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足仿生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多足仿生机器人。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工业、医疗和救援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机器人的搬运能力和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危险场所,如核电站、灾区等环境中,传统的搬运方式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而多足仿生机器人则能够凭借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在这些复杂和恶劣的环境中进行高效的物品搬运。
2、然而,传统的多足仿生机器人在搬运过程中往往存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足的问题。由于地面崎岖不平、振动频繁,机器人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松动等情况,从而导致物品掉落或损坏,这不仅影响了搬运效率,还可能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足仿生机器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多足仿生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底部的四角与机器人主体之间均安装有减震组件,所述承载台的顶部中心位置嵌设安装有感应器,所述承载台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卡爪,所述承载台的底部设置有驱动卡爪移动的驱动机构。
4、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承载台底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承载台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以螺杆长度方向对称分布的连接座,所述滑座分别固定连接相应的连接座的顶部,所述
5、优选的,每个所述减震组件均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机器人主体上的下套筒和固定连接在承载台底部的上套筒,所述上套筒的底部和插入下套筒内,所述承载台和机器人主体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上套筒和下套筒之间的阻尼减震器。
6、优选的,所述承载台的底部和下套筒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上套筒外侧的第一弹簧,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顶部和上套筒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阻尼减震器外侧的第二弹簧。
7、优选的,所述滑槽为长条形状,所述滑座的截面为“工”字形构件。
8、优选的,所述卡爪朝向感应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垫,所述弹性橡胶垫远离卡爪的一侧一体成型有防滑凸起。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本技术中,通过感应器对物品的感应,能够自动控制伺服电机驱动螺杆旋转,通过螺套、连杆、滑块和滑槽等机械结构的配合,从而实现卡爪的调整,卡爪紧密贴合物品,有效防止物品在搬运过程中的掉落,在搬运过程中具有出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够胜任危险场所中危险物品的搬运任务。
11、2、本技术中,采用了阻尼减震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等缓震装置,能够在崎岖路面上对振动进行减震和缓震,能有效吸收振动,确保物品在搬运过程中得到良好的保护,能够胜任危险场所中危险物品的搬运任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足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1),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承载台(2),所述承载台(2)底部的四角与机器人主体(1)之间均安装有减震组件(3),所述承载台(2)的顶部中心位置嵌设安装有感应器(4),所述承载台(2)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滑槽(5),所述滑槽(5)内滑动设置有滑座(6),所述滑座(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卡爪(7),所述承载台(2)的底部设置有驱动卡爪(7)移动的驱动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足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固定安装在承载台(2)底部的伺服电机(81),所述伺服电机(8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螺杆(82),所述螺杆(82)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套(83),所述承载台(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以螺杆(82)长度方向对称分布的连接座(84),所述滑座(6)分别固定连接相应的连接座(84)的顶部,所述螺套(83)和连接座(84)之间铰接安装有连杆(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足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减震组件(3)均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机器人主体(1)上的下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足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2)的底部和下套筒(31)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上套筒(32)外侧的第一弹簧(34),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顶部和上套筒(32)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阻尼减震器(33)外侧的第二弹簧(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足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为长条形状,所述滑座(6)的截面为“工”字形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足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7)朝向感应器(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垫(71),所述弹性橡胶垫(71)远离卡爪(7)的一侧一体成型有防滑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足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1),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承载台(2),所述承载台(2)底部的四角与机器人主体(1)之间均安装有减震组件(3),所述承载台(2)的顶部中心位置嵌设安装有感应器(4),所述承载台(2)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滑槽(5),所述滑槽(5)内滑动设置有滑座(6),所述滑座(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卡爪(7),所述承载台(2)的底部设置有驱动卡爪(7)移动的驱动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足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固定安装在承载台(2)底部的伺服电机(81),所述伺服电机(8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螺杆(82),所述螺杆(82)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套(83),所述承载台(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以螺杆(82)长度方向对称分布的连接座(84),所述滑座(6)分别固定连接相应的连接座(84)的顶部,所述螺套(83)和连接座(84)之间铰接安装有连杆(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足仿生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琦,汪建军,姜宇龙,江何清,章尔东,谢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米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