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椅,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列车集成化功能设计的后包围及其座椅。
技术介绍
1、随着高速轨道车辆的迅速发展,对车厢内装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提高车厢的档次,满足高端乘客的个性化需求。
2、目前,高速列车上的座椅包括椅背、坐垫和扶手,在椅背的后侧一般只有小桌板以便于后方的乘客放置物品等,且目前的椅背后侧设计功能较为单一,较难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因此,亟需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列车集成化功能设计的后包围及其座椅。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高速列车集成化功能设计的后包围。
4、一种高速列车集成化功能设计的后包围,包括后包围本体,所述后包围本体后侧设有小桌板,所述小桌板与后包围本体转动连接,所述后包围本体后侧设有置物兜,所述置物兜位于小桌板的下方,所述后包围本体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位于置物兜的旁侧。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后包围本体设置小桌板、置物兜、置物槽结构,通过这些不同功能的结构集成在后包围本体的后侧,达到合理利用后包围的目的,使得后包围后侧的功能多样化,以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6、进一步地,当所述小桌板处于初始状态下,小桌板与后包围本体处于同一平面。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小桌板与后包围本体处于同一平面,因此小桌板在初始状态下(不使用时收纳的状态)基本是不会额外占用
8、进一步地,所述小桌板的活动端设有豁口。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当乘客需要使用小桌板时,豁口的设置能够提高乘客将小桌板转动的便捷性,为乘客转动小桌板提供支撑。
10、进一步地,所述小桌板的拐角处均为倒角或圆角设置。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倒角或圆角设置能够降低乘客在使用小桌板时拐角位置对乘客造成伤害的可能。
12、进一步地,所述后包围本体的后侧开设有脚仓,所述脚仓位于坐垫的正下方,所述脚仓边缘拐角处呈弧形设计。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一方面,乘客在座椅上时,能够将脚伸进脚仓,缓解长时间乘坐列车时腿部的不适感,另一方面,当乘客将脚伸至脚仓内时,如果乘客在脚仓内抖腿,脚仓设置在后包围本体上,因此能够减少振动向座垫的传递,减少对前方乘客的影响;而脚仓边缘拐角处呈弧形设计,能够降低乘客的腿部在活动时对腿部造成损伤的可能,提高安全性。
14、进一步地,所述脚仓的前端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用于将脚仓前端密封。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密封板的设置能够防止乘客脚(腿)伸的过长影响前方的乘客。
16、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板的上端向后包围本体的前方延伸使得所述密封板呈倾斜状。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当脚伸进脚仓时,由于密封板的倾斜设置,使得乘客的脚掌与密封板贴合,提高舒适感。
18、进一步地,所述小桌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后包围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板体的转动角度为0°-180°,所述小桌板上设有凸块,且所述小桌板上设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放置槽。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小桌板设置为可以折叠的结构,能够为乘客提供选择的空间,乘客根据物品的多少或者实际使用需要能够便捷地选择将小桌板打开或者折叠,小桌板的折叠设计更加人性化;若乘客需要将杯子或者饮料瓶等需要放置在小桌板上时,放置槽的设置能够为杯子的放置提供空间,凸块的设置充当支架,能够方便乘客放置手机或者其他电子产品。
20、进一步的,所述脚仓的水平部设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的一端与脚仓的水平部转动连接,所述脚仓的水平部设有用于支撑脚踏板的支撑件;所述脚仓的水平部连接有安装架,所述脚踏板的一端设有安装耳板,所述安装耳板与安装架转动连接。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脚踏板在初始状态下为倾斜状,乘客能够直接将脚放置在脚踏板上,通过脚踏板对脚进行支撑,而支撑件的设置能够驱动脚踏板转动,即改变脚踏板的倾斜程度,以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提高舒适性和体验感。
2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为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输出端与脚踏板的端部铰接,所述气弹簧的底座与水平部铰接,当气弹簧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脚踏板呈倾斜状态。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当脚踏板在初始状态下,通过气弹簧将脚踏板支撑,使得脚踏板处于倾斜状态,当乘客需要驱动脚踏板转动时,乘客向下踩脚踏板,给脚踏板向下转动的驱动力,则能够驱动脚踏板转动,提高驱动脚踏板转动的便捷性。
2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
25、一种座椅,包括座椅本体,还包括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集成化功能设计的后包围,所述后包围包括后包围本体,所述后包围本体安装于车厢上,所述后包围本体与座椅本体适配,且所述后包围本体用于将座椅本体后侧和两侧包围。
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后包围本体的底面连接在车厢内,后包围本体将座椅本体的两侧包围,能够起到保护乘客隐私的目的。
27、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本体包括椅背和坐垫,当所述椅背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椅背与后包围本体的竖直部之间存在间距。
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后包围本体为硬性设置,且椅背与后包围本体的竖直部之间存在间距,所以当后方的乘客想要起身借力时,乘客拉动后包围本体,不会出现座椅晃动的情况,因此不会影响到前方的乘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列车集成化功能设计的后包围,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包围本体(1),所述后包围本体(1)后侧设有小桌板(3),所述小桌板(3)与后包围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后包围本体(1)后侧设有置物兜(5),所述置物兜(5)位于小桌板(3)的下方,所述后包围本体(1)设有置物槽(6),所述置物槽(6)位于置物兜(5)的旁侧;当所述小桌板(3)处于初始状态下,小桌板(3)与后包围本体(1)处于同一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集成化功能设计的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桌板(3)的活动端设有豁口(4),所述小桌板(3)的拐角处均为倒角或圆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集成化功能设计的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桌板(3)包括第一板体(12)和第二板体(13),所述第一板体(12)与后包围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板体(13)与第一板体(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板体(13)的转动角度为0°-180°,所述小桌板(3)上设有凸块(14),且所述小桌板(3)上设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放置槽(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集成化功能设计的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脚仓(2)的前端设有密封板(10),所述密封板(10)用于将脚仓(2)前端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集成化功能设计的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10)的上端向后包围本体(1)的前方延伸使得所述密封板(10)呈倾斜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集成化功能设计的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脚仓(2)的水平部设有脚踏板(16),所述脚踏板(16)的一端与脚仓(2)的水平部转动连接,所述脚仓(2)的水平部设有用于支撑脚踏板(16)的支撑件;所述脚仓(2)的水平部连接有安装架(19),所述脚踏板(16)的一端设有安装耳板(17),所述安装耳板(17)与安装架(19)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集成化功能设计的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气弹簧(18),所述气弹簧(18)的输出端与脚踏板(16)的端部铰接,所述气弹簧(18)的底座与水平部铰接,当气弹簧(18)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脚踏板(16)呈倾斜状态。
9.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7),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集成化功能设计的后包围,所述后包围包括后包围本体(1),所述后包围本体(1)安装于车厢上,所述后包围本体(1)与座椅本体(7)适配,且所述后包围本体(1)用于将座椅本体(7)后侧和两侧包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7)包括椅背(8)和坐垫(9),当所述椅背(8)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椅背(8)与后包围本体(1)的竖直部之间存在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列车集成化功能设计的后包围,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包围本体(1),所述后包围本体(1)后侧设有小桌板(3),所述小桌板(3)与后包围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后包围本体(1)后侧设有置物兜(5),所述置物兜(5)位于小桌板(3)的下方,所述后包围本体(1)设有置物槽(6),所述置物槽(6)位于置物兜(5)的旁侧;当所述小桌板(3)处于初始状态下,小桌板(3)与后包围本体(1)处于同一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集成化功能设计的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桌板(3)的活动端设有豁口(4),所述小桌板(3)的拐角处均为倒角或圆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集成化功能设计的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桌板(3)包括第一板体(12)和第二板体(13),所述第一板体(12)与后包围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板体(13)与第一板体(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板体(13)的转动角度为0°-180°,所述小桌板(3)上设有凸块(14),且所述小桌板(3)上设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放置槽(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集成化功能设计的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包围本体(1)的后侧开设有位于坐垫(9)正下方的脚仓(2),所述脚仓(2)边缘拐角处呈弧形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集成化功能设计的后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脚仓(2)的前端设有密封板(10),所述密封板(10)用于将脚仓(2)前端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宁,佟欣,李鑫,李承龙,窦昆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