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具体涉及一种棉锦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锦纶纤维的耐磨性能居各类织物之首,比同类产品其他纤维织物高许多倍,因此,其耐用性极佳。锦纶织物的吸湿性在合成纤维织物中属较好品种,因此用锦纶制作的服装比涤纶服装穿着舒适些。
2、但锦纶纤维如果梳理不好,或者与其他纤维混合时混合不匀,容易造成纤维集聚,导致后工序染色时出现染色不匀现象,影响布面效果。
3、如何以锦纶为原料得到混合均匀,条干值好的混纺纱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棉锦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以锦纶为原料得到混合均匀,条干值好的混纺纱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棉锦混纺纱,该棉锦混纺纱中细绒棉的质量占比为75-80%,锦纶的质量占比为20-25%。
3、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锦纶的性能参数包括:纤维比强5.5-6cn/dtex,断裂伸长率32-33.8%。所述细绒棉的性能参数包括:品级3级,长度29.5mm,杂质2.3%,马克隆值3.8,纤维比强29.5cn/tex。
4、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上述棉锦混纺纱的生产方法,以细绒棉和锦纶为原料,依次经过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生产得到;所述清花工序中,细绒棉、锦纶按照50:50的重量比例进行圆台混纺;细绒棉、锦纶在圆台混纺后,经
5、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并条工序中,依次进行预并、一并、二并和末并;所述预并包括:先对锦纶棉条进行预并,采用8根并合,预并干重定量16-16.1g/5m,后区牵伸倍数1.7倍,隔距10mm×18mm,喇叭口3mm。
6、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一并包括:采用6根细绒棉条、2根锦纶棉条并合,干重定量18.0-18.2g/5m,后区牵伸倍数1.7倍,喇叭口3.0mm;和/或,所述二并包括:采用8根并合,干重定量18-18.2g/5m,后区牵伸倍数1.4倍;和/或,所述末并包括:采用8根并合,干重定量17.3-17.5g/5m,后区牵伸倍数1.3倍;并条罗拉隔距8mm×17mm。
7、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梳棉工序中,梳棉定量为14.8-15g/5m,小漏底弦长200mm,锡林速度245-248r/min、刺辊速度450-452r/min、道夫速度15-16r/min、盖板速度185-187mm/min。
8、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粗纱工序中,粗纱捻度4.0-4.1捻/10cm,捻系数104,罗拉隔距采用10mm×24mm×35mm,钳口隔距7mm,粗纱干重定量为6.0-6.1g/10m,前罗拉转速180-185r/min。
9、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细纱工序中,使用环锭纺生产,罗拉隔距为25mm×30mm,后区牵伸倍数为1.15-1.18倍,钳口隔距3.5mm,捻度100捻/10cm。
10、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络筒工序中,电清参数包括:n:350%×0.5cm、s:140%×1.4cm、l:35%×30cm、t:-30%×30cm。
11、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上述棉锦混纺纱或者上述棉锦混纺纱的生产方法生产得到的棉锦混纺纱在生产高档服装面料中的应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棉锦混纺纱,该棉锦混纺纱中细绒棉的质量占比为75-80%,锦纶的质量占比为20-25%,该棉锦混纺纱混合均匀,条干值好。
13、本专利技术使用细绒棉与锦纶进行混纺,通过清花工序预混一部分细绒棉,经一道梳理后打包重上圆台,再与剩下的棉纤维在并条工序进行混合,得到一种混合均匀,条干值好,染色性能好的棉锦混纺纱,可用于高档服装面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锦混纺纱,其特征在于,该棉锦混纺纱中细绒棉的质量占比为75-80%,锦纶的质量占比为20-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锦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锦纶的性能参数包括:纤维比强5.5-6cN/dtex,断裂伸长率32-33.8%。
3.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棉锦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细绒棉和锦纶为原料,依次经过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生产得到;所述清花工序中,细绒棉、锦纶按照50:50的重量比例进行圆台混纺;细绒棉、锦纶在圆台混纺后,经过抓棉机后通过凝棉器到打包机,经打成包后再重上清花圆台进行棉卷生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棉锦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条工序中,依次进行预并、一并、二并和末并;所述预并包括:先对锦纶棉条进行预并,采用8根并合,预并干重定量16-16.1g/5m,后区牵伸倍数1.7倍,隔距10mm×18mm,喇叭口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棉锦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并包括:采用6根细绒棉条、2根锦纶棉条并合,干重定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棉锦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梳棉工序中,梳棉定量为14.8-15g/5m,小漏底弦长200mm,锡林速度245-248r/min、刺辊速度450-452r/min、道夫速度15-16r/min、盖板速度185-187mm/min。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棉锦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纱工序中,粗纱捻度4.0-4.1捻/10cm,捻系数104,罗拉隔距采用10mm×24mm×35mm,钳口隔距7mm,粗纱干重定量为6.0-6.1g/10m,前罗拉转速180-185r/min。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棉锦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纱工序中,使用环锭纺生产,罗拉隔距为25mm×30mm,后区牵伸倍数为1.15-1.18倍,钳口隔距3.5mm,捻度100捻/10c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棉锦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络筒工序中,电清参数包括:N:350%×0.5cm、S:140%×1.4cm、L:35%×30cm、T:-30%×30cm。
10.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棉锦混纺纱或者权利要求3-9任一项所述的棉锦混纺纱的生产方法生产得到的棉锦混纺纱在生产高档服装面料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锦混纺纱,其特征在于,该棉锦混纺纱中细绒棉的质量占比为75-80%,锦纶的质量占比为20-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锦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锦纶的性能参数包括:纤维比强5.5-6cn/dtex,断裂伸长率32-33.8%。
3.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棉锦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细绒棉和锦纶为原料,依次经过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生产得到;所述清花工序中,细绒棉、锦纶按照50:50的重量比例进行圆台混纺;细绒棉、锦纶在圆台混纺后,经过抓棉机后通过凝棉器到打包机,经打成包后再重上清花圆台进行棉卷生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棉锦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条工序中,依次进行预并、一并、二并和末并;所述预并包括:先对锦纶棉条进行预并,采用8根并合,预并干重定量16-16.1g/5m,后区牵伸倍数1.7倍,隔距10mm×18mm,喇叭口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棉锦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并包括:采用6根细绒棉条、2根锦纶棉条并合,干重定量18.0-18.2g/5m,后区牵伸倍数1.7倍,喇叭口3.0mm;和/或,所述二并包括:采用8根并合,干重定量18-18.2g/5m,后区牵伸倍数1.4倍;和/或,所述末并包括:采用8根并合,干重定量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小丽,郑久虎,黄天宸,冷鹏,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