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域触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6870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域触控板,包括底板钢片、固定钢片、第一回弹钢片、第二回弹钢片、顶层钢片,所述底板钢片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钢片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底板钢片与所述固定钢片经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定位孔通过调节螺母固定安装,所述第一回弹钢片设置在所述固定钢片上,所述第二回弹钢片包括回弹钢片本体、弹力支撑臂,所述回弹钢片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回弹钢片上,所述弹力支撑臂倾斜设置在所述回弹钢片本体的侧壁上,所述顶层钢片设置在所述回弹钢片本体上。本申请通过在第二回弹钢片上设置有弹力支撑臂,利用了弹力支撑臂来产生均匀的回弹力,从而实现触控板的每一处都可以按压的功能,提高了触控板的灵敏度和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机交互设备,具体为一种全域触控板


技术介绍

1、触控板是一种常见的人机交互设备,它可以通过手指在表面上的滑动或按压来控制电脑的光标或其他功能。触控板的优点是节省空间,方便携带,且操作灵活多样。

2、然而,现有的触控板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按键回弹力度较差。传统的触控板通常采用机械式的按键结构,即在触控板的下方设置有一定数量的弹簧或橡胶垫,当用户按压触控板时,弹簧或橡胶垫会产生一定的回弹力,从而给用户提供一种按键的感觉。然而,这种结构的缺点是,按键的回弹力度往往不均匀,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弹簧或橡胶垫的弹性会逐渐降低,导致按键的手感变差,甚至出现按键失灵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全域触控板;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域触控板,

4、包括底板钢片、固定钢片、第一回弹钢片、第二回弹钢片、顶层钢片,所述固定钢片设置在所述底板钢片上,所述底板钢片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钢片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底板钢片与所述固定钢片经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定位孔通过调节螺母固定安装,所述第一回弹钢片设置在所述固定钢片上,所述第二回弹钢片包括回弹钢片本体、弹力支撑臂,所述回弹钢片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回弹钢片上,所述弹力支撑臂倾斜设置在所述回弹钢片本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回弹钢片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二回弹钢片沿所述第一回弹钢片竖直轴线对称设置,所述顶层钢片设置在所述回弹钢片本体上。

5、可选的,所述顶层钢片上设置有双面胶层,所述双面胶层的一面与所述顶层钢片胶粘固定,所述双面胶层的另一面与pcb贴合。

6、可选的,所述安装孔设置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安装孔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钢片的左右两端,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

7、可选的,所述安装孔、定位孔的横截面均设置为圆形结构,或所述安装孔、定位孔的横截面均设置为矩形结构。

8、可选的,所述弹力支撑臂与所述回弹钢片本体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弹力支撑臂固定焊接在所述回弹钢片本体上。

9、可选的,单组所述第二回弹钢片上的所述弹力支撑臂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弹力支撑臂之间平行设置,所述弹力支撑臂倾斜端处与所述底板钢片的表面相接触。

10、本技术有益效果

11、本申请通过在第二回弹钢片上设置有弹力支撑臂,利用了弹力支撑臂来产生均匀的回弹力,从而实现触控板的每一处都可以按压的功能,这样,用户无论在触控板的哪个位置按压,都可以得到相同的反馈,不会出现边缘区或四角的按压不灵敏或失效的情况,提高了触控板的灵敏度和均匀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域触控板,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域触控板,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域触控板,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域触控板,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域触控板,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域触控板,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域触控板,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域触控板,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域触控板,其特征在于,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益斌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深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