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挂袋支架,用于悬挂试剂袋,并可以固定出液管路。
技术介绍
1、在生物、化学、医药领域的实验过程中,取用袋装液体试剂时,通常使用一只手固定袋子,使袋子倒立并挤压排出液体,另一只手固定出液管路。单手持袋子的过程中,因手部持续用力容易抖动,导致出液管路不稳定,造成液体流出,使试剂和桌面受到污染。操作人员的双手需分别控制袋子和出液管路,导致无法及时控制出液管路的开关和液体流速。目前,高度可调节的支架多为放置于地面上的支架,高度超过1m,此高度的支架不适合放置在桌面上使用。
2、转移液体试剂时,将试剂袋和收集装置通过出液管路连通,在此过程中需对收集装置进行称量以确定转移液体试剂的重量。传统操作中,通常将收集装置放置在天平上称量,此时出液管路自然垂放。每次称量时的出液管路垂放在天平的位置、角度和长度不同,导致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当实验涉及多次称重时,误差累计较大,且称取液体目标重量越小,相对误差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挂袋支架。转移液体试剂时,将试剂袋和收集装置通过出液管路连通,使用本支架可同时固定试剂袋和出液管路,解放双手,使实验操作更方便;并且,当进行转移液体称重时,本支架能够固定出液管路垂放在天平的位置、角度和长度,减小每次称重产生的误差。本支架可以放置在试验台上或生物安全柜内使用。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挂袋支架,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
4、在本技术方案中,底座用于固定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底座有一定重量,保持稳固,防止倾斜。所述第一支架顶端的挂钩用来悬挂试剂袋。所述第二支架用来固定出液管路,所述主支杆固定在底座上,起到支撑作用;所述蛇形软管优选地选用金属软管,韧性好,可360°随意调节并固定,使出液管路的出液口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方便调节至最佳的位置及角度;所述出液管路夹持装置夹在出液管路末端适当的位置,用来固定出液管路。
5、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螺栓、螺母;所述第一立柱为中空柱状体结构,其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侧壁上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对于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立柱套设在所述第一立柱的中空腔体内部,所述第二立柱顶端有挂钩,下部有通孔;所述螺栓依次穿透所述第一滑槽、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二滑槽后用螺母固定。
6、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架的高度是可调节的。所述第二立柱在所述第一立柱的中空腔体内部可上下移动,将所述第二立柱上下移动至所需高度,将螺栓依次穿透所述第一立柱侧壁上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立柱的通孔及所述第一立柱侧壁上的第二滑槽,所述螺栓的头部卡在所述第一滑槽的外侧,所述螺母卡在所述第二滑槽的外侧。拧紧螺母时,所述螺母和所述螺栓的头部同时由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向内侧的第二立柱用力压紧,实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位置固定。
7、较佳地,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宽度、所述通孔的直径均与所述螺栓的直径相匹配。
8、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宽度、所述通孔的直径容许所述螺栓刚好穿过,所述螺栓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通孔、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紧密接触。
9、较佳地,所述螺栓的头部、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壁接触处有橡胶垫片。
10、在本技术方案中,橡胶垫片能够增加所述螺栓头部、所述螺母和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壁接触处的摩擦力,使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固定更加稳定牢固。
11、较佳地,所述挂钩为1-5个。
12、在本技术方案中,根据实验需要,所述第一支架可同时悬挂1、2、3、4或5个试剂袋。
13、较佳地,所述出液管路夹紧持装置为c形夹,所述c形夹的内径与所述出液管路的外径相匹配。
14、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c形夹呈字母“c”的形状,c形夹内侧的凹槽用于容纳所述出液管路。所述c形夹的内径与所述出液管路的外径相匹配,使c形夹的内侧壁与出液管路的外壁贴合,防止出液管路从c形夹开口处脱落。使用时,将出液管路径向压缩,从c形夹开口处往凹槽内用力一推,即可进入凹槽内并被固定;实验过程中,出液管路恢复至正常状态方便液体流动,出液管路不会从c形夹开口处脱落;实验完成后,再将出液管路径向压缩,从c形夹凹槽向开口处往外拉动,即可取出,操作方便。
15、较佳地,所述c形夹开口处两自由端的距离为所述c形夹内径的1/4-3/4。
16、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c形夹开口处容许所述出液管路在径向压缩状态下穿过,并且防止凹槽内的出液管路从c形夹开口处脱落。
17、较佳地,所述c形夹的内侧壁设有防滑纹。
18、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滑纹能增加所述c形夹内侧壁与所述出液管路接触面的摩擦力,防止出液管路发生相对移动,保证出液管路的固定更加稳固。
19、较佳地,所述c形夹开口处的两个自由端可产生轻微形变,并能恢复至闭合状态。
20、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c形夹由半硬质材料制成,如不锈钢、金属、塑料,以根据出液管路的外径大小将c形夹开口处两自由端向外进行微调。平时状态下,所述c形夹开口处的两个自由端呈闭合状态;当需要放入或取出出液管路时,可用手将开口处的两个自由端向外掰开,扩大开口宽度,方便出液管路通过;出液管路通过之后,松开手,所述两个自由端恢复至闭合状态,可防止出液管路由开口处脱落。
21、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架可调节高度在20厘米至1米之间、30厘米至80厘米之间、30厘米至60厘米之间、或30厘米至50厘米之间。所述第一立柱的高度可以是约20厘米、约30厘米、约40厘米、约50厘米、约60厘米、约70厘米、约80厘米、约90厘米、或约1米;所述第二立柱的高度可以是约20厘米、约30厘米、约40厘米、约50厘米、约60厘米、约70厘米、约80厘米、约90厘米、或约1米。
22、较佳地,所述第一立柱的高度约30厘米,约40厘米,或约50厘米;第二立柱的高度约30厘米,约40厘米,或约50厘米。
23、较佳地,所述第一立柱的高度和第二立柱的高度相同。
24、本技术使转移液体试剂的实验操作变得更加方便:
25、(1)将试剂袋倒挂在挂钩上,依靠重力实现液体转移,解放双手。
26、(2)固定出液管路,防止因手部不稳导致液体溅洒和污染,节省人力。
27、(3)固定出液管路垂放在天平的位置、角度和长度,减少称量误差。
28、应理解,在本技术范围内中,本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挂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袋支架,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宽度、所述通孔的直径均与所述螺栓的直径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头部、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壁接触处有橡胶垫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为1-5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路夹持装置为C形夹,所述C形夹的内径与所述出液管路的外径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夹开口处两自由端的距离为所述C形夹内径的1/4-3/4。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夹的内侧壁设有防滑纹。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挂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夹开口处的两个自由端可产生轻微形变,并能恢复至闭合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挂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可调节高度在20厘米至1米之
...【技术特征摘要】
1.挂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袋支架,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宽度、所述通孔的直径均与所述螺栓的直径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头部、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壁接触处有橡胶垫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为1-5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路夹持装置为c形夹,所述c形夹的内径与所述出液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班彤彤,
申请(专利权)人:科济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