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77546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材料制备领域,通过将负载PUE的MPDA NPs掺入OSA/CMCs基水凝胶中,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的自愈性的可注射水凝胶,表现出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MPDA@PUE NPs的掺入使其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以及对PUE的控释缓释作用,完美结合了低温PTT的抗菌效应,和PUE的抗氧化,调节免疫反应,促进血管生成能力。该水凝胶已经在相关表征中表现出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在后续实验中被证明在抗菌,调节免疫反应,促进血管生成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材料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1、伤口感染是一个严峻的临床挑战,常伴随着持续的炎症反应和细菌耐药性增加的威胁,已经研究出了多种具有良好抗菌性能的材料用于感染伤口的治疗。水凝胶作为新兴的伤口敷料之一,因其自身的物理性质与细胞外基质结构较为相似,能够很好的模拟机体受损组织的生物微环境,而具有高度的仿生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由于水凝胶具有含水量及孔隙率高的特点,这一优点使其为创面提供保护屏障的同时保证了创口部位代谢废物的顺利交换,能够很好的促进缺损部位的快速修复,因而在伤口敷料、骨组织工程、生物制药以及临床治疗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目前大多数的伤口敷料材料虽然具备了较为理想的生物相容性,但多数存在不能完美的填充不规则伤口,无法长期维持,抗感染能力不理想易产生耐药性且功能比较单一等不足,如何在确保生物相容性的情况下,改善其可塑性,黏附性,耐受性的同时增强其对细菌的杀灭能力以及对免疫微环境的调节能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3、目前大多数抗菌敷料是通过更有效的抗菌药物增强其抗菌能力,例如各种更高效的抗生素、银、铜等金属离子以及各种纳米粒子等等,却忽略了这些抗菌试剂带来的副作用如药物的毒性,产生的大量活性氧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解决现有水凝胶敷料功能较为单一、物理性能欠佳和无法较好的匹配不规则伤口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形态可控性、黏附性、抵抗性,且能清除感染,调节免疫反应,促进血管生成的多功能水凝胶。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

4、步骤1:分别取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至于烧杯中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然后依次加入普朗尼克f127和均三甲苯,然后超声震荡形成白色乳液,然后再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搅拌后加入盐酸多巴胺,调整ph至8.5,室温下避光搅拌24小时;

5、步骤2:收集液体,离心并弃上清,收集管底介孔聚多巴胺纳米粒子,依次用水、无水乙醇与丙酮的混合物分别洗涤3次,冻干后称重计算产率;

6、步骤3:将葛根素粉末和介孔聚多巴胺纳米粒子溶于无水乙醇,将混合溶液避光搅拌4小时,然后收集液体,离心收集介孔聚多巴胺@葛根素,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

7、步骤4:将海藻酸钠溶解于去离子水,然后加入高碘酸钠,室温下避光搅拌6小时,然后加入乙二醇以终止反应,最终的粗聚物于去离子水中透析3天,得到氧化海藻酸钠,冻干备用;

8、步骤5:将羧甲基壳聚糖和氧化海藻酸钠分别溶于磷酸盐缓冲盐水中,

9、将介孔聚多巴胺纳米粒子或介孔聚多巴胺@葛根素纳米粒子分散于氧化海藻酸钠中混合均匀,氧化海藻酸钠溶液与羧甲基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静置2-5分钟得到复合水凝胶。

10、优选的是,所述复合水凝胶包括:羧甲基壳聚糖/氧化海藻酸钠水凝胶、介孔聚多巴胺/羧甲基壳聚糖/氧化海藻酸钠水凝胶和介孔聚多巴胺@葛根素/羧甲基壳聚糖/氧化海藻酸钠水凝胶。

11、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去离子水为65ml,无水乙醇为60ml,普朗尼克f127为360mg,均三甲苯为415μl,超声震荡为30min,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为90mg,搅拌10min后加入60mg盐酸多巴胺。

12、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中:以12000rpm进行离心,离心时间为15min。

13、优选的是,所述步骤3中:葛根素粉末和介孔聚多巴胺纳米粒子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2:1,以12000rpm进行离心收集介孔聚多巴胺@葛根素。

14、优选的是,所述步骤4中:将1g海藻酸钠溶解于100ml去离子水,然后加入1.08g高碘酸钠,室温下避光搅拌6小时,然后加入1.5ml乙二醇以终止反应。

15、优选的是,所述步骤5中:将浓度为2-5%羧甲基壳聚糖和浓度为10-20%氧化海藻酸钠分别溶于磷酸盐缓冲盐水中,氧化海藻酸钠溶液与羧甲基壳聚糖溶液浓度比为2:3混合均匀。

16、优选的是,所述步骤5中:所述复合水凝胶中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粒子的浓度为0.5mg/ml。

1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采用第一方面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可注射抗菌水凝胶。

1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第二方面所述的可注射抗菌水凝胶在伤口愈合材料或药物中的应用。

19、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而言具有的有益效果:

2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将负载pue的mpdanps掺入osa/cmcs基水凝胶中,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的自愈性的可注射水凝胶,表现出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mpda@pue nps的掺入使其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以及对pue的控释缓释作用,完美结合了低温ptt的抗菌效应,和pue的抗氧化,调节免疫反应,促进血管生成能力。该水凝胶已经在相关表征中表现出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在后续实验中被证明在抗菌,调节免疫反应,促进血管生成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水凝胶包括:羧甲基壳聚糖/氧化海藻酸钠水凝胶、介孔聚多巴胺/羧甲基壳聚糖/氧化海藻酸钠水凝胶和介孔聚多巴胺@葛根素/羧甲基壳聚糖/氧化海藻酸钠水凝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去离子水为65ml,无水乙醇为60ml,普朗尼克F127为360mg,均三甲苯为415μL,超声震荡为30min,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为90mg,搅拌10min后加入60mg盐酸多巴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以12000rpm进行离心,离心时间为15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葛根素粉末和介孔聚多巴胺纳米粒子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2:1,以12000rpm进行离心收集介孔聚多巴胺@葛根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将1g海藻酸钠溶解于100ml去离子水,然后加入1.08g高碘酸钠,室温下避光搅拌6小时,然后加入1.5ml乙二醇以终止反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将浓度为2-5%羧甲基壳聚糖和浓度为10-20%氧化海藻酸钠分别溶于磷酸盐缓冲盐水中,氧化海藻酸钠溶液与羧甲基壳聚糖溶液浓度比为2:3混合均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复合水凝胶中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粒子的浓度为0.5mg/ml。

9.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可注射抗菌水凝胶。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注射抗菌水凝胶在伤口愈合材料或药物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水凝胶包括:羧甲基壳聚糖/氧化海藻酸钠水凝胶、介孔聚多巴胺/羧甲基壳聚糖/氧化海藻酸钠水凝胶和介孔聚多巴胺@葛根素/羧甲基壳聚糖/氧化海藻酸钠水凝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去离子水为65ml,无水乙醇为60ml,普朗尼克f127为360mg,均三甲苯为415μl,超声震荡为30min,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为90mg,搅拌10min后加入60mg盐酸多巴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以12000rpm进行离心,离心时间为15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注射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葛根素粉末和介孔聚多巴胺纳米粒子与无水乙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顺礼翟少博游佳倩石晓璐杨征刘洋周延民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