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开关电源,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升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效率的开关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1、目前,当开关电源使用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时候,不管前端的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电压多少,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均需要将整流滤波的输出电压直接升到380-400v;
2、而这样在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电压较低的时候时,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仍需要将整流滤波的输出电压直接升到380-400v,使得其电路工作峰值电流和占空比为最大,这样导致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效率就会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提升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效率的开关电源电路。
2、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提升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效率的开关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滤波模块、调节模块、开关变换模块、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电压变换模块以及输出电容ec1;所述调节模块与开关变换模块连接;所述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设于输出电容ec1与开关变换模块之间;所述电压变换模块与输出电容ec1并联;
3、所述开关变换模块包括芯片u1以及开关管q1;
4、所述电压变换模块包括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所述输出电容ec1并联设于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之间;所述芯片u1的第一引脚连接于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之间;所述芯片u1的第二引脚连接于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之间;
5、所述调节模块包括开关管q3以及电阻r13;所述芯片u1的第一引脚通过电阻r13以及开关管q3的开关端后接地;所述开关管q3的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l 6562。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模块还包括电阻r8、电阻r8a、电阻r8b以及电阻r9;所述开关管q3为mos管;
8、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电阻r8、电阻r8a、电阻r8b以及电阻r9后接地;所述开关管q3的栅极设于电阻r8b与电阻r9之间;所述开关管q3的源极接地;所述开关管q3的漏极通过电阻r13后与芯片u1的第一引脚连接。
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模块还包括稳压管zd1、电容c8以及电阻r10;所述稳压管zd1的一端与开关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稳压管zd1的另一端设于电阻r8b与电阻r9之间;所述电容c8的一端设于电阻r8b与电阻r9之间;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0设于开关管q3的栅极与地之间。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电阻包括电阻r19、电阻r19a以及电阻r19b;所述第二电阻包括电阻r20以及电阻r20a;
11、所述电阻r19的一端与输出电容ec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依次通过r19a、电阻r19b以及电阻r20后接地;所述输出电容e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0与电阻r20a并联;所述芯片u1的第一引脚连接于电阻r19b与电阻r20之间;所述芯片u1的第二引脚连接于电阻r19b与电阻r20之间。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后端输出模块;所述后端输出模块与输出电容ec1的两端连接。
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包括变压器t1、二极管d1、二极管d1a、电阻r1以及电阻r1a;所述开关管q1为mos管;
14、所述变压器t1原边的一端与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原边的另一端与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1副边的一端与芯片u1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t1副边的另一端接地;
15、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与二极管d1a并联;所述二极管d1负极与输出电容ec1的一端连接;
16、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与芯片u1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漏极通过电阻r1接地;所述电阻r1与电阻r1a并联;所述开关管q1的漏极与芯片u1的第四引脚连接。
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还包括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负极与二极管d1负极连接。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当整流滤波模块输出低电压的时候,开关管q3断开,使得输出电容ec1的电压较小;当整流滤波模块输出高电压的时候,开关管q3导通,使得输出电容ec1的电压较大;从而使得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输出电压能够进行改变,以提高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提升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效率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滤波模块、调节模块、开关变换模块、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电压变换模块以及输出电容EC1;所述调节模块与开关变换模块连接;所述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设于输出电容EC1与开关变换模块之间;所述电压变换模块与输出电容EC1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效率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l 65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效率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还包括电阻R8、电阻R8A、电阻R8B以及电阻R9;所述开关管Q3为MOS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效率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还包括稳压管ZD1、电容C8以及电阻R10;所述稳压管ZD1的一端与开关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稳压管ZD1的另一端设于电阻R8B与电阻R9之间;所述电容C8的一端设于电阻R8B与电阻R9之间;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0设于开关管Q3的栅极与地之间。
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效率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端输出模块;所述后端输出模块与输出电容EC1的两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效率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包括变压器T1、二极管D1、二极管D1A、电阻R1以及电阻R1A;所述开关管Q1为MOS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效率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还包括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负极与二极管D1负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升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效率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滤波模块、调节模块、开关变换模块、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电压变换模块以及输出电容ec1;所述调节模块与开关变换模块连接;所述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设于输出电容ec1与开关变换模块之间;所述电压变换模块与输出电容ec1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效率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l 65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效率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还包括电阻r8、电阻r8a、电阻r8b以及电阻r9;所述开关管q3为mos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效率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还包括稳压管zd1、电容c8以及电阻r10;所述稳压管zd1的一端与开关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稳压管zd1的另一端设于电阻r8b与电阻r9之间;所述电容c8的一端设于电阻r8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誉,李经伟,李正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大忠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