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流场板、发电单元测试装置以及电堆电池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流场板、发电单元测试装置以及电堆电池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7793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场板、发电单元测试装置以及电堆电池测试装置,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流场板中的进口和出口在进行管路连接时不方便,相关管路的安装和拆卸不够方便的问题。该流场板包括板本体。板本体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周壁。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间隔设置。周壁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围绕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周边一周设置。其中,第一表面形成有流道。周壁开设有进口以及出口。进口和出口均与流道连通。该流场板能够方便的与管路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流场板、发电单元测试装置以及电堆电池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日常家庭的主要代步工具。其中,电动汽车凭借其无污染、成本低、外形美观以及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主流选择。在电动汽车中,电池是进行动力驱动的来源,通过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来实现车辆的驱动。其中,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电池,一般包括膜电极以及分别位于膜电极两侧的阴极板和阳极板。阴极板和阳极板上形成有流道,燃料电池的燃料、氧化剂、冷却剂以及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产物可以在流道内进行分配和传输。

2、上述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与阴极板和阳极板上的流道存在着密切相关的联系,通过对流道进行设计可以提升燃料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为了设计出良好的流道,一般会设计相应的测试装置进行流道设计,通过验证模拟装置中流道的效果验证来判断流道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例如,cn218769635u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可视化测试装置,包括带有凸台结构的透明端板及带有镂空流道结构的金属流场板,透明端板的凸台结构与金属流场板的镂空流道结构组合后形成可视化燃料电池端板及流场结构;透明端板表面加工有凸台结构,凸台结构的引入可以有效阻隔不同流道之间水的互窜流动,可以真实准确的反映出燃料电池的水分布情况。cn110518270b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单电池测试夹具,包括冲压金属板,冲压金属板包括过桥区、s形流道区和密封垫区,过桥区为两个,分别设置在s形流道区的两端,且两个过桥区通过s形流道区连通,密封垫区位于过桥区和s形流道区的周侧,过桥区和s形流道区周侧设置有金属凸出部,金属凸出部将过桥区和s形流道区与密封垫区隔开。根据本申请的燃料电池单电池测试夹具,能够对金属板电堆进行有效测试。

3、但是,上述测试装置的流场板中的进口和出口在进行管路连接时不方便,相关管路的安装和拆卸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流场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流场板中的进口和出口在进行管路连接时不方便,相关管路的安装和拆卸不够方便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发电单元测试装置;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电堆电池测试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场板,用于模拟燃料电池的极板。该流场板包括板本体。板本体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周壁。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间隔设置。周壁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围绕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周边一周设置。其中,第一表面形成有流道。周壁开设有进口以及出口。进口和出口均与流道连通。

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流场板,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第一表面的流道可以与膜电极一侧的表面进行抵靠,反应所需要的还原剂(燃料气体)、氧化剂、冷却剂以及反应生成的水等物质可以通过第一表面的流道进行流入或流出。同时,由于板本体的周壁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连接管路可以直接从板本体的周侧与进口和出口进行连接,连接更加方便,不会受到其它部件的影响。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周壁包括两个第一周壁和两个第二周壁。两个第一周壁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二周壁位于两个第一周壁之间,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周壁连接。两个第二周壁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流道的两端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一个第一周壁开设有进口,另一个第一周壁开设有出口。

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由于流道的两端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进口可以与流道的一端连通,出口可以与流道的另一端连通。这样,反应所需要的气体、氧化剂、冷却剂等物质可以更好的流经流道的各个位置,进而可以更加均匀的经过流道进入到膜电极内,进行良好的化学反应。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进口和出口沿第二方向错开设置。

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从进口进入的反应需要的气体、氧化剂、冷却剂以及反应生成的水等物质可以在重力作用下顺利的从出口流出,保证输送效果。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流道的数量为多条。多条流道沿第二方向排布。第一表面形成有第一分配凹槽和第二分配凹槽。进口与第一分配凹槽连通,出口与第二分配凹槽连通。沿第一方向,第一分配凹槽和第二分配凹槽分别位于多条流道的两侧。多条流道的一端与第一分配凹槽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分配凹槽连通。

1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反应所需要的气体、氧化剂、冷却剂以及反应生成的水等物质可以通过第一分配凹槽进入到不同的流道,并汇聚到第二分配凹槽中,从出口流出。同时,采用第一分配凹槽和第二分配凹槽直接与多个流道连通的方式,可以使得分配更加均匀,使得各个流道内流动的物质更加均匀,避免出现多个流道分别分配时出现的分配不均的问题。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垂直于第二表面的方向,第一分配凹槽的槽底和第二分配凹槽的槽底均位于流道的底部靠近第二表面的一侧。

12、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在进行反应的过程中,反应过程中的液体可以更好的流入到第一分配凹槽或者第二分配凹槽内,进而避免反应生成的水聚集在流道的内部。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板本体的内部形成有进口通道以及出口通道。进口通道的一端与进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分配凹槽的槽底连通。出口通道的一端与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分配凹槽的槽底连通。

1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从进口内进入的反应所需要的气体可以通过进口通道流入到第一分配凹槽内。类似的,第二分配凹槽内的物质可以通过出口通道流至出口处。由于进口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一分配凹槽的槽底连通,出口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二分配凹槽的槽底连通。这样,当反应过程中的液体流入第一分配凹槽或者第二分配凹槽的时候,可以更好的经过进口通道流至进口,或者更好的经过出口通道流至出口,避免第一分配凹槽和第二分配凹槽内的液体堆积。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二周壁上开设有多个测温孔,多个测温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1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设置测温孔,可以对板本体的温度进行检测,以便更好的获得测试数据。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开设有多个定位孔。

1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在安装流道板时,可以先通过流道板上的多个定位孔进行位置的定位,再进行流道板的安装,无需人工保持流道板的位置,安装更加方便。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流道的数量大于等于3条,且小于等于45条。

2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其流道的数量较少,可以减小流道板的尺寸,进而方便流道板的制作。同时,流道的数量较少时,可以保证不同流道内的流动的气体分布均匀。

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形成有密封槽。密封槽位于流道的外围,围绕流道的外围一周设置。

22、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密封槽可以避让膜电极的边框,更好的与膜电极进行配合。

23、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场板,用于模拟燃料电池的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场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沿所述第二方向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数量为多条;多条所述流道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有第一分配凹槽和第二分配凹槽;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分配凹槽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二分配凹槽连通;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分配凹槽和所述第二分配凹槽分别位于多条所述流道的两侧;多条所述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配凹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配凹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分配凹槽的槽底以及所述第二分配凹槽的槽底均位于所述流道的底部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本体的内部形成有进口通道及出口通道;所述进口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分配凹槽的槽底连通;所述出口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配凹槽的槽底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周壁上开设有多个测温孔,多个所述测温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还开设有多个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条数为大于等于3条,且小于等于45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还形成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位于所述流道的外围,围绕所述流道的外围一周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子表面和第二子表面;所述第一子表面形成有所述流道以及所述密封槽;所述第二子表面围绕所述第一子表面的外围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子表面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具有分隔槽;所述流场板包括绝缘材料;所述分隔槽内填充有所述绝缘材料;所述分隔槽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分隔区域;所述流道设置于多个所述分隔区域。

13.一种发电单元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流场板以及膜电极;所述膜电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流场板,且所述流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靠近所述膜电极。

14.一种电堆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电单元测试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场板,用于模拟燃料电池的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场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沿所述第二方向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数量为多条;多条所述流道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有第一分配凹槽和第二分配凹槽;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分配凹槽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二分配凹槽连通;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分配凹槽和所述第二分配凹槽分别位于多条所述流道的两侧;多条所述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配凹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配凹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分配凹槽的槽底以及所述第二分配凹槽的槽底均位于所述流道的底部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本体的内部形成有进口通道及出口通道;所述进口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分配凹槽的槽底连通;所述出口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配凹槽的槽底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周壁上开设有多个测温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陈骁张建权樊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