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建筑施工,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锥形池底的坡面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1、污水处理厂水池构筑物如二沉池、污泥浓缩池等由于工艺要求,池体底部为具有坡面的锥形结构,由于设备与坡面存在旋转运动,要求两者之间间距精度需要满足一定要求。
2、常规控制锥形池底的坡面的施工方法是在池底混凝土浇筑前设置若干不同梯度高度的标高控制锥,浇筑池底混凝土后按照各标高控制锥的高度刮去不必要的混凝土,从而形成锥形池底,这种施工方法非常依赖于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施工难度大,且坡面的平整度难以控制,无法满足设备与坡面的间距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了一种用于锥形池底的坡面施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用于锥形池底的坡面施工装置,包括
4、回转底座;
5、立柱,转动安装在所述回转底座上;
6、两个回转架,对称安装在所述立柱的两侧,所述回转架包括上横杆、下横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的端部,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均通过法兰与所述立柱连接;
7、两个摊铺架,分别与两个所述回转架连接,所述摊铺架包括刮板和若干挂杆,所述若干挂杆固定在所述刮板的顶部,所述挂杆与所述上横杆、下横杆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刮板位于所述下横杆的下方,其倾斜角度与锥形池底的坡面坡度一致。
8、可选的,所述回转底座包括圆形底板和
9、可选的,所述法兰包括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固定在所述上横杆、下横杆的端部,所述第二法兰盘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所述立柱的侧面。
10、可选的,所述下横杆的倾斜角度也与锥形池底的坡面坡度一致。
11、可选的,两个所述上横杆与立杆的顶部均通过钢丝绳连接。
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锥形池底的坡面施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装置安装完成后进行锥形池底施工,浇筑池底混凝土,人工转动回转架,两个回转架围绕立柱做圆周旋转,刮板的倾斜角度与锥形池底的坡面坡度一致,在回转架的带动下刮板将混凝土摊平,得到满足坡面坡度要求的锥形池底,坡面的平整度好,能够满足设备与坡面的间距精度要求。
14、2、回转架的上横杆和下横杆均通过法兰与立柱连接,方便安装拆卸回转架,摊铺架的挂杆与上横杆、下横杆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保证挂杆与上横杆、下横杆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刮板的稳定性,并且必要时还可通过改变挂杆的连接点位置调节刮板的高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锥形池底的坡面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锥形池底的坡面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底座包括圆形底板和导向立管,所述导向立管固定穿设在所述圆形底板的中心,所述立柱的下部固定套设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下方的立柱转动插设在所述导向立管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锥形池底的坡面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包括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固定在所述上横杆、下横杆的端部,所述第二法兰盘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所述立柱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锥形池底的坡面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杆的倾斜角度也与锥形池底的坡面坡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锥形池底的坡面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横杆与立杆的顶部均通过钢丝绳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锥形池底的坡面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锥形池底的坡面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底座包括圆形底板和导向立管,所述导向立管固定穿设在所述圆形底板的中心,所述立柱的下部固定套设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下方的立柱转动插设在所述导向立管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锥形池底的坡面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智,安斌,洪陈超,刘银,郭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