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78065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微针贴片包括底座、微针及微针表面的涂覆层,所述涂覆层由涂覆液制备而得,所述涂覆液由涂覆材料制备而得,所述涂覆材料包括涂覆基质材料、保湿剂、蛋白保护剂、抗生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涂覆基质材料包括高分子量的透明质酸、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250KDa‑1000KDa,所述透明质酸的浓度为5‑30%(w/v),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为PVP‑K30,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25‑45%(w/v),所述活性成分包括小分子化合物、疫苗、蛋白药物、肽类药物、核酸药物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经皮给药的微针贴片制剂领域,特别是涉及涂覆载药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微针,其设计概念是通过微细加工方式将能成针的材料制成微米级别的针,所述针体在刺入皮肤和黏膜时,针体不会触及神经组织,从而实现无痛给药。微针给药方式的优点众多,例如无痛给药,能够大大增加使用者的依从性;微针给药对专业技术要求极低,患者可自己给药;微针固有的低湿环境能够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微针中药物以固体形式存在,便于运输储存等。

2、微针包括可溶性微针和不可溶性微针(水不溶性微针),可溶性微针目前发展限制的原因是量产困难,而水不溶性微针发展最为迅速,由于其可以通过诸多微加工技术快速量产,比如注塑,3d打印等,但是由于量产工艺和制备材料的限制,活性成分并不能在微针的制备过程中直接载入到针体中,所以水不溶性微针在应用时有两种给药方式:第一是空白的微针处理皮肤后,药物涂抹于处理后的皮肤上,药物通过微针处理后的孔道自由扩散进入皮肤内;第二是空白微针生产出来后,通过在针体表面涂覆上活性成分-即涂覆微针,再进行皮肤给药。这两种方式,第一种存在给药不准确的缺陷,所以基本不在药品领域使用,第二种由于药物给药剂量准确,所以广泛使用,但是涂覆存在载药量低等缺陷。

3、微针的针体小,表面积小,且涂覆微针针体内无法载药,涂覆微针存在着载药量低的限制,普通的涂覆处方、工艺和方法存在诸多缺陷,如为了提高载药量而增大涂覆次数及增大涂覆量,这会使得针体尖端变粗,针不尖锐,穿刺效果差所带来的给药剂量不准确甚至给药失败,如普通的涂覆工艺会使得涂覆载药失败,即溶液浸润到针体底座上,这会使得给药剂量不准确,又如喷雾涂覆载药或者微操控载药,这会大大增加制造时间和量产成本,极其不利于工业化生产,所以开发出低成本的适用于水不溶性微针涂覆载药并符合高剂量载药需求的涂覆处方和涂覆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微针贴片,所述微针贴片包括底座、微针及微针表面的涂覆层。

2、本专利技术的微针贴片,其微针的针体之间的间距为1-5mm,所述涂覆层由涂覆液制备而得,所述涂覆液由涂覆材料和活性成分溶于水或缓冲液中制备而得,所述涂覆材料包括涂覆基质材料、保湿剂、蛋白保护剂、抗生素,所述涂覆基质材料包括透明质酸、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250kda-1000kda,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为pvp-k30,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所述蛋白保护剂包括海藻糖、人血清白蛋白、蔗糖、精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3、本专利技术的微针贴片,相比于普通涂覆微针贴片,载活性成分更高,能够载入多种不同的活性成分,从而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

4、本专利技术的微针贴片,所述微针的针体为圆锥体或多棱锥体,针体高度为60-900μm,优选为100-700μm,更优选为200-500μm;针尖的宽度或直径为5-40μm,优选为10-30μm;针体末端的宽度或直径为50-300μm,优选为100-250μm。

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微针和底座由水不溶性材料制备而得,所述水不溶性材料包括聚合物、金属、陶瓷,所述聚合物包括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己内酯、lcp、光敏树脂,所述金属包括不锈钢、钛、镍。

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涂覆基质材料为透明质酸,所述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250-1000kda,优选为510-950kda,所述透明质酸的浓度为5-30%(w/v),优选为11-19%(w/v)。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涂覆基质材料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为pvp-k30,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25-45%(w/v)。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涂覆材料还包括保湿剂、蛋白保护剂,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所述保湿剂浓度为0.5-2.5%,优选为1-2%,所述蛋白保护剂为海藻糖、蔗糖、精氨酸、人血清白蛋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蛋白保护剂浓度为1-5%,优选为2-4%。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涂覆液的粘度为370000-1200000厘泊,优选为750000-1050000厘泊。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液包括hepes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碳酸盐缓冲液、tris缓冲液。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涂覆液是通过将涂覆材料和活性成分溶解在水或水性缓冲溶液中而得。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成分包括小分子化合物、疫苗、蛋白药物、肽类药物、核酸药物中的至少一种。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小分子化合物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普萘洛尔、佐米曲普坦、左炔诺酮、米诺地尔、非那雄胺、奥利司他,所述小分子化合物在涂覆液中的浓度为10-40%。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蛋白药物包括胰岛素,所述肽类药物包括索马鲁肽,所述蛋白药物和肽类药物在涂覆液中的浓度为4-10%。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疫苗包括治疗癌症疫苗、炭疽热疫苗、流感疫苗、莱姆症疫苗、狂犬病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水痘疫苗、天花疫苗、肝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丙型肝炎疫苗、百日咳疫苗、风疹疫苗、白喉疫苗、脑炎疫苗、日本脑炎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黄热病疫苗、脑灰质炎疫苗、疱疹疫苗、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轮状病毒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脑膜炎疫苗、百日咳疫苗、破伤风疫苗、伤寒热疫苗、霍乱疫苗、肺结核疫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苗、hsv-1疫苗、hsv-2疫苗、hiv疫苗,所述疫苗在涂覆液中的浓度为4-10%。

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疫苗还包括一种或多种佐剂。

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疫苗和蛋白药物的定量测定方式为考马斯亮蓝法,所述小分子化合物和肽类药物的定量测定方式为高效液相法,所述核酸药物的定量测定方式为吸光度法。

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疫苗和蛋白药物的活性检测手段为elisa法,所述肽类的活性检测手段为wb法,所述质粒的活性检测手段为qpcr测序。

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穿刺效果的评估是按照伊文思蓝染色法的结果进行判断的,具体的,将微针贴片按压在幼年巴拿马香猪的离体猪皮上,20s后揭下,再以4%的伊文思蓝溶液涂覆于按压处1min,以无菌水冲洗掉多余的染料,若微针穿刺成功,皮肤上就会有相应的蓝色孔洞出现;当穿刺成功的孔洞数达到针体数的95%时,则为穿刺优秀,穿刺成功的孔洞数不超过针体数的60%,则为穿刺效果差。

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适用于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涂覆过程,所述涂覆过程是,将微针针体垂直插入到涂覆液中,当针体吸附上一层涂覆液后,拔出,将针体垂直向下放置,再在针体下方给与垂直向上的风流,使涂覆液均匀保持在针体的表面并快速干燥,活性成分即载在针体表面。

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涂覆液需要先除去气泡,除气泡方式包括减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贴片包括底座、微针及微针表面的涂覆层,所述涂覆层由涂覆液制备而得,所述涂覆液由涂覆材料和活性成分溶于水或缓冲液中制备而得,所述涂覆材料包括涂覆基质材料、保湿剂、蛋白保护剂、抗生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涂覆基质材料包括高分子量的透明质酸、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所述蛋白保护剂包括海藻糖、人血清白蛋白、蔗糖、精氨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250KDa-1000KDa,所述透明质酸的浓度为5-30%(w/v),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为PVP-K30,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25-45%(w/v),所述涂覆液的粘度为370000-1200000厘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为圆锥体或多棱锥体,所述微针高度为60-900μm,所述微针的针尖宽度或直径为5-40μm,所述微针的针体末端的宽度或直径为50-300μm,所述微针的针体之间的间距为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浓度为0.5-2.5%(w/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保护剂浓度为1-5%(w/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包括小分子化合物、疫苗、蛋白药物、肽类药物、核酸药物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涂覆过程,所述涂覆过程是通过将微针针体插入到涂覆液中,浸润时间为5-30S,拔出后垂直向下放置,然后再在针体下方给与垂直向上的风流,所述风流速度为0.5m-10m/s,湿度为1-60%,风流保持时间为1-30min。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微针贴片或权利要求6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微针贴片在用于包载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包括小分子化合物、疫苗、蛋白药物、肽类药物、核酸药物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微针贴片或权利要求6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微针贴片在制备疾病治疗性或疾病预防性药物中的用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贴片包括底座、微针及微针表面的涂覆层,所述涂覆层由涂覆液制备而得,所述涂覆液由涂覆材料和活性成分溶于水或缓冲液中制备而得,所述涂覆材料包括涂覆基质材料、保湿剂、蛋白保护剂、抗生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涂覆基质材料包括高分子量的透明质酸、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所述蛋白保护剂包括海藻糖、人血清白蛋白、蔗糖、精氨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250kda-1000kda,所述透明质酸的浓度为5-30%(w/v),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为pvp-k30,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25-45%(w/v),所述涂覆液的粘度为370000-1200000厘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为圆锥体或多棱锥体,所述微针高度为60-900μm,所述微针的针尖宽度或直径为5-40μm,所述微针的针体末端的宽度或直径为50-300μm,所述微针的针体之间的间距为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逊何鹏辉杜广盛何春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