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铃,特别是一种具有调音功能的风铃。
技术介绍
1、风铃是指可以在风吹动的情况下,发出声音的装饰物品,风铃可在自然风的吹动下,通过各个铃铛或者撞击块与风铃管之间的碰撞发出声音,其种类繁多,如日本风铃、八角风铃等。风铃的声音既与风铃管的长度、厚度、材质有关,又与撞击块的撞击碰撞位置有关。然而,目前的风铃一旦制造完成后,碰撞块的碰撞位置、风铃管的长度、厚度等都是固定的,风铃发出的声音比较单一。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风铃发出的声音比较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调音功能的风铃。本技术一方面可以增加风铃发出的声音种类,另一方面具有声音种类调节方便的特点。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调音功能的风铃,包括基座,基座上方设有钩挂组件,基座下方的环形边沿经第一吊绳连接有风铃管,基座下方的中部经第二吊绳连接有撞击块,且风铃管环绕于撞击块外,所述基座内的中部设有下双向驱动机构和上双向驱动机构,下双向驱动机构和上双向驱动机构的每一个驱动端均设有弧形驱动片,弧形驱动片外侧设有贯穿基座的连接杆,连接杆外端经第一吊绳与风铃管相连;所述风铃管包括与上部的连接杆相连的第一风铃管以及与下部的连接杆相连的第二风铃管,第一风铃管的厚度大于第二风铃管的厚度,且第一风铃管和第二风铃管交替分布。
3、前述的一种具有调音功能的风铃中,所述基座内还设有卷绳轮,卷绳轮连接有自锁电机,卷绳轮与第二吊绳的上端相连。
4、前述的一种具有调音功能的风铃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上下两层连接杆,用于连接不同厚度且交替分布的第一风铃管和第二风铃管,并通过上、下双向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从而可以通过改变第一风铃管和第二风铃管的位置,来完成调音,使得声音种类更加的多元化,声音的调节改变也方便,音效也易于控制。综上所述,本技术一方面可以增加风铃发出的声音种类,另一方面具有声音种类调节方便的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调音功能的风铃,包括基座(1),基座(1)上方设有钩挂组件(2),基座(1)下方的环形边沿经第一吊绳(3)连接有风铃管,基座(1)下方的中部经第二吊绳(4)连接有撞击块(5),且风铃管环绕于撞击块(5)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的中部设有下双向驱动机构(6)和上双向驱动机构(7),下双向驱动机构(6)和上双向驱动机构(7)的每一个驱动端均设有弧形驱动片(8),弧形驱动片(8)外侧设有贯穿基座(1)的连接杆(9),连接杆(9)外端经第一吊绳(3)与风铃管相连;所述风铃管包括与上部的连接杆(9)相连的第一风铃管(10)以及与下部的连接杆(9)相连的第二风铃管(11),第一风铃管(10)的厚度大于第二风铃管(11)的厚度,且第一风铃管(10)和第二风铃管(11)交替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调音功能的风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还设有卷绳轮(12),卷绳轮(12)连接有自锁电机(13),卷绳轮(12)与第二吊绳(4)的上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调音功能的风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还设有电池(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调音功能的风铃,包括基座(1),基座(1)上方设有钩挂组件(2),基座(1)下方的环形边沿经第一吊绳(3)连接有风铃管,基座(1)下方的中部经第二吊绳(4)连接有撞击块(5),且风铃管环绕于撞击块(5)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的中部设有下双向驱动机构(6)和上双向驱动机构(7),下双向驱动机构(6)和上双向驱动机构(7)的每一个驱动端均设有弧形驱动片(8),弧形驱动片(8)外侧设有贯穿基座(1)的连接杆(9),连接杆(9)外端经第一吊绳(3)与风铃管相连;所述风铃管包括与上部的连接杆(9)相连的第一风铃管(10)以及与下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至真,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茗枫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