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7047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50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所述预制主梁包括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之间共用同一钢筋体系,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之间设有用于安装预制次梁的安装缺口;所述预制次梁内设有纵筋,所述纵筋的端部穿出预制次梁并伸入安装缺口内与预制主梁内的钢筋体系交错设置,所述安装缺口处填充有混凝土;所述纵筋的两端部沿预制次梁厚度方向进行弯折。实际应用时,解决现有预制主次梁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困难、节点成型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预制构件主次梁节点施工过程中,一种采用节点现浇形式,在主梁上设置凹槽,裸露部分梁底筋与次梁钢筋连接,支模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主次梁节点,这种形式容易导致主梁与次梁钢筋连接不到位,钢筋容易碰撞,支模困难,操作难度大;另外一种形式采用牛担板搭接形式,次梁搁置在主梁凹槽内施焊连接,浇筑混凝土灌浆料形成节点,这种节点容易形成冲切破坏面,主梁凹槽位置薄弱,容易在运输和吊装过程开裂或破坏。

2、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实现预制构件主次梁节点施工过程的简便、快捷施工,并保证主次梁节点的强度和刚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预制构件主次梁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困难、节点成型质量差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所述预制主梁包括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之间共用同一钢筋体系,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之间设有用于安装预制次梁的安装缺口;所述预制次梁内设有纵筋,所述纵筋的端部穿出预制次梁并伸入安装缺口内,所述安装缺口处填充有混凝土;所述纵筋的两端部沿预制次梁厚度方向进行水平弯折。

3、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4、1、现有技术中为便于输送吊装而将同一跨度的主梁拆分成两段相互独立的主梁,然后将两段主梁端部的钢筋绑扎,为保证钢筋的连接强度,两主梁钢筋的重合绑扎长度不小于100cm,而本技术中预制主梁内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之间由同一钢筋体系进行支撑,完整连续的钢筋体系使得预制主梁整体强度和刚度较高,使得两者之间设置的安装缺口的宽度仅为预制次梁的厚度,安装缺口通常为20cm,预制主梁内钢筋数量一般为八根,当梁跨长度相同时,现有技术中安装缺口处钢筋用量为1600cm,且需要更多的箍筋,本方案中安装缺口处钢筋用量为160cm。因此,本方案在确保了预制主梁整体连接强度的同时钢筋用量降低至少10倍,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施工成本。

5、2、预制次梁的纵筋的端部在沿其厚度方向进行弯折,能有效避免主次梁节点处的钢筋碰撞,减少因钢筋冲突导致的返工和材料浪费,整体上降低了施工成本,也有效减少了现场钢筋加工和调整的工作量,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6、进一步,各所述纵筋穿出预制次梁的端部保持平行。

7、各纵筋穿出预制次梁的端部保持平行,减少了现场安装时钢筋接驳的复杂度,使预制主梁与预制次梁之间连接更加直接,有效减少现场钢筋焊接和绑扎的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8、进一步,所述预制主梁沿厚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连接钢板,连接钢板上开有安装孔,连接钢板将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进行连接。

9、上述设置使预制主梁在安装缺口的强度和刚度增加,避免由于预制主梁的梁跨过长时,且安装缺口处没有混凝土对梁钢筋进行支撑,在吊装运输过程中预制主梁在安装缺口处的梁钢筋容易弯折,使预制主梁需要返工修复甚至整体更换,极大增加了施工成本和施工周期;且连接钢板则充当浇筑模板,并与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形成浇筑空间,且现浇混凝土凝固后可快速拆掉连接钢板,整体施工更加简便、快速。

10、进一步,所述连接钢板的厚度为15-30mm。

11、上述设置中连接钢板的厚度为15-30mm,一方面是确保连接钢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预制主梁在运输及吊装过程中安装缺口位置不会出现弯折,二是为了降低材料成本和连接钢板的重量,减轻施工人员安装连接钢板时的劳动强度。

12、进一步,所述连接钢板的长度不小于1.8倍安装缺口沿预制主梁梁跨方向的槽宽。

13、上述设置使得连接钢板能够跨越安装缺口两侧更宽的区域,连接钢板与预制主梁之间形成连续的支撑,有效减少预制主梁在安装缺口区域的挠曲变形,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同时较长的连接钢板能有效保护安装缺口区域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免受意外撞击或挤压造成的损伤,确保预制主梁在到达安装位置前保持良好的状态。

14、进一步,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沿厚度方向在两侧均预埋有螺栓套筒,螺栓套筒与安装孔位置对应。

15、上述设置实现了连接钢板简便、快速地拆装,循环使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预埋螺栓套筒避免了现场钻孔对预制主梁整体结构的破坏,螺栓套筒与混凝土连接成一体使连接钢板与预制主梁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定牢固。

16、进一步,所述安装孔呈长圆形。

17、螺栓穿过安装孔进入到螺栓套筒中实现连接钢板的固定,在安装时,如果安装孔圆形孔,安装孔与螺栓套筒之间需要完全对准才能进行螺栓安装,这导致连接钢板开孔和螺栓套筒预埋时精度要求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增加安装时的对准时间,降低了施工效率;上述设置中将安装孔孔为长圆形使得安装孔与螺栓套筒之间安装灵活性更高,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安装对准难度,也降低了生产精度要求,有效节约企业成本。

18、进一步,所述纵筋穿出预制次梁的两端均套设有锚固板。

19、锚固板与避让钢筋配合克服了传统l型弯筋锚固拥挤导致预制梁在安装时放置困难,调整量大的问题和混凝土浇筑时振捣困难的问题,提高了预制主次梁节点处的成型质量,同时还减少了端部锚固钢筋的长度,节约钢材用量,降低成本。

20、进一步,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相向的两侧面和预制次梁的端面上开有多个条形槽,条形槽的表面粗糙度大于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的表面粗糙度。

21、上述设置使得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与现浇混凝土之间整体性和粘合力提高,主次梁节点强度和刚度更高,节点成型质量更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所述预制主梁包括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之间共用同一钢筋体系,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之间设有用于安装预制次梁的安装缺口;所述预制次梁内设有纵筋,所述纵筋的端部穿出预制次梁并伸入安装缺口内与预制主梁内的钢筋体系交错设置,所述安装缺口处填充有混凝土;所述纵筋的两端部沿预制次梁厚度方向进行水平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纵筋穿出预制次梁的端部保持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主梁沿厚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连接钢板,连接钢板上开有安装孔,连接钢板将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板的厚度为15-3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板的长度不小于1.8倍安装缺口沿预制主梁梁跨方向的槽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沿厚度方向在两侧均预埋有螺栓套筒,螺栓套筒与安装孔位置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呈长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筋穿出预制次梁的两端均套设有锚固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相向的两侧面和预制次梁的端面上开有多个条形槽,条形槽的表面粗糙度大于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的表面粗糙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所述预制主梁包括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之间共用同一钢筋体系,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之间设有用于安装预制次梁的安装缺口;所述预制次梁内设有纵筋,所述纵筋的端部穿出预制次梁并伸入安装缺口内与预制主梁内的钢筋体系交错设置,所述安装缺口处填充有混凝土;所述纵筋的两端部沿预制次梁厚度方向进行水平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纵筋穿出预制次梁的端部保持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主梁沿厚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连接钢板,连接钢板上开有安装孔,连接钢板将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主次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将来杨世英叶宜琛孙永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仝宜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