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全预混燃烧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全预混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8298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预混燃烧器,包括空气壳体,其内部还设有点火稳焰针,还包括:喷嘴,固定在所述空气壳体的首端、供高速燃气进入;引射管,位于所述空气壳体内、设为文丘里管、用于将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均匀,所述引射管的进口与所述喷嘴的出口连接、出口与燃烧器头部连接,所述点火稳焰针用于点燃所述燃烧器头部的点火孔;二次空气进口,位于所述空气壳体的侧部、与所述空气壳体内部连通;短护火筒,固定在所述空气壳体的尾端、用于将点燃后的火焰喷出至炉膛。如此,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均匀后,再和二次空气边混合边燃烧,提高了燃烧热效率,降低了燃气的消耗量,且降低CO,CO2,NOX等废气排放量,实现低氮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全预混燃烧器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工业窑炉领域,其燃烧装置大多数为扩撒式燃烧方式和少部分采用半预混式燃烧方式。其中,(1)扩散式工业燃烧方式主要采用燃气接口喷入燃气经过燃烧器固定座及燃烧器芯内腔体,后由燃烧器头部喷出与动力风机鼓入的二次空气在燃烧器空气壳体内部进行混合,点火后进行一边燃烧一边混合,其一次空气系数α<0(无一次空气);(2)大气式燃烧方式主要采用燃气接口喷入燃气和空气经过燃烧器固定座及燃烧器芯内腔体提前进行部分预混,由燃烧器头部喷出与动力风机鼓入的二次空气在燃烧器空气壳体内部再次进行而此次混合,最后经点火针放出高压电点燃,边燃烧边混合,其一次空气系数α取值范围:0<α<1。

2、因此,无论是利用高速燃气喷入经过风门口卷吸入的一次空气,还是采取动力鼓风装置强制鼓入的一次空气,其一次空气系数(设定为α),以上两种燃烧方式中,α所能实现的范围在0<α<1,最终要实现充分的高燃烧热效率,必须要提供二次空气,即需要增加过剩空气,当补充过多的过量空气会增加燃气的消耗量及大量co,co2,nox等有害废气物的生成。

3、以上两种燃烧方式存在的缺点为:(1)热效率较低;(2)增加燃气的消耗量及大量co,co2,nox等有害废气物的生成进而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全预混燃烧器。

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全预混燃烧器,包括空气壳体,其内部还设有点火稳焰针,还包括:

3、喷嘴,固定在所述空气壳体的首端、供高速燃气进入;

4、引射管,位于所述空气壳体内、设为文丘里管、用于将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均匀,所述引射管的进口与所述喷嘴的出口连接、出口与燃烧器头部连接,所述点火稳焰针用于点燃所述燃烧器头部的点火孔;

5、二次空气进口,位于所述空气壳体的侧部、与所述空气壳体内部连通;

6、短护火筒,固定在所述空气壳体的尾端、用于将点燃后的火焰喷出至炉膛。

7、优选地,所述喷嘴包括以此连通的入口段、中间段和出口段,所述入口段设为前径大于后径的锥形入口,所述出口段设为前径小于后径的锥形出口,所述锥形入口的后径等于所述锥形出口的前径,所述中间段的横截面积从前之后均相等。

8、优选地,所述锥形入口的夹角设为105°~120°,所述锥形出口的夹角设为30°~60°。

9、优选地,所述文丘里管包括:

10、收缩管,与所述锥形出口连通;

11、混合管、用于混合燃气和空气;

12、扩压管,其出口端通过固定套与所述燃烧器头部连接。

13、优选地,所述点火孔设有多个,靠近所述点火针的所述点火孔的直径设为4—5㎜,其他所述点火孔直径为1.5~2.0㎜。

14、优选地,所述燃烧器头部的形状设为凹陷的弧形的蜂窝网状体。

15、优选地,所述点火孔的数量设为150~180个,所述点火稳焰针点燃第一个点火孔,传至整个所述燃烧器头部的所有点火孔、以形成锥形火环。

16、优选地,所述燃烧器头部设为陶瓷焙烧一次成型。

17、优选地,还包括鼓风机,通过所述鼓风机用于将二次空气通过所述二次空气进口鼓入。

1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燃气在高速压力下射入到喷嘴内,经风门处卷吸周围的空气,进入到燃烧器的引射管内,当混合气进入到引射管内,由于该引射管采用文丘里结构,燃气经引射管的收缩管后以超强的速度进入到混合管内,空气分子团和燃气分子团相互碰撞,此时一次空气和燃气实现高度均匀混合,混合均匀的燃气/空气混合物以一定的高速度经点火孔喷出后,与二次空气(助燃空气)再次进行二次混合,在点火稳焰针点燃第一个点火孔,通过第一个点火孔传至整个燃烧器头部的所有点火孔形成锥形火环,最后经过短护火筒喷出火焰至炉膛。如此,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均匀后,再和二次空气边混合边燃烧,提高了燃烧热效率,降低了燃气的消耗量,且降低co,co2,nox等废气排放量,实现低氮排放。

19、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预混燃烧器,包括空气壳体,其内部还设有点火稳焰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包括以此连通的入口段、中间段和出口段,所述入口段设为前径大于后径的锥形入口,所述出口段设为前径小于后径的锥形出口,所述锥形入口的后径等于所述锥形出口的前径,所述中间段的横截面积从前之后均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预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入口的夹角设为105°~120°,所述锥形出口的夹角设为3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孔设有多个,靠近所述点火针的所述点火孔的直径设为4—5㎜,其他所述点火孔直径为1.5~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头部的形状设为凹陷的弧形的蜂窝网状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预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孔的数量设为150~180个,所述点火稳焰针点燃第一个点火孔,传至整个所述燃烧器头部的所有点火孔、以形成锥形火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预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头部设为陶瓷焙烧一次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预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鼓风机,通过所述鼓风机用于将二次空气通过所述二次空气进口鼓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预混燃烧器,包括空气壳体,其内部还设有点火稳焰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包括以此连通的入口段、中间段和出口段,所述入口段设为前径大于后径的锥形入口,所述出口段设为前径小于后径的锥形出口,所述锥形入口的后径等于所述锥形出口的前径,所述中间段的横截面积从前之后均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预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入口的夹角设为105°~120°,所述锥形出口的夹角设为3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云峰黄章喜刘善军戴小明赵欣亮
申请(专利权)人:宜丰国轩锂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