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含有高活性植物乳植杆菌的核壳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含有高活性植物乳植杆菌的核壳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77490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高活性植物乳植杆菌的核壳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微胶囊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制备植物乳植杆菌KLDS 1.0328‑EGCG微胶囊,利用WPC与β‑CD作为封装载体,加入EGCG,同时利用虫胶作为壳层,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植物乳植杆菌KLDS 1.0328‑EGCG同轴静电喷雾微胶囊。模拟胃肠消化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同轴静电喷雾胶囊高效保护了益生菌的生物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提高益生菌生物活性提供了新思路,为改善益生菌在环境胁迫下的生理特性和益生功能建立了新方法,有潜力在体内通过协同作用对人体健康发挥益生作用,为开发新型益生菌保护剂提供新的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胶囊,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高活性植物乳植杆菌的核壳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益生菌通常作为食品可发酵或不可发酵食品或膳食补充剂供给消费者食用。研究发现益生菌的功能特性主要有促进体内有机酸的产生、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修复上皮组织,增强免疫力、抑制病原菌黏附于肠道黏膜、降低血清胆固醇及预防胃肠道癌症。但是,在食品加工和胃肠道中,益生菌会遇到高温、低温、酸性条件、氧化条件、渗透压和水活度。这些环境压力会对益生菌的生物学功能产生重大影响,并限制益生菌的应用。微胶囊化可作为一种益生菌封装技术,将益生菌嵌入密封材料中,减少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细胞损失,同时可以有效提高益生菌在胃肠道消化中的存活率、储存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目前常用的益生菌微胶囊化技术有喷雾干燥法、乳化法、挤压法、复凝聚法、冷冻干燥法,静电喷雾法等。

2、与其他封装方法相比,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得的微胶囊尺寸较小,可以在1μm以下、尺寸分布狭窄,甚至接近单分散、带电液滴相互排斥,不团聚、最终产物的尺寸和形状比较容易控制、在不改变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的情况下有效维持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活性。从而可以保护益生菌免受光、热和氧等极端环境的影响。静电喷雾技术分为单轴静电喷雾和同轴静电喷雾。同轴静电喷雾是使用了两个同心针的复合针头,将被封装的化合物与生物聚合物溶液一起被泵送。在电场作用下,两种溶液一起从喷丝器中喷射出来,并由于溶剂的蒸发而固化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颗粒。

3、益生元是被人体微生物选择性利用,能够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和/或活性从而益于人体健康的底物,属于生物活性化合物。已有文献报道生物活性化合物与益生菌的共封装能够提高生物活性和功能,但是针对特定种类的益生菌,仍然难以确定选择何种生物活性化合物进行封装的效果最好。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针对植物乳植杆菌klds1.0328,选择特定生物活性化合物进行共封装,最大程度保护益生菌活性和功能的微胶囊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高活性植物乳植杆菌的核壳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同轴静电喷雾微胶囊制备方法同时具备高封装率和较强耐受模拟胃肠消化液的能力,高效保护了益生菌的生物活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乳植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培养所述植物乳植杆菌,获得菌悬液;

5、将β-环糊精溶液与乳清浓缩蛋白溶液混合,加入吐温80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溶液,混合,至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完全溶解,与所述菌悬液混合,获得核层溶液;

6、将虫胶溶解在无水乙醇中,获得壳层溶液;

7、采用同轴静电喷雾系统,分别将所述核层溶液和所述壳层溶液装样,进行静电喷雾,即得所述植物乳植杆菌微胶囊。

8、优选的是,所述核层溶液中,所述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溶液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质量分数为0.06%-0.24%;所述乳清浓缩蛋白溶液中乳清浓缩蛋白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35g:100ml;所述β-环糊精溶液中β-环糊精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4g:100ml;所述β-环糊精溶液与所述乳清浓缩蛋白溶液的质量比为4:1。

9、优选的是,所述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质量分数为0.18%。

10、优选的是,所述虫胶与所述无水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ml。

11、优选的是,所述植物乳植杆菌为植物乳植杆菌klds1.0328;所述菌悬液中所述植物乳植杆菌的浓度为1010cfu/ml。

12、优选的是,所述同轴静电喷雾系统中,所述核层溶液使用纺丝针头内径为0.34mm的不锈钢针,壳层使用纺丝针头内径为1.01mm的不锈钢针;

13、所述静电喷雾纺丝为在纺丝电压17kv,纺丝距离12cm,壳层溶液进样流速0.6ml/h,核层溶液进样流速0.4ml/h,温度20℃,湿度30-40%的条件下进行。

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植物乳植杆菌微胶囊。

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微胶囊在制备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的保健食品和/或调节肠道菌群的药品中的应用。

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的保健食品,包含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微胶囊。

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药品,包含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微胶囊。

1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9、本专利技术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制备植物乳植杆菌klds1.0328-egcg微胶囊,利用乳清浓缩蛋白(wpc)与β-环糊精(β-cd)作为封装载体,加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共同构造wpc/β-cd/lp klds1.0328/egcg作为核层,同时利用虫胶作为壳层,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植物乳植杆菌klds1.0328/egcg同轴静电喷雾微胶囊。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的同轴静电喷雾胶囊高效保护了益生菌的生物活性。本专利技术为提高益生菌生物活性提供了新思路,为改善益生菌在环境胁迫下的生理特性和益生功能建立了新思路及方法,其符合合生元制剂的概念,有潜力在体内通过协同作用对人体健康发挥益生作用,为开发新型益生菌保护剂和第二代合生元制剂提供新的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乳植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层溶液中,所述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溶液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质量分数为0.06%-0.24%;所述乳清浓缩蛋白溶液中乳清浓缩蛋白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35g:100mL;所述β-环糊精溶液中β-环糊精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4g:100mL;所述β-环糊精溶液与所述乳清浓缩蛋白溶液的质量比为4: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质量分数为0.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虫胶与所述无水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植杆菌为植物乳植杆菌KLDS1.0328;所述菌悬液中所述植物乳植杆菌的浓度为1010CFU/m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静电喷雾系统中,所述核层溶液使用纺丝针头内径为0.34mm的不锈钢针,壳层使用纺丝针头内径为1.01mm的不锈钢针;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植物乳植杆菌微胶囊。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微胶囊在制备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的保健食品和/或调节肠道菌群的药品中的应用。

9.一种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的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微胶囊。

10.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药品,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微胶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乳植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层溶液中,所述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溶液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质量分数为0.06%-0.24%;所述乳清浓缩蛋白溶液中乳清浓缩蛋白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35g:100ml;所述β-环糊精溶液中β-环糊精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4g:100ml;所述β-环糊精溶液与所述乳清浓缩蛋白溶液的质量比为4: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质量分数为0.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虫胶与所述无水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佳歌姜瞻梅田子豪李柏良谭中美韦旋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