得活塞能够快速响应于电磁阀的控制,防止气缸动作卡顿,在活塞的卡涩程度较大时,活塞能够克服卡涩顺利动作,保证气缸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缸控制阀的,具体涉及一种气缸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双控活塞式气缸是一种能够同时进行推(推力)和拉(拉力)工作的气缸。压缩空气进入活塞的左侧或者右侧时,可以控制活塞向右或左移动,带动活塞杆体伸出或者缩回,从而实现推拉工作。

2、双控活塞式气缸连接有电磁阀,通过切换电磁阀的状态可以控制压缩空气进入活塞左侧或者活塞右侧,在活塞两侧产生压差,从而驱动活塞杆伸出或者缩回。当活塞运行出现卡涩现象时,需要更大的压差才能驱使活塞移动,因而在进气压力恒定的情况下,电磁阀状态切换后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足够驱使活塞运动的压差,导致活塞响应时间变长,气缸动作出现卡顿,甚至当活塞卡涩程度较大时,活塞两侧的压差无法推动活塞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气缸控制系统,适用于在气缸的活塞出现卡涩现象时控制气缸运行,使得活塞能够快速响应于电磁阀的控制,防止气缸动作因活塞卡涩而出现卡顿;同时,在活塞的卡涩程度较大时,使得活塞能够克服卡涩顺利动作,以保证气缸的正常运行。

3、本技术实施例的气缸控制系统包括气缸和电磁阀,所述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缸体具有内腔,所述活塞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内腔,并将所述内腔划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电磁阀包括阀体、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所述阀体具有主通道以及均与所述主通道连通的进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阀芯设于所述进气口且可滑动地与所述阀体连接,以封堵或者打开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一阀芯可滑动地设于所述主通道,以使所述阀体在控制气体进入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进气模式和控制气体进入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二进气模式之间切换。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和所述主通道之间设有进气通道,所述阀体具有控制通道,所述控制通道与所述进气通道相交布置并形成交汇段;所述第二阀芯包括封堵段,所述封堵段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控制通道,所述封堵段滑动至所述交汇段时,所述进气通道封堵。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阀芯还包括杆段,所述杆段的横截面小于所述封堵段的横截面,所述杆段滑动至所述交汇段时,所述进气通道打开。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通道与所述进气通道垂直相交。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通道的横截面与所述进气通道的横截面相同。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还包括控制线圈和弹簧,所述控制线圈和弹簧均与所述阀体连接且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二阀芯的两端,所述控制线圈带电能够对所述第二阀芯施加第一作用力,所述弹簧能够对所述第二阀芯施加第二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和所述第二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芯包括沿所述主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芯体、第二芯体和第三芯体,所述第一芯体、所述第二芯体和所述主通道的侧壁围成第一连通段,所述第二芯体、所述第三芯体和所述主通道的侧壁围成第二连通段;在所述第一进气模式,所述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段和所述进气口形成第一进气路,所述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段和所述第二排气口形成第一排气路;在所述第二进气模式,所述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段和所述进气口形成第二进气路,所述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段和所述第一排气口形成所述第二排气路。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阀芯还包括主杆,所述第一芯体、所述第二芯体和所述第三芯体均与所述主杆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还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相对布置于所述主杆的两端,所述第一线圈带电时用于对所述主杆施加第一驱动力,所述第二线圈带电时用于对所述主杆施加第二驱动力,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二驱动力的方向相反。

12、本技术实施例的气缸控制系统,适用于在气缸的活塞出现卡涩现象时控制气缸运行,增大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压差,使得活塞能够快速响应于电磁阀的控制,防止气缸动作因活塞卡涩而出现卡顿;同时,在活塞的卡涩程度较大时,使得活塞能够克服卡涩顺利动作,以保证气缸的正常运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缸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33)和所述主通道(31)之间设有进气通道(37),所述阀体(3)具有控制通道(38),所述控制通道(38)与所述进气通道(37)相交布置并形成交汇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5)还包括杆段(52),所述杆段(52)的横截面小于所述封堵段(51)的横截面,所述杆段(52)滑动至所述交汇段时,所述进气通道(37)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通道(38)与所述进气通道(37)垂直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通道(38)的横截面与所述进气通道(37)的横截面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20)还包括控制线圈(61)和弹簧(62),所述控制线圈(61)和弹簧(62)均与所述阀体(3)连接且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二阀芯(5)的两端,所述控制线圈(61)带电能够对所述第二阀芯(5)施加第一作用力,所述弹簧(62)能够对所述第二阀芯(5)施加第二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和所述第二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缸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4)包括沿所述主通道(31)的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芯体(41)、第二芯体(42)和第三芯体(43),所述第一芯体(41)、所述第二芯体(42)和所述主通道(31)的侧壁围成第一连通段,所述第二芯体(42)、所述第三芯体(43)和所述主通道(31)的侧壁围成第二连通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缸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5)还包括主杆(44),所述第一芯体(41)、所述第二芯体(42)和所述第三芯体(43)均与所述主杆(4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缸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20)还包括第一线圈(71)和第二线圈(72),所述第一线圈(71)和所述第二线圈(72)相对布置于所述主杆(44)的两端,所述第一线圈(71)带电时用于对所述主杆(44)施加第一驱动力,所述第二线圈(72)带电时用于对所述主杆(44)施加第二驱动力,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二驱动力的方向相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33)和所述主通道(31)之间设有进气通道(37),所述阀体(3)具有控制通道(38),所述控制通道(38)与所述进气通道(37)相交布置并形成交汇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5)还包括杆段(52),所述杆段(52)的横截面小于所述封堵段(51)的横截面,所述杆段(52)滑动至所述交汇段时,所述进气通道(37)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通道(38)与所述进气通道(37)垂直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通道(38)的横截面与所述进气通道(37)的横截面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控制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20)还包括控制线圈(61)和弹簧(62),所述控制线圈(61)和弹簧(62)均与所述阀体(3)连接且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二阀芯(5)的两端,所述控制线圈(61)带电能够对所述第二阀芯(5)施加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生沐仕锡耿艳玲周尧冲毛学成贾茜孙应梅舒乾江袁霞邓玉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滇东雨汪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