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管线设计,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建筑内的机电管线越来越多。如何合理设计机电各类管线的走向和位置,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线占用的建筑高度,从而抬高建筑各区域的吊顶高度,以及方便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是一直以来机电专业设计人员感到困扰的问题。
2、目前利用bim技术进行管线综合优化设计时,设计习惯是各专业的图纸各自分开设计,缺乏统一规划,各专业在空间安排上缺乏合理分配,经常出现管线冲突、交叉或走向不合理的现象,甚至影响施工、导致质量返工、工期延误、材料浪费等。
3、因此,开发一种适用于整体优化布局的管线综合优化设计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由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利用bim技术来实现建筑内各类机电管线走向和位置的优化设计,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线安装占用的建筑使用高度,同时避免管线间的相互干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s1、利用bim软件建立建筑结构和机电专业的组合模型;
4、步骤s2、向bim模型输入管线综合排布的一般原则;
5、步骤s3、依据管线从介质源至用户点的原则,在每个系统的路径上核对好入户点,明确各专业系统管线之间的交叉区域的初步方案;
6、
7、步骤s5、分区域合并所述步骤s4中的各分组,并进行各组的长度和高度的优化调整;
8、步骤s6、管线分层,将各类管线标高差在阈值范围以内的管线,按最低标高调整到同一标高,进行综合支吊架及抗震支吊架布置,得到最终的管线综合优化设计图纸。
9、所述管线综合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指定管线排布的一般原则,然后明确专业系统管线之间的交叉区域的初步方案,再进行分组优化后,进行分区域合并分组优化,最终进行管线分层,统一标高差在阈值范围内的管理标高,获得管线综合优化设计方案。该设计步骤组合不仅实现各分组的设计满足公共原则,而且通过分区域合并优化分组设计避免各分组管线之间的碰撞干扰,同时通过最后的管线分层设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管线安装占用的建筑使用高度。整个设计步骤安排合理,可以实现标准化的快速准确设计,满足绝大多数管线综合优化设计的要求。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首先利用bim软件建立建筑的建筑专业和结构专业的模型,然后利用bim软件建立机电专业的模型;再将创建的各专业机电模型合为一个整体,链接入建筑结构模型,得到建筑结构和机电专业的组合模型。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管线综合排布的一般原则包括小管让大管,分支管让主干管,有压管让无压管,一般管道让风管,热水管道在上冷水管道在下,给水管道在上排水管道在下,空调冷凝水管道、排水管优先排布,以及电气桥架、水管外壁(含保温层)距离墙壁的距离不小于100mm,直管段风管距墙距离不小于150mm,规定横向相同专业间距和不同专业间距,公称直径大于500mm 的管线间距至少300mm,弱电桥架与消防电气桥架、电气桥架的水平间距至少300mm,母线槽及电缆桥架与一般管道平行净距不小于400mm,垂直净距不小于300mm。
12、进一步地,所述横向相同专业间距100mm,不同专业间距200mm。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线综合排布的一般原则为管线的初步设计给出了一个较大范围的限定,使得下一步分组设计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中,将所有机电管线按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电气专业分成三组,分别为g组、n组和d组。
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根据g组的长度ga和高度gb,n组的长度na和高度nb,d组的长度da和高度db,将g组、n组和d组合并在一起;管线交叉区域的宽度为l,竖向高度为h;
16、当ga+na+da+600≤l时,管线最低竖向安装高度为max{gb,nb,db};
17、当ga+na+da+600>l时,计算g组、n组和d组每组的面积,分别为gs、ns和ds,并求和各组的总面积s=gs+ns+ds,则管线区域理想的最低安装高度h=s/l;
18、以l×h的区域为基准,并满足管线离梁下50mm,离墙边100mm及g组、n组和d组各组间间距200mm的原则,调整各组的长度和高度,优化该区域的管线布置。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标准化地进行分区域合并分组,并进行各组的长度和高度的优化调整,便于方案的协作实施。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6中,阈值范围为300mm。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22、(1)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法可以根据建筑各区域的大小和净高,快速准确地优化排布各类机电管线。
23、(2)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法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机电管线占用的建筑空间,同时避免管线间的相互干扰。
24、(3)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法利用bim技术建模的优势,三维直观的展示建筑各区域的机电管线排布;所有机电管线和综合吊支架均能快速准确地形成二维施工图提供给施工单位,指导施工和安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首先利用BIM软件建立建筑的建筑专业和结构专业的模型,然后利用BIM软件建立机电专业的模型;再将创建的各专业机电模型合为一个整体,链接入建筑结构模型,得到建筑结构和机电专业的组合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管线综合排布的一般原则包括小管让大管,分支管让主干管,有压管让无压管,一般管道让风管,热水管道在上冷水管道在下,给水管道在上排水管道在下,空调冷凝水管道、排水管优先排布,以及电气桥架、水管外壁(含保温层)距离墙壁的距离不小于100mm,直管段风管距墙距离不小于150mm,规定横向相同专业间距和不同专业间距,公称直径大于500mm 的管线间距至少300mm,弱电桥架与消防电气桥架、电气桥架的水平间距至少300mm,母线槽及电缆桥架与一般管道平行净距不小于400mm,垂直净距不小于300mm。
4.根据权利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将所有机电管线按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电气专业分成三组,分别为G组、N组和D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根据G组的长度Ga和高度Gb,N组的长度Na和高度Nb,D组的长度Da和高度Db,将G组、N组和D组合并在一起;管线交叉区域的宽度为L,竖向高度为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阈值范围为30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首先利用bim软件建立建筑的建筑专业和结构专业的模型,然后利用bim软件建立机电专业的模型;再将创建的各专业机电模型合为一个整体,链接入建筑结构模型,得到建筑结构和机电专业的组合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管线综合排布的一般原则包括小管让大管,分支管让主干管,有压管让无压管,一般管道让风管,热水管道在上冷水管道在下,给水管道在上排水管道在下,空调冷凝水管道、排水管优先排布,以及电气桥架、水管外壁(含保温层)距离墙壁的距离不小于100mm,直管段风管距墙距离不小于150mm,规定横向相同专业间距和不同专业间距,公称直径大于500mm 的管线间距至少300mm,弱电桥架与消防电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银宝,陈伟,耿梅,韩立辰,丁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