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7801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59
本申请提供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系统包括:消防排烟风机、通风管道、通风阀门、排风罩、阻燃管道、阻燃阀门、主管道、风机。当侦测到火情后,开启通风阀门和消防排烟风机,消防排烟风机抽出空气,在着火车辆上方创造出局部负压区域,形成压差,引导烟气通过管道排出的同时,依托排风罩,在着火车辆周围形成空气幕墙,隔绝周围环境中的氧气参与燃烧。同时安装于车位地下的阻燃管道开始工作,阻燃阀门打开,向着火车辆喷射阻燃气体,在着火车辆周围形成阻燃气体屏障,辅助空气幕墙隔绝氧气,并参与燃烧反应,吸收热量降低火焰温度,为周围未着火的车辆提供安全保障。本申请能有效降低火灾扩散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消防安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evs),在全球范围内正逐渐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这得益于它们对环境影响较小、运行成本较低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然而,随着这类车辆数量的增加,其安全性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已发生的电动汽车火灾有大约34%发生在静置阶段,24%发生在充电阶段,这表明停在车库内的新能源汽车有着较高的燃烧爆炸风险。

2、汽车燃烧爆炸时,会产生大量易燃易爆及有害气体,一旦发生爆炸,因为其有害气体的产生,未穿戴安全措施的人接近燃烧点有着一定的风险,而且普通的灭火措施,如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剂并不能完全阻止新能源汽车的燃烧,即使初步控制火情,火灾也会出现复燃现象。而且汽车火灾温度较高,传统燃油车库装有的排烟防火阀在280℃时,将会自动关闭,新能源汽车火灾的烟气温度极易超过280℃。因此,随着高温烟气的聚集,火灾非常容易扩散并点燃周围车辆,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而目前针对车库内新能源汽车的燃烧问题,除了等待消防人员的抵达,并没有一个有效的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可用于解决封闭、半封闭空间内,新能源汽车停放时燃烧爆炸并扩散至周边车辆的问题。通过结合安装与地下的阻燃管道,喷射出阻燃气体,参与燃烧反应降低温度和火灾的燃烧程度,保证排烟系统能够持续运行,能够及时排出易燃易爆和有害气体,有效的控制火灾的蔓延并达到灭火的目的。

2、本申请提供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系统包括消防排烟风机、通风管道、排风罩、通风阀门、阻燃管道、阻燃阀门、主管道和风机,以及地下车库自带的火灾传感器;所述系统设置于封闭或半封闭的停车场中;

3、所述通风管道安装于车位的上方空间处;

4、所述通风阀门安装在通风管道下方,处于排风罩正上方,采用连接件与通风管道连接;

5、所述排风罩悬于每一停车位的正上方,位于通风阀门下方,与通风阀门连接;

6、所述阻燃管道沿着停车线铺设,埋于地下,垂直地面布置,出气口低于地面;

7、所述阻燃阀门安装在阻燃管道与主管道之间的管道上,采用连接件连接;

8、所述主管道安装在车头或车尾处;主管道与阻燃管道相连接;

9、所述风机安装在主管道的一端。

10、进一步地,所述通风阀门正常状态下处于开启状态,当发生火灾时,仅有着火车辆上方的目标通风阀门仍然开启,其余车辆上方的通风阀门关闭,确保排出的气流有足够的流速形成负压区域。

11、进一步地,所述排风罩离地高度最小为2.2m,排风罩大小不宜过大,使形成的空气幕强刚好包围着火车辆即可;

12、所述排风罩罩口的形状包括圆形、矩形中的任意一种。

13、进一步地,所述阻燃管道环绕整个车位一圈,并朝向地面开有小孔用于向着火车辆喷射阻燃气体。

14、进一步地,阻燃管道另一种安装形式为阻燃管道正对停车位正中心,即新能源汽车车底锂电池包位置。

15、进一步地,所述阻燃阀门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当发生灾变时,对应着火车辆下方的阻燃阀门开启,主管道内的阻燃气体向着火车辆喷射;

16、进一步地,所述主管道内装有阻燃气体或者水、细水雾等阻燃液体,与其他所有阻燃管道连接,通过阻燃阀门进行控制;

17、当主管道内为阻燃液体时,则风机更换为水泵。

18、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安装于主管道末端,当系统开启喷射阻燃气体时,为其提供动力,确保阻燃气体在灾变的第一时间能够布满着火车辆周围。

19、进一步地,所述阻燃管道安装于地下,阻燃阀门与主管道安装于地面下或者安装与地面上。

20、进一步地,当发生火灾时,消防排烟风机快速排出空气,利用高速流动的空气,与周围环境产生压差,使得停车位正上方区域的压力小于周围环境,在着火车辆上方创造出局部负压区域;

21、气流引导烟气通过通风管道向外排出,并借助排风罩的形状在着火车辆车身周围形成空气幕墙,隔绝环境中的氧气参与燃烧并限制火焰和有害气体扩散;

22、同时,阻燃管道向着火车辆周围由下自上喷出阻燃气体或者阻燃液体,辅助形成空气幕墙,参与燃烧反应以吸收燃烧的热量来降低火焰的温度,从而为周围未着火的车辆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

2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利用压差原理,创造出局部负压区域,形成的空气幕强隔绝环境中的氧气参与燃烧,能够降低火势,并利用气流将火焰限制在着火车辆上,降低其蔓延至周围车辆的可能性。

25、2、安装与地下的阻燃管道能够将灭火介质更轻易的送至火源锂电池包处,从源头的降低火势,有效的解决地下车库自动喷淋装置难以接触到火源的问题,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灭火的可能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消防排烟风机(1)、通风管道(2)、排风罩(3)、通风阀门(4)、阻燃管道(6)、阻燃阀门(7)、主管道(8)和风机(9),以及地下车库自带的火灾传感器;所述系统设置于封闭或半封闭的停车场中;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阀门(4)正常状态下处于开启状态,当发生火灾时,仅有着火车辆上方的目标通风阀门仍然开启,其余车辆上方的通风阀门(4)关闭。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罩(3)离地高度最小为2.2m;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管道(6)环绕整个车位一圈,并朝向地面开有小孔用于向着火车辆喷射阻燃气体。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其特征在于,阻燃管道(6)另一种安装形式为阻燃管道(6)正对停车位正中心,即新能源汽车车底锂电池包位置。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阀门(7)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当发生灾变时,对应着火车辆下方的阻燃阀门开启,主管道内的阻燃气体向着火车辆喷射。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8)内装有阻燃气体或者阻燃液体,与其他所有阻燃管道(6)连接,通过阻燃阀门(7)进行控制;

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9)安装于主管道(8)末端,当系统开启喷射阻燃气体时,为其提供动力,确保阻燃气体在灾变的第一时间能够布满着火车辆周围。

9.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管道(6)安装于地下,阻燃阀门(7)与主管道(8)安装于地面下或者安装与地面上。

10.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发生火灾时,消防排烟风机快速排出空气,利用流动的空气,与周围环境产生压差,使得停车位正上方区域的压力小于周围环境,在着火车辆上方创造出局部负压区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消防排烟风机(1)、通风管道(2)、排风罩(3)、通风阀门(4)、阻燃管道(6)、阻燃阀门(7)、主管道(8)和风机(9),以及地下车库自带的火灾传感器;所述系统设置于封闭或半封闭的停车场中;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阀门(4)正常状态下处于开启状态,当发生火灾时,仅有着火车辆上方的目标通风阀门仍然开启,其余车辆上方的通风阀门(4)关闭。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罩(3)离地高度最小为2.2m;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管道(6)环绕整个车位一圈,并朝向地面开有小孔用于向着火车辆喷射阻燃气体。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的新能源汽车防火灾扩散系统,其特征在于,阻燃管道(6)另一种安装形式为阻燃管道(6)正对停车位正中心,即新能源汽车车底锂电池包位置。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文杰张洋张勇哲姚隆宇赵睿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