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监测装置及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监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监测装置及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监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7804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56
本申请涉及一种监测装置及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监测方法。一种监测装置,用于监测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工作状态,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支撑件;音源采集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件,所述音源采集机构用于实时采集所述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音频信号;及,数据处理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并与所述音源采集机构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组件用于接收所述音频信号且形成声纹模型,并将形成的声纹模型与预存的标准声纹模型进行对比,以获得所述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工作状态。本申请提供的监测装置能够实现对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有效降低因非接闪式防雷设备失效而引发的雷电风险,确保建筑、通信、电力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设备监测,特别是涉及监测装置及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1、雷电的能量巨大且难以预测,一旦发生直击雷或感应雷,可能对建筑物造成物理损坏,对电子设备造成永久性损伤,甚至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安全事故。

2、非接闪式防雷技术较传统防雷技术具有较大的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的防雷体系中。由于非接闪式防雷技术以及防雷领域的特殊性,非接闪式工作状态的监控一直是该领域的一个难题。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为了避免引入干扰,不能采用串联直接测量的方式测量他的工作电流;其次由于其工作电流只有十几毫安,并且直接与接地系统连接,所以通过电磁感应方式测量也比较困难或成本很高;再有就是在其工作过程中,在其保护范围内电场会发生较严重畸变,因此也不宜采用通过测量其周边电场强度变化的方式进行间接检测。

3、如果非接闪式防雷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处于异常状态时,非接闪式防雷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无法保证防雷效果,这将导致建筑物、通信、电力等重要基础设施面临巨大的雷电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监测装置及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监测方法,用于实时监测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工作状态,降低因非接闪式防雷设备失效而引发的雷电风险。

2、一种监测装置,用于监测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工作状态,所述监测装置包括:

3、支撑件;

4、音源采集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件,所述音源采集机构用于实时采集所述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音频信号;及,

5、数据处理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并与所述音源采集机构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组件用于接收所述音频信号且形成声纹模型,并将形成的声纹模型与预存的标准声纹模型进行对比,以获得所述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工作状态。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源采集机构包括壳体以及麦克风,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支撑件,并开设有音孔;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音孔连通的内腔,所述麦克风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源采集机构包括多个麦克风,多个所述麦克风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并呈阵列设置;所述壳体相应开设有多个所述音孔,多个所述音孔与多个所述麦克风一一对应地相对设置。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孔处设置有多个栅条,多个所述栅条沿所述音孔的径向依次间隔设置。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源采集机构还包括预处理组件,所述预处理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并分别与所述麦克风和所述数据处理组件电连接;所述预处理组件用于接收所述麦克风输出的音频信号,并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或信号放大。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的反射件,所述反射件的反射面朝向所述音源采集机构,所述反射件用于将音频信号反射至所述音源采集机构。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多个反射件,多个所述反射件在所述支撑件的周向上依次间隔设置;在沿所述支撑件的轴向由所述支撑件指向所述音源采集机构的方向上,所述反射件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支撑件的外部,并与所述支撑件滑动连接;所述反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件背离所述支撑件的一侧。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供电机构,所述供电机构包括电池组件、充电组件以及电源管理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充电组件以及电源管理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件;所述电池组件分别与所述音源采集机构和所述数据处理组件电连接,所述充电组件与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组件分别与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充电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组件用于监控所述电池组件的电量。

14、一种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将监测装置间隔设置于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一侧;

16、通过音源采集机构实时采集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音频信号;

17、通过数据处理组件接收音频信号,并基于音频信号形成声纹模型;

18、通过数据处理组件将形成的声纹模型与预存的标准声纹模型进行对比,获得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工作状态。

19、上述监测装置,通过音源采集机构实时采集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音频信号,并通过数据处理组件接收音频信号,基于音频信号形成声纹模型,并将形成的声纹模型与预存的标准声纹模型进行对比,以获得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对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能够有效降低因非接闪式防雷设备失效而引发的雷电风险,确保建筑、通信、电力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本申请提供的监测装置具有可靠性高、监测效率高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监测装置,用于监测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工作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源采集机构包括壳体以及麦克风,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支撑件,并开设有音孔;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音孔连通的内腔,所述麦克风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源采集机构包括多个麦克风,多个所述麦克风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并呈阵列设置;所述壳体相应开设有多个所述音孔,多个所述音孔与多个所述麦克风一一对应地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孔处设置有多个栅条,多个所述栅条沿所述音孔的径向依次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源采集机构还包括预处理组件,所述预处理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并分别与所述麦克风和所述数据处理组件电连接;所述预处理组件用于接收所述麦克风输出的音频信号,并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或信号放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的反射件,所述反射件的反射面朝向所述音源采集机构,所述反射件用于将音频信号反射至所述音源采集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多个反射件,多个所述反射件在所述支撑件的周向上依次间隔设置;在沿所述支撑件的轴向由所述支撑件指向所述音源采集机构的方向上,所述反射件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支撑件的外部,并与所述支撑件滑动连接;所述反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件背离所述支撑件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供电机构,所述供电机构包括电池组件、充电组件以及电源管理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充电组件以及电源管理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件;所述电池组件分别与所述音源采集机构和所述数据处理组件电连接,所述充电组件与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组件分别与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充电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组件用于监控所述电池组件的电量。

10.一种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测装置,用于监测非接闪式防雷设备的工作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源采集机构包括壳体以及麦克风,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支撑件,并开设有音孔;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音孔连通的内腔,所述麦克风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源采集机构包括多个麦克风,多个所述麦克风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并呈阵列设置;所述壳体相应开设有多个所述音孔,多个所述音孔与多个所述麦克风一一对应地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孔处设置有多个栅条,多个所述栅条沿所述音孔的径向依次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源采集机构还包括预处理组件,所述预处理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并分别与所述麦克风和所述数据处理组件电连接;所述预处理组件用于接收所述麦克风输出的音频信号,并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和/或信号放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的反射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珠奋郑武略钟万才陈睿石习双侯俊王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