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的力学性能测试,尤其是涉及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在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测试时,需要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进行夹持固定,现有技术中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样品测试装置其只能实现对同一大小范围内的某种特定尺寸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样品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而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样品大小超出其设定的范围外时,便会导致原来设计好的测试装置不能再适用,无法比较不同尺寸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差异,严重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根据本技术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多个夹持件朝向彼此或远离彼此移动,以调整多个夹持件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提高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测试的准确性。
2、根据本技术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形成有容纳腔;工作板,所述工作板覆盖于所述容纳腔且适于将所述容纳腔封闭;夹持件,所述夹持件构造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夹持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工作板;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多个所述夹持件相连且适于驱动多个所述夹持件朝向彼此或远离彼此移动。
3、根据本技术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通过多个夹持件可滑动地设置于工作板上,驱动装置分别与
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工作板具有对称中心,所述夹持件构造为四个,四个所述夹持件关于所述对称中心对称设置。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工作板上形成有两条相交的滑槽,且两条所述滑槽均穿过所述对称中心。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夹持件包括: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延伸段朝向所述对称中心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二延伸段朝向所述对称中心的一侧壁的连接处构造为圆弧面。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还包括:防护垫,所述防护垫贴附于所述第一延伸段朝向所述对称中心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延伸段朝向所述对称中心的一侧,所述防护垫适于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表面进行防护。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驱动件分别与四个所述夹持件相连,以驱动四个所述夹持件沿所述滑槽朝向靠近所述对称中心或远离所述对称中心的方向移动。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驱动件包括:第一双向电机,所述第一双向电机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对称中心处,所述第一双向线电机具有两个输出端;第二双向电机,所述第二双向电机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对称中心处,述第二双向线电机具有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二双向电机的两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双向电机的两个输出端交错布置;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双向电机的两个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丝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纳腔内壁枢转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延伸方向与其中一条所述滑槽延伸方向一致;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二双向电机的两个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丝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纳腔内壁枢转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延伸方向与其中另一条所述滑槽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二丝杆上均设置有第一螺纹;支撑板,支撑板构造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板分别穿过所述滑槽与四个所述夹持件一一对应连接,四个所述支撑板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上,每个所述支撑板的内壁上均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多个所述支撑板适于带动多个所述夹持件沿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的延伸方向移动。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还包括:测试箱,所述测试箱罩设于所述工作板的顶面,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收容于所述测试箱内且适于通过所述测试箱观察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状态。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还包括: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设置于所述测试箱上且适于对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测试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测试箱的顶部,所述气缸上形成有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作板移动的输出端,所述输出端设置有压强板,所述输出端适于带动所述压强板朝向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施加压力。
1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21)具有对称中心,所述夹持件(22)构造为四个,四个所述夹持件(22)关于所述对称中心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21)上形成有两条相交的滑槽(26),且两条所述滑槽(26)均穿过所述对称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2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垫(25),所述防护垫(25)贴附于所述第一延伸段(23)朝向所述对称中心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延伸段(24)朝向所述对称中心的一侧,所述防护垫(25)适于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表面进行防护。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试箱(12),所述测试箱(12)罩设于所述工作板(21)的顶面,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收容于所述测试箱(12)内且适于通过所述测试箱(12)观察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设置于所述测试箱(12)上且适于对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21)具有对称中心,所述夹持件(22)构造为四个,四个所述夹持件(22)关于所述对称中心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21)上形成有两条相交的滑槽(26),且两条所述滑槽(26)均穿过所述对称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2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垫(25),所述防护垫(25)贴附于所述第一延伸段(23)朝向所述对称中心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延伸段(24)朝向所述对称中心的一侧,所述防护垫(25)适于对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翔翔,钱安,周克旺,周静,宋亮,陈郑,沙静雅,杜小康,鲍文波,郭迎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得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