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6678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步进驱动控制装置,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包括外壳、驱动板、主板以及端子板;驱动板设于外壳内,并用于驱动控制电机运动;主板设于外壳内,并与驱动板通讯连接,主板用于控制驱动板驱动电机运动以及IO点数和通讯等功能;端子板活动设于外壳外侧,并与主板、驱动板、电机均通讯连接,主板和驱动板通过端子板控制电机运动。本技术提出的步进驱动控制装置通过将端子板与外壳分离设置,以便于在实际应用时,将外壳安装在控制柜内后,端子板可根据实际接线需要调整安装位置,进而提高了步进驱动控制装置接线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控制,特别涉及一种步进驱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自动化设备的快速发展,步进电机驱动控制器被广泛的应用在自动化设备、数控机床、交通运输、机器人等领域中,通过控制自动化设备的电机动力输出参数,以实现设备的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作业。

2、步进驱动控制器一般包括驱动板、主板以及端子板,驱动板和主板用于控制电机的动力输出参数,并通过端子板实现与电机的信号传输通讯连接。现有步进驱动控制器的端子板与驱动板、主板集成在一起,因此将驱动板和主板固定安装后,端子板的位置也相对固定。在进行接线时,端子板无法根据电机的位置安装在便于接线处,导致线路连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步进驱动控制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步进驱动控制器在进行接线时较为不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步进驱动控制装置,所述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包括外壳、驱动板、主板以及端子板;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外壳内,并用于驱动控制电机运动;所述主板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驱动板通讯连接,所述主板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板驱动所述电机运动;所述端子板活动设于所述外壳外侧,并与所述主板、所述驱动板、所述电机均通讯连接,所述主板和所述驱动板通过所述端子板控制所述电机运动。

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驱动板的一侧设有第一信号连接端,所述主板的一侧设有第二信号连接端,所述端子板的表面设有多个第三信号连接端,所述第一信号连接端和所述第二信号连接端均分别显露于一所述连接孔,并通过线缆分别连接于不同的所述第三信号连接端,其余所述第三信号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机。

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连接端、所述第二信号连接端以及所述第三信号连接端均设有插接口,所述线缆通过所述插接口与所述驱动板、所述主板和所述端子板插接连接;

5、且/或,所述第二信号连接端以及与所述第二信号连接端连接的第三信号连接端均设有卡勾,所述卡勾与所述线缆可拆卸卡接连接。

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板和所述主板平行间隔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驱动板和所述主板通过排针通讯连接。

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后壳、面盖以及两侧板,所述面盖设于所述后壳的顶部,两所述侧板分别设于所述后壳的两侧,所述后壳、所述面盖以及两所述侧板围合形成所述外壳;

8、两所述侧板远离所述面盖的一侧弯折形成把手,所述把手弯折的方向朝向远离所述后壳的方向,两所述侧板上的把手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外壳,以使所述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具有两所述把手和所述后壳背离所述面盖的一侧显露于外界的卧式安装模式;

9、或,两所述侧板的尺寸不同,尺寸较大的所述侧板外周伸出至所述后壳和所述面盖的外侧,并形成把手,所述把手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外壳,以使所述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具有尺寸较大的所述侧板显露于外界的插卡式安装模式。

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进驱动控制装置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于所述后壳相对于所述面盖的底壁,所述驱动板、所述散热片和所述后壳的底壁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驱动板、所述散热片和所述后壳的底壁通过螺纹连接件依次连接。

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壁凸设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表面设有平行于所述底壁的安装板,所述散热片设于所述安装板。

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散热翅片朝向所述驱动板的一侧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驱动板朝向所述底壁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端子板的第一信号连接端,所述避让槽和所述第一信号连接端上下对应,并位于所述后壳的一侧,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散热片贴合,所述第一信号连接端嵌设于所述避让槽内。

1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材质为铝合金。

1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板为四轴驱动器,所述主板为plc控制器。

15、本技术提出的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包括外壳、驱动板、主板以及端子板,其中主板和驱动板通讯连接,并均设于外壳内。主板内置有可编程软件,主板输出脉冲信号至驱动板,驱动板将脉冲信号转换为电流、电压参数并输出控制电机转动,以实现对电机运动的精准控制。同时本申请所提出的步进驱动控制装置还包括端子板,端子板设置在外壳外侧,并可相对于外壳活动设置,端子板与主板、驱动板和电机均通讯连接,以用于主板、驱动板和电机之间的信号传输、控制。通过将端子板与外壳分离设置,以便于在实际应用时,将外壳安装在控制柜内后,端子板可根据实际接线需要调整安装位置,进而提高了步进驱动控制装置接线的便利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驱动板的一侧设有第一信号连接端,所述主板的一侧设有第二信号连接端,所述端子板的表面设有多个第三信号连接端,所述第一信号连接端和所述第二信号连接端均分别显露于一所述连接孔,并通过线缆分别连接于不同的所述第三信号连接端,其余所述第三信号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连接端、所述第二信号连接端以及所述第三信号连接端均设有插接口,所述线缆通过所述插接口与所述驱动板、所述主板和所述端子板插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和所述主板平行间隔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驱动板和所述主板通过排针通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后壳、面盖以及两侧板,所述面盖设于所述后壳的顶部,两所述侧板分别设于所述后壳的两侧,所述后壳、所述面盖以及两所述侧板围合形成所述外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驱动控制装置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于所述后壳相对于所述面盖的底壁,所述驱动板、所述散热片和所述后壳的底壁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驱动板、所述散热片和所述后壳的底壁通过螺纹连接件依次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凸设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表面设有平行于所述底壁的安装板,所述散热片设于所述安装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散热翅片朝向所述驱动板的一侧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驱动板朝向所述底壁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端子板的第一信号连接端,所述避让槽和所述第一信号连接端上下对应,并位于所述后壳的一侧,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散热片贴合,所述第一信号连接端嵌设于所述避让槽内。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材质为铝合金。

10.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为四轴驱动器,所述主板为PLC控制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驱动板的一侧设有第一信号连接端,所述主板的一侧设有第二信号连接端,所述端子板的表面设有多个第三信号连接端,所述第一信号连接端和所述第二信号连接端均分别显露于一所述连接孔,并通过线缆分别连接于不同的所述第三信号连接端,其余所述第三信号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连接端、所述第二信号连接端以及所述第三信号连接端均设有插接口,所述线缆通过所述插接口与所述驱动板、所述主板和所述端子板插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和所述主板平行间隔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驱动板和所述主板通过排针通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步进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后壳、面盖以及两侧板,所述面盖设于所述后壳的顶部,两所述侧板分别设于所述后壳的两侧,所述后壳、所述面盖以及两所述侧板围合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虎杨挺坚张勋统林楚成黄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顾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