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多功能适应型储能烹饪容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立清专利>正文

多功能适应型储能烹饪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6707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适应型储能烹饪容器,包括一个由复合金属层板构成的烹饪容器体。烹饪容器体的外侧底部由四周向中间逐渐凸起,复合金属层板包括与外界热源对应的复合层和与烹饪食品直接接触的安全防护层。复合层的复合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防膨胀沉孔,安全防护层表面设有凹槽。其结构既降低了重量,保证了热传导效率,又提高了热吸收和热存储功效,热量散发均匀、持久,具有安全性高、适用性好、破损率低的优点,可广泛适用于电磁传导、燃气传导、热空气传导等多种场景,用餐体验效果明显提高,满足了餐饮企业“鲜制”、“现炒”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烹饪用品,特别涉及一种针对餐桌上现场烧烤、加热、保温使用的多功能适应型储能烹饪容器,属于厨房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餐饮消费简单化、预制化趋势明显。但在我国,人们普遍不能接受中餐预制化。为提升餐馆的竞争力,创新烹饪方法、改善烹饪过程、提升就餐环境,为顾客提供更有锅气的菜品,就成为餐饮行业努力的方向。

2、如今,“不做预制菜”、“现炒”概念正在餐饮行业推广和升温,“鲜制”、“现炒”正成为部分连锁快餐品牌强有力的竞争砝码。例如:某朝鲜族拌饭使用铁盘、石锅等加热容器,通过在后厨预加热后,在餐桌上利用加热容器进行食材现场加工和熟制,既可以满足“鲜制”、“现炒”,又可为菜品在长时间食用过程中进行保温,将肉香、菜香持续锁住,给顾客带来充满锅气的美食,广受消费者欢迎。

3、现有“鲜制”、“现炒”过程使用的烹饪容器主要以铸铁盘、耐火石材制石锅、陶瓷砂锅为主。其具体优缺点如下:

4、铸铁盘:成本低、取材简单、加工方便、耐用性好,但保温性能差,升、降温速度快,笨重并且表面粗糙,容易出现食物粘连、糊底等问题,顾客体验感差、清洗难度大。

5、耐火石材制石锅:保温性能良好,适用性强,清洗方便,但质量参差不齐,优质材料制成的石锅价格高,劣质石锅加热易产生有毒物质,同时,石锅热传导性差,容易造成食物局部烧焦,在高温下容易产生裂纹,能耗大,通常情况下,石锅在蒸箱内加热40分钟,才能达到140度左右。

6、陶瓷砂锅:通用性好,保温性能优良,但升温速度慢,容易破裂,成本高,劣质砂锅中还易重金属超标。

7、于是,设计一种性能更好的储能烹饪容器,使食材加工和烹饪过程现场化、餐桌化,提高顾客用餐体验,就成为餐饮企业和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情况,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安全、轻量、耐久,升温速度快,保温性能优良的多功能适应型储能烹饪容器,以提升使用性能,改善用餐方式,提升用餐体验,满足现有餐饮企业“鲜制”、“现炒”过程的使用需要。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多功能适应型储能烹饪容器,包括一个由复合金属层板构成的烹饪容器体,烹饪容器体的外侧底部由四周向中间逐渐凸起。复合金属层板包括与外界热源对应的复合层和与烹饪食品直接接触的安全防护层。复合层的复合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防膨胀沉孔。安全防护层表面设有凹槽。

4、所述防膨胀沉孔分布在靠近复合层边沿的位置上。

5、所述复合层包括位于顶部的铝合金层和位于底部的铁板层,安全防护层复合在铝合金层上。

6、所述安全防护层为不锈钢层、铜层或钛合金层。

7、所述烹饪容器体的外侧底部凸起为5±2度。

8、所述烹饪容器体的形状为板状、盘状、盆状、锅状、异形状或仿真动物形状。

9、所述凹槽呈规律状分布。

10、本专利技术所述多功能适应型储能烹饪容器的有益效果包括:

11、1、通过铝合金层与铁板层共同构成复合层,既降低了复合层的重量,保证了热传导效率,又提高了热吸收和热存储功效,使热量散发更均匀、更可靠,使用性能和使用质量明显提高;

12、2、利用复合金属层板构成烹饪容器体,并利用设置在复合层边沿的防膨胀沉孔进行复合层防膨胀控制,不仅确保了烹饪容器体的储能性、耐用性、耐摩擦性和安全性,还有效降低了烹饪容器的破损率,避免复合层开裂情况发生;

13、3、凹槽结构设置,增加了安全防护层与食材的接触面积,确保了食材快速升温,同时,凹槽还可锁住加热过程产生的汤汁,使食材长时间保持锅气四溢;

14、4、凸起结构设计,避免了烹饪容器体底部与外界接触产生热量损耗,同时,还可将热量向凸起高点附近集中,形成对食材快速熟制的效果;

15、5、经测试,烹饪容器体经过高功率电磁炉加热2分钟,即可升温至200度,在烹饪容器体内摆放生肉、生菜,浇入料汁后反复翻炒,3分钟内食材熟制,后期使用40分钟后,烹饪容器体热储能可达到50度以上,充分受热后的食材味道更佳,具有加热快、效率高、储能性优良,保温效果好的优点;

16、6、可适用于电磁传导、燃气传导、热空气传导等多种场景,提升了厨房环境的适用性;

17、7、避免了有毒物质产生,安全性高,满足了餐饮企业“鲜制”、“现炒”的加工需要,丰富了用餐内容,提升了用餐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适应型储能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由复合金属层板构成的烹饪容器体,所述烹饪容器体的外侧底部由四周向中间逐渐凸起;所述复合金属层板包括与外界热源对应的复合层和与烹饪食品直接接触的安全防护层;所述复合层的复合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防膨胀沉孔;所述安全防护层表面设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适应型储能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膨胀沉孔分布在靠近复合层边沿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适应型储能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包括位于顶部的铝合金层和位于底部的铁板层;所述安全防护层复合在铝合金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适应型储能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层为不锈钢层、铜层或钛合金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适应型储能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容器体的外侧底部凸起为5±2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多功能适应型储能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容器体的形状为板状、盘状、盆状、锅状、异形状或仿真动物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适应型储能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呈规律状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适应型储能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由复合金属层板构成的烹饪容器体,所述烹饪容器体的外侧底部由四周向中间逐渐凸起;所述复合金属层板包括与外界热源对应的复合层和与烹饪食品直接接触的安全防护层;所述复合层的复合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防膨胀沉孔;所述安全防护层表面设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适应型储能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膨胀沉孔分布在靠近复合层边沿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适应型储能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包括位于顶部的铝合金层和位于底部的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立清吴新光李建军谢翠莉龚丽龚雨森
申请(专利权)人:龚立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