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光柱镭射板对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74532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52
本技术提供一种竖光柱镭射板对齐装置,属于镭射板对齐技术领域,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表面安装有排列机构,所述操作台的表面安装有与排列机构相适应的电动输送带,所述电动输送带的表面等距开设有凹槽,所述电动输送带的表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电动输送带的表面安装有对齐机构,且控制器分别与排列机构、电动输送带和对齐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操作台两侧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活动门,本方案通过排列机构的设置,可以对多个竖光柱进行放置,并且可以均匀对竖光柱进行输送,并将竖光柱输送至电动输送带的表面,此时多个竖光柱处于同一水平轴线上,此时对齐机构会对竖光柱的一端施加作用力,从而使多个竖光柱的一端对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镭射板对齐,具体涉及一种竖光柱镭射板对齐装置


技术介绍

1、镭射板是一种使用镭射技术的板状装置或设备。镭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光束,可以在很小的区域内产生高能量的光线,常用于医疗、科研、工业和通信等领域。竖光柱镭射板是一种特殊的印刷材料,它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可以产生类似彩虹的光柱效果。这种材料通常用于制作标签、海报、礼品盒等产品,以增加产品的视觉吸引力。

2、现有的公告专利号为cn209217007u,公开名称为一种石墨舟装配陶瓷管对齐治具,包括治具基板,所述治具基板的底平面上设置有若干道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等距安装在治具基板的底平面上,所述限位条上均设置有若干道限位齿,相邻的限位齿之间形成有限位槽,每个限位条上的限位齿的数量以及形状相同。

3、尽管上述对齐治具通过设计盖合式的校正治具,保证前后位置的陶瓷管相互对齐,使得装配后的陶瓷管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保障自动化运行的稳定性,但是上述对齐治具不方便对管体的一端进行对齐,并且需要人工对管体进行摆放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光柱镭射板对齐装置,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竖光柱镭射板对齐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表面安装有排列机构,所述操作台的表面安装有与排列机构相适应的电动输送带,所述电动输送带的表面等距开设有凹槽,所述电动输送带的表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电动输送带的表面安装有对齐机构,且控制器分别与排列机构、电动输送带和对齐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操作台两侧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活动门,一个所述活动门的表面安装有透气板,另一个所述活动门的表面安装有隐藏式把手,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加固座。

4、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排列机构包括安装于操作台表面的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下料辊,所述放置箱的一侧开设有与下料辊相适应的下料孔,所述放置箱的表面安装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表面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的表面安装有往复丝杆,所述第一安装座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内螺纹块,所述内螺纹块的表面安装有与下料辊相适应的推料杆,所述往复丝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下料辊的表面且位于放置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

5、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放置箱内壁的两侧均设有导向块,且导向块的表面呈倾斜设置。

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内螺纹块螺纹连接与往复丝杆的表面,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对齐机构包括安装于电动输送带表面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移动螺纹杆,所述移动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表面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表面安装有多个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表面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阻尼器外侧的表面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安装有与电动输送带相适应的顶料块。

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移动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的表面安装有水平延伸的两个限位滑轨,且移动座滑动连接于限位滑轨的表面。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方案通过排列机构的设置,可以对多个竖光柱进行放置,并且可以均匀对竖光柱进行输送,并将竖光柱输送至电动输送带的表面,此时多个竖光柱处于同一水平轴线上,此时对齐机构会对竖光柱的一端施加作用力,从而使多个竖光柱的一端对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竖光柱镭射板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的表面安装有排列机构(2),所述操作台(1)的表面安装有与排列机构(2)相适应的电动输送带(3),所述电动输送带(3)的表面等距开设有凹槽,所述电动输送带(3)的表面安装有控制器(4),所述电动输送带(3)的表面安装有对齐机构(5),且控制器(4)分别与排列机构(2)、电动输送带(3)和对齐机构(5)电性连接,所述操作台(1)两侧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活动门(6),一个所述活动门(6)的表面安装有透气板(7),另一个所述活动门(6)的表面安装有隐藏式把手(8),所述操作台(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加固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光柱镭射板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列机构(2)包括安装于操作台(1)表面的放置箱(201),所述放置箱(2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下料辊(203),所述放置箱(201)的一侧开设有与下料辊(203)相适应的下料孔(204),所述放置箱(201)的表面安装有第一安装座(205),所述第一安装座(205)的表面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20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6)输出轴的表面安装有往复丝杆(207),所述第一安装座(20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内螺纹块(208),所述内螺纹块(208)的表面安装有与下料辊(203)相适应的推料杆(209),所述往复丝杆(20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0),所述下料辊(203)的表面且位于放置箱(2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光柱镭射板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箱(201)内壁的两侧均设有导向块(202),且导向块(202)的表面呈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竖光柱镭射板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块(208)螺纹连接与往复丝杆(207)的表面,所述第一齿轮(210)与第二齿轮(211)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光柱镭射板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机构(5)包括安装于电动输送带(3)表面的第二安装座(501),所述第二安装座(50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移动螺纹杆(502),所述移动螺纹杆(50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座(503),所述第二安装座(501)的表面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50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04)的表面安装有多个阻尼器(505),所述阻尼器(505)的表面安装有缓冲弹簧(506),所述阻尼器(505)外侧的表面安装有连接板(507),所述连接板(507)的表面安装有与电动输送带(3)相适应的顶料块(5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竖光柱镭射板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04)的输出轴与移动螺纹杆(5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501)的表面安装有水平延伸的两个限位滑轨(509),且移动座(503)滑动连接于限位滑轨(509)的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光柱镭射板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的表面安装有排列机构(2),所述操作台(1)的表面安装有与排列机构(2)相适应的电动输送带(3),所述电动输送带(3)的表面等距开设有凹槽,所述电动输送带(3)的表面安装有控制器(4),所述电动输送带(3)的表面安装有对齐机构(5),且控制器(4)分别与排列机构(2)、电动输送带(3)和对齐机构(5)电性连接,所述操作台(1)两侧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活动门(6),一个所述活动门(6)的表面安装有透气板(7),另一个所述活动门(6)的表面安装有隐藏式把手(8),所述操作台(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加固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光柱镭射板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列机构(2)包括安装于操作台(1)表面的放置箱(201),所述放置箱(2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下料辊(203),所述放置箱(201)的一侧开设有与下料辊(203)相适应的下料孔(204),所述放置箱(201)的表面安装有第一安装座(205),所述第一安装座(205)的表面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20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6)输出轴的表面安装有往复丝杆(207),所述第一安装座(20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内螺纹块(208),所述内螺纹块(208)的表面安装有与下料辊(203)相适应的推料杆(209),所述往复丝杆(20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0),所述下料辊(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大伟曲汉德李红军闫卫彬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澳科顺诚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