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烟气余热利用,具体地,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在烟气余热回收领域,通常使用常规的余热锅炉来进行热量回收,余热锅炉利用烟气余热产生的高温蒸汽用于推动汽轮机做功发电或者用于为用户供热。但是,由于高温蒸汽中的热能无法被长时间存储,因此,余热锅炉产生的高温蒸气需要立马进行发电或为用户供热,当用户在某时间段没有用电或者用热需求时,则余热锅炉输出的高温蒸汽将难以被正常消纳,容易导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能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存储,并在用户需求时释放热量,进而能够实现对烟气热量的充分利用,避免能量的浪费。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入口缓冲罐、出口缓冲罐、储热系统和用热系统;
3、所述余热锅炉包括烟气流道和设置在所述烟气流道内的换热部,所述换热部用于将烟气中的热能转移至所述换热部内的储热介质中;
4、所述储热系统的低温储热介质输出端与所述入口缓冲罐的低温储热介质输入端连接,所述入口缓冲罐的低温储热介质输出端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换热部的低温储热介质输入端连接,所述换热部的高温储热介质输出端与所述出口缓冲罐的高温储热介质输入端连接,所述出口缓冲罐的高温储热介质输出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储热系统的高温储热介质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组件,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组件;
5、所述储热系统的高温储热介质输出端与所述
6、进一步地,还包括压缩气体系统,所述压缩气体系统的压缩气体输出端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入口缓冲罐的压缩气体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组件。
7、进一步地,还包括疏出装置,所述疏出装置的储热介质输入端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换热部的低温储热介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管路上设置有第五阀门组件。
8、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气体系统的压缩气体输出端还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出口缓冲罐的压缩气体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组件。
9、进一步地,所述入口缓冲罐上设置有入口缓冲罐液位计,所述出口缓冲罐上设置有出口缓冲罐液位计。
10、进一步地,所述储热系统包括用于存储低温储热介质的低温储热单元和用于存储高温储热介质的高温储热单元。
11、进一步地,所述储热系统中的低温储热介质通过低温储热介质输送泵组件向外输出,并且,所述低温储热介质输送泵组件包括第一低温储热介质输送泵和第二低温储热介质输送泵,所述第一低温储热介质输送泵和所述第二低温储热介质输送泵互为备用。
12、进一步地,所述用热系统包括换热系统和汽轮机发电机组,所述换热系统用于将高温储热介质中的热量传递至水工质,进而产生高温高压蒸汽以推动所述汽轮机发电机组运转。
13、进一步地,所述储热系统采用熔盐储热系统或导热油储热系统。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5、1、本技术提供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中,通过设置储热系统(如熔盐储热系统),能够利用储热介质(如熔盐)吸收并存储余热锅炉烟气流道中的烟气热能,并在用热系统需要时将储热系统(如熔盐储热系统)中存储的热能释放至用热系统进行利用,从而能够避免烟气中热能的浪费。
16、2、由于烟气是在工厂生产的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并且市电存在峰谷之间较大的电价差异,因此,在本技术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中,将用热系统设置为包括换热系统和汽轮机发电机组的发电系统,可以在谷电时段利用市电维持工厂的正常运行,并将谷电时段产出的烟气余热在储热系统(如熔盐储热系统)中进行存储,并在峰电时段释放储热系统(如熔盐储热系统)中存储的热能至用热系统,以使得用热系统输出电能,供工厂自身利用,能够利用峰谷电价的差异,有效降低工厂生产过程中的经营成本。
17、3、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入口缓冲罐及压缩气体系统,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正常运行时,能够调节入口缓冲罐内的压力,进而能够实现对余热锅炉中储热介质(如熔盐)流量的控制;在低温储热介质输送泵组件中的第一低温储热介质输送泵和第二低温储热介质输送泵进行切换时,储热系统无法向余热锅炉中输送低温储热介质,此时,利用压缩气体系统驱动入口缓冲罐中的低温储热介质(如低温熔盐)输向余热锅炉的换热部,进而能够避免余热锅炉换热部超温,提升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设置出口缓冲罐,能够为自余热锅炉的换热部中输出的储热介质(如熔盐)提供缓存空间,防止因储热介质输送管道(如熔盐输送管道)堵塞导致余热锅炉中的储热介质(如熔盐)无法被及时输出而导致换热部超温损坏,甚至出现生产事故。
18、4、对于凝固点较高的储热介质(如熔盐)来说,当余热锅炉停机或者烟气温度较低时,需要将余热锅炉中的储热介质(如熔盐)排出,以防止储热介质(如熔盐)因温度降低而在余热锅炉中发生凝固,导致余热锅炉换热部中的换热管发生冻堵,本技术通过在余热锅炉换热部的低温储热介质输入端设置疏出装置,方便在余热锅炉停机或烟气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余热锅炉中的储热介质(如熔盐)从余热锅炉中排出。进一步地,通过将压缩气体系统的压缩气体输出端与出口缓冲罐的压缩气体输入端连接,当需要将余热锅炉中的储热介质(如熔盐)排出时,利用压缩气体系统对出口缓冲罐进行加压,能够加快储热介质(如熔盐)的排出速率,进一步防止储热介质(如熔盐)冻堵,同时,通过压缩气体对余热锅炉换热部的吹扫,能够减少或避免储热介质(如熔盐)在余热锅炉换热部中的残留。
19、5、本技术通过设置入口缓冲罐液位计和出口缓冲罐液位计,一方面能够判断入口缓冲罐和出口缓冲罐中的储热介质(如熔盐)液位是否达到预设要求,另一方面,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入口缓冲罐和出口缓冲罐中的储热介质(如熔盐)液位是基本保持稳定的,而当余热锅炉换热部中的换热管发生爆管泄漏时,入口缓冲罐和出口缓冲罐内的储热介质(如熔盐)液位都将快速下降,因此,通过设置入口缓冲罐液位计和出口缓冲罐液位计,能够检测余热锅炉换热部中的换热管是否发生爆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锅炉(4)、入口缓冲罐(3)、出口缓冲罐(5)、储热系统和用热系统(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气体系统(7),所述压缩气体系统(7)的压缩气体输出端通过第三管路(16)与所述入口缓冲罐(3)的压缩气体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16)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组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疏出装置,所述疏出装置的储热介质输入端通过第五管路(18)与所述换热部(24)的低温储热介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管路(18)上设置有第五阀门组件(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体系统(7)的压缩气体输出端还通过第四管路(17)与所述出口缓冲罐(5)的压缩气体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管路(17)上设置有第四阀门组件(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缓冲罐(3)上设置有入口缓冲罐液位计(21),所述出口缓冲罐(5)上设置有出口缓冲罐液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系统包括用于存储低温储热介质的低温储热单元和用于存储高温储热介质的高温储热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系统中的低温储热介质通过低温储热介质输送泵组件向外输出,并且,所述低温储热介质输送泵组件包括第一低温储热介质输送泵和第二低温储热介质输送泵,所述第一低温储热介质输送泵和所述第二低温储热介质输送泵互为备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热系统(19)包括换热系统和汽轮机发电机组,所述换热系统用于将高温储热介质中的热量传递至水工质,进而产生高温高压蒸汽以推动所述汽轮机发电机组运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系统采用熔盐储热系统或导热油储热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锅炉(4)、入口缓冲罐(3)、出口缓冲罐(5)、储热系统和用热系统(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气体系统(7),所述压缩气体系统(7)的压缩气体输出端通过第三管路(16)与所述入口缓冲罐(3)的压缩气体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16)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组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疏出装置,所述疏出装置的储热介质输入端通过第五管路(18)与所述换热部(24)的低温储热介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管路(18)上设置有第五阀门组件(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体系统(7)的压缩气体输出端还通过第四管路(17)与所述出口缓冲罐(5)的压缩气体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管路(17)上设置有第四阀门组件(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庸,杨义,屠棱燕,方文峰,李银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