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8124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38
本技术涉及液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包括阀块,阀块的顶部均布固定有三个电液换向阀,阀块的两端且与电液换向阀对应的位置均螺栓固定有固定座,阀块的内部且与电液换向阀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道,阀块内部的一端且位于第一通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道,阀块内部的另一端且位于第一通道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道。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通过阀块和固定座的配合,能够将控制油缸的三个电液换向阀和阀块整合成集成工作阀,再通过阀块与阀体的通过螺钉连接,从而能够在使用时让工作阀通用,并根据不同客户的需要设计不同的阀体进行装配,进而能够降低成本、油道简洁且油路短,压损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


技术介绍

1、秸秆粉碎打包机和秸秆压块机主要是利用了液压的动力,将粉碎后的秸秆进行压缩,减少体积,压缩成方块,方便运输和储藏,有牵引式、自行走式和固定式等多种机型。打包机主阀组(打包压缩功能模块)根据各个整机厂家设计不同,有两泵式液压阀组和三泵式液压阀组,各个泵的压力设定也不同。该液压系统经过市场六七年的验证,相对比较成熟,但是仍有一些不足,主要是以下几点:

2、1.成本高;

3、2.阀组太重,售后不方便更换,两个人都抬不动;

4、3.油缸冲击大,集成阀块和电液换向阀之间存在吸密封圈的现象;

5、4.集成阀块直角转弯比较多,工作时压损大;

6、5.两泵方案和三泵方案,阀组整体变化大,互换或者改造升级不方便。

7、为此,设计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用于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包括阀块,所述阀块的顶部均布固定有三个电液换向阀,所述阀块的两端且与电液换向阀对应的位置均螺栓固定有固定座,所述阀块的内部且与电液换向阀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道,所述阀块内部的一端且位于第一通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阀块内部的另一端且位于第一通道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道,且所述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之间、第三通道与第一通道之间均贯通,所述阀块内部顶端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五通道,且所述第五通道的底部与第一通道贯通,所述阀块内部的底端开设有第四通道,且所述第四通道的顶部与第一通道贯通。

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液换向阀的型号为4weh25e。

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阀块顶端的内部且与第一通道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流动腔,所述流动腔由第一定位孔、第一流通通道、第二定位孔、第二流通通道、第三流通通道和第三定位孔组成,所述阀块顶端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阀块的内部且位于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流通通道,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一流通通道贯通,且所述第一流通通道的底部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五通道贯通,所述阀块顶端的内部且位于第一定位孔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阀块的内部且位于第二定位孔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流通通道,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第二流通通道贯通,所述阀块的内部且位于第二流通通道的底端开设有第三流通通道,所述第三流通通道的底部与第一通道的一端贯通,所述阀块顶端的内部且位于第二定位孔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定位孔,且所述第三定位孔的底部与第一通道贯通。

6、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第二流通通道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有闭合堵头。

7、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与阀块螺栓固定,所述阀体的一端螺栓固定有电磁溢流阀,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螺栓固定有先导式卸荷阀。

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阀体顶部两端的内部且与第五通道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连接通道,所述阀块底端的内部且与第四通道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连接通道,所述阀体顶端的内部且与第一连接通道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连接通道,且所述第一连接通道与第三连接通道贯通,所述第三连接通道的一端与电磁溢流阀贯通,所述第三连接通道的另一端与先导式卸荷阀贯通,所述阀体顶部远离阀块一侧的内部开设有第四连接通道,且所述第四连接通道与第三连接通道贯通,所述阀体一端的内部且位于第三连接通道的底部开设有第四输送通道,且所述第四输送通道与第二连接通道之间、第四输送通道与电磁溢流阀之间均贯通,所述阀体一侧的内部且位于第二连接通道远离电磁溢流阀的一端开设有第三输送通道,且所述第三输送通道与第二连接通道贯通,所述阀体一侧的内部且位于第三输送通道远离第二连接通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输送通道,所述阀块的内部且位于第一输送通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输送通道,且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与第三输送通道之间、第二输送通道与第一输送通道之间均贯通,所述阀体另一端的内部且位于第三连接通道的底部开设有第九输送通道,所述第九输送通道与第一输送通道之间、第九输送通道与先导式卸荷阀之间均贯通,所述阀体靠近阀块一侧且位于第二连接通道远离电磁溢流阀的一端开设有第五输送通道,所述第五输送通道与第二连接通道贯通,所述阀体的内部且位于第五输送通道的底部开设有第八输送通道,所述阀体的内部且位于第八输送通道的外侧开设有第七输送通道,所述第七输送通道与第八输送通道贯通,所述阀体另一端的内部开设有第六输送通道,且所述第六输送通道与第七输送通道贯通。

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七输送通道靠近阀块一侧的内部和第八输送通道底端的内部均固定有密封堵头。

1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输送通道底端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阀。

11、可以毫无疑义地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2、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通过阀块和固定座的配合,能够将控制油缸的三个电液换向阀和阀块整合成集成工作阀,再通过阀块与阀体的通过螺钉连接,从而能够在使用时让工作阀通用,并根据不同客户的需要设计不同的阀体进行装配,进而能够降低成本、油道简洁且油路短,压损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块(1),所述阀块(1)的顶部均布固定有三个电液换向阀,所述阀块(1)的两端且与电液换向阀对应的位置均螺栓固定有固定座(2),所述阀块(1)的内部且与电液换向阀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道(4),所述阀块(1)内部的一端且位于第一通道(4)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道(5),所述阀块(1)内部的另一端且位于第一通道(4)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道(6),且所述第二通道(5)与第一通道(4)之间、第三通道(6)与第一通道(4)之间均贯通,所述阀块(1)内部顶端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五通道(8),且所述第五通道(8)的底部与第一通道(4)贯通,所述阀块(1)内部的底端开设有第四通道(7),且所述第四通道(7)的顶部与第一通道(4)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液换向阀的型号为4WEH25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块(1)顶端的内部且与第一通道(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流动腔,所述流动腔由第一定位孔(9)、第一流通通道(10)、第二定位孔(11)、第二流通通道(12)、第三流通通道(13)和第三定位孔(14)组成,所述阀块(1)顶端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定位孔(9),所述阀块(1)的内部且位于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流通通道(10),且所述第一定位孔(9)与第一流通通道(10)贯通,且所述第一流通通道(10)的底部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五通道(8)贯通,所述阀块(1)顶端的内部且位于第一定位孔(9)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1),所述阀块(1)的内部且位于第二定位孔(1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流通通道(12),且所述第二定位孔(11)与第二流通通道(12)贯通,所述阀块(1)的内部且位于第二流通通道(12)的底端开设有第三流通通道(13),所述第三流通通道(13)的底部与第一通道(4)的一端贯通,所述阀块(1)顶端的内部且位于第二定位孔(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定位孔(14),且所述第三定位孔(14)的底部与第一通道(4)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流通通道(1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有闭合堵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5),所述阀体(15)与阀块(1)螺栓固定,所述阀体(15)的一端螺栓固定有电磁溢流阀(16),所述阀体(15)的另一端螺栓固定有先导式卸荷阀(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5)顶部两端的内部且与第五通道(8)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连接通道(18),所述阀块(1)底端的内部且与第四通道(7)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连接通道(19),所述阀体(15)顶端的内部且与第一连接通道(18)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连接通道(20),且所述第一连接通道(18)与第三连接通道(20)贯通,所述第三连接通道(20)的一端与电磁溢流阀(16)贯通,所述第三连接通道(20)的另一端与先导式卸荷阀(17)贯通,所述阀体(15)顶部远离阀块(1)一侧的内部开设有第四连接通道(29),且所述第四连接通道(29)与第三连接通道(20)贯通,所述阀体(15)一端的内部且位于第三连接通道(20)的底部开设有第四输送通道(24),且所述第四输送通道(24)与第二连接通道(19)之间、第四输送通道(24)与电磁溢流阀(16)之间均贯通,所述阀体(15)一侧的内部且位于第二连接通道(19)远离电磁溢流阀(16)的一端开设有第三输送通道(23),且所述第三输送通道(23)与第二连接通道(19)贯通,所述阀体(15)一侧的内部且位于第三输送通道(23)远离第二连接通道(19)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输送通道(21),所述阀块(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输送通道(2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输送通道(22),且所述第二输送通道(22)与第三输送通道(23)之间、第二输送通道(22)与第一输送通道(21)之间均贯通,所述阀体(15)另一端的内部且位于第三连接通道(20)的底部开设有第九输送通道(30),所述第九输送通道(30)与第一输送通道(21)之间、第九输送通道(30)与先导式卸荷阀(17)之间均贯通,所述阀体(15)靠近阀块(1)一侧且位于第二连接通道(19)远离电磁溢流阀(16)的一端开设有第五输送通道(25),所述第五输送通道(25)与第二连接通道(19)贯通,所述阀体(15)的内部且位于第五输送通道(25)的底部开设有第八输送通道(28),所述阀体(15)的内部且位于第八输送通道(28)的外侧开设有第七输送通道(27),所述第七输送通道(27)与第八输送通道(28)贯通,所述阀体(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块(1),所述阀块(1)的顶部均布固定有三个电液换向阀,所述阀块(1)的两端且与电液换向阀对应的位置均螺栓固定有固定座(2),所述阀块(1)的内部且与电液换向阀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道(4),所述阀块(1)内部的一端且位于第一通道(4)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道(5),所述阀块(1)内部的另一端且位于第一通道(4)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道(6),且所述第二通道(5)与第一通道(4)之间、第三通道(6)与第一通道(4)之间均贯通,所述阀块(1)内部顶端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五通道(8),且所述第五通道(8)的底部与第一通道(4)贯通,所述阀块(1)内部的底端开设有第四通道(7),且所述第四通道(7)的顶部与第一通道(4)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液换向阀的型号为4weh25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块(1)顶端的内部且与第一通道(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流动腔,所述流动腔由第一定位孔(9)、第一流通通道(10)、第二定位孔(11)、第二流通通道(12)、第三流通通道(13)和第三定位孔(14)组成,所述阀块(1)顶端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定位孔(9),所述阀块(1)的内部且位于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流通通道(10),且所述第一定位孔(9)与第一流通通道(10)贯通,且所述第一流通通道(10)的底部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五通道(8)贯通,所述阀块(1)顶端的内部且位于第一定位孔(9)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1),所述阀块(1)的内部且位于第二定位孔(1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流通通道(12),且所述第二定位孔(11)与第二流通通道(12)贯通,所述阀块(1)的内部且位于第二流通通道(12)的底端开设有第三流通通道(13),所述第三流通通道(13)的底部与第一通道(4)的一端贯通,所述阀块(1)顶端的内部且位于第二定位孔(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定位孔(14),且所述第三定位孔(14)的底部与第一通道(4)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流通通道(1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有闭合堵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5),所述阀体(15)与阀块(1)螺栓固定,所述阀体(15)的一端螺栓固定有电磁溢流阀(16),所述阀体(15)的另一端螺栓固定有先导式卸荷阀(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液换向阀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春华王启明韩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甬勤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