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酶解生物质饲料、利用食用真菌酶解生物质制备饲料的方法及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酶解生物质饲料、利用食用真菌酶解生物质制备饲料的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76624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酵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酶解生物质饲料、利用食用真菌酶解生物质制备饲料的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大型食用真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特性,通过对食用真菌进行筛选,并对产酶培养基进行优化,成功对生物质(棕榈粕、酒糟、玉米秸秆)中的β‑甘露聚糖进行了降解,不仅降低了生物质中的抗营养因子,实现了农副产品废弃物的有效开发,所得酶解生物质饲料还提高了饲料反刍消化率,缓解了饲料资源短缺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利用食用真菌酶解生物质制备饲料的方法,操作简单、便捷,无环境污染问题,适用于工业化对农副产品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酵饲料,具体涉及一种酶解生物质饲料、利用食用真菌酶解生物质制备饲料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动物饲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畜牧行业面临着饲料资源短缺的严峻考验。为缓解饲料资源短缺,尤其是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对农副产品废弃物进行开发利用是一个良好的途径。

2、农副产品废弃物是指农副产品加工后的废料,如玉米秸秆、米糠、木薯渣、菜籽粕、棕榈粕、酒糟等。其中,棕榈粕是棕榈果实榨油后的残粕,目前全球棕榈仁粕产量每年约为700万吨,因其产量巨大,价格低廉,营养成分适宜,在畜禽饲料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虽然棕榈粕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及丰富的矿物元素,但同时也含有极高的抗营养因子,如β-甘露聚糖。其他农副产品加工后的废料,如玉米秸秆、酒糟中也含有β-甘露聚糖。在饲料利用的过程中,β-甘露聚糖容易造成畜禽营养性腹泻,限制了其养分消化率,甚至引起幼龄动物的死亡。因此,如何降解农副产品废弃物中的β-甘露聚糖,从而实现农副产品废弃物的有效开发,提高饲料消化率,缓解饲料资源短缺问题,对农副产品废弃物的利用、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食用真菌酶解生物质制备饲料的方法。

2、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酶解生物质饲料。

3、本专利技术最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酶解生物质饲料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利用食用真菌酶解生物质制备饲料的方法,将产β-甘露聚糖酶的食用真菌活化后置于产酶培养基中进行产酶培养,再将培养后的食用真菌接种至含有生物质的混合培养基中进行酶解培养,制备得到酶解生物质饲料;

6、其中,所述食用真菌为灵芝属食用真菌。

7、具体的,所述灵芝属食用真菌包括但不限于灵芝、红芝、赤芝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现有技术中属于灵芝属食用真菌且能够产β-甘露聚糖的食用真菌均在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之内。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食用真菌为gxgd-ef-2(灵芝)、gxgd-ef-3(灵芝-22)、gxgd-ef-4(灵芝-33)、gxgd-ef-5(红芝)、gxgd-ef-6(无柄灵芝)、gxgd-ef-7(泰山赤芝)、gxgd-ef-61(白肉灵芝)、gxgd-ef-65(灵芝)、gxgd-ef-66(赤芝)、gxgd-ef-81(赤芝)。

9、其中,所述产酶培养基,其配方为:土豆150~300g/l、碳源25~35g/l、酶解底物3~13g/l、kh2po4 1~5g/l。

10、具体的,所述碳源为葡萄糖、红糖、糖蜜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为红糖。

11、具体的,所述酶解底物为魔芋粉、槐豆胶、豆角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为魔芋粉。

12、优选的,所述产酶培养基,其配方为:土豆150g/l、红糖30g/l、魔芋粉8g/l、kh2po43g/l。

13、其中,所述产酶培养,其培养条件为:24-35℃、100-200rpm下培养3~10天。优选的培养条件为:26℃、150rpm下培养6天。

14、其中,所述接种,其接种量为2~15%v/v,优选的接种量为10%v/v。

15、其中,所述含有生物质的混合培养基,以原料干基计,其配方为:棕榈粕0~50wt%、浓香型酒糟0~50wt%、玉米秸秆0~50wt%、kh2po4 0~2wt%,加水将含水量调节至总质量的50~60wt%。具体的,所述总质量为水与原料干基的质量之和。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配方为:棕榈粕33wt%、浓香型酒糟33wt%、玉米秸秆33wt%、kh2po4 1wt%,加水将含水调节总质量的50wt%。

17、其中,所述酶解培养,其培养条件为:24-35℃恒温80~90%恒湿培养20~30天。

18、其中,所述β-甘露聚糖酶活定义为:在37℃,ph 5.5的条件下,每分钟从浓度为3mg/ml的甘露聚糖溶液中释放1微摩尔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为一个β-甘露聚糖酶活力单位(u)。

19、其中,所述β-甘露聚糖酶活的检测方法参照《gbt36861-2018饲料添加剂-β甘露聚糖酶活力的测定》。原理:β-甘露聚糖酶能将甘露聚糖降解成寡糖和单糖,还原性寡糖和单糖在沸水浴中与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产生显色反应。反应液的颜色深浅与酶解产生的还原糖量成正比,而还原糖的生成量与反应液中β-甘露聚糖酶的酶活成正比。

20、具体的,所述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按照如下方法配制:称取3,5-二硝基水杨酸(化学纯)3.15g,加500ml水,45℃水浴中搅拌5s。然后缓慢加入100ml 2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不断搅拌,直到溶液清澈透明(在加人氢氧化钠过程中,溶液温度不要超过48℃)。再逐步加入91.00g四水酒石酸钾钠、2.50g苯酚和2.50g无水亚硫酸钠,继续45℃水浴加热,补加水300ml,不断搅拌,直到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后,用水定容至1000ml。过滤,取滤液,储存在棕色塑料瓶中,避光保存。室温下存放7d后使用,有效期为6个月。

21、所述利用食用真菌酶解生物质制备饲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酶解生物质饲料也在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之内。

22、所述酶解生物质饲料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也在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之内。

23、具体的,通过检测酶解前后体外反刍消化率发现,酶解15天后的反刍消化率为49.180%,比原料提高了77.4%,β-甘露聚糖抗营养因子大幅度降低,改善了酶解生物质饲料的养分消化。

24、有益效果:

25、(1)本专利技术利用大型食用真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特性,通过对食用真菌进行筛选,并对产酶培养基进行优化,成功对生物质(棕榈粕、酒糟、玉米秸秆)中的β-甘露聚糖进行了降解,不仅降低了生物质中的抗营养因子,实现了农副产品废弃物的有效开发,所得酶解生物质饲料还提高了饲料反刍消化率,缓解了饲料资源短缺问题。

26、(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利用食用真菌酶解生物质制备饲料的方法,操作简单、便捷,无环境污染问题,适用于工业化对农副产品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食用真菌酶解生物质制备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产β-甘露聚糖酶的食用真菌活化后置于产酶培养基中进行产酶培养,再将培养后的食用真菌接种至含有生物质的混合培养基中进行酶解培养,制备得到酶解生物质饲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酶培养基,其配方为:土豆150~300g/L、碳源25~35g/L、酶解底物3~13g/L、KH2PO4 1~5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葡萄糖、红糖、糖蜜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为红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底物为魔芋粉、槐豆胶、豆角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为魔芋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酶培养,其培养条件为:24~35℃、100~200rpm下培养3~10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其接种量为2~15%v/v。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生物质的混合培养基,以原料干基计,其配方为:棕榈粕0~50wt%、浓香型酒糟0~50wt%、玉米秸秆0~50wt%、KH2PO4 0~2wt%,加水将含水量调节至总质量的50~60w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培养,其培养条件为:24~35℃恒温80~90%恒湿培养20~30天。

9.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酶解生物质饲料。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酶解生物质饲料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食用真菌酶解生物质制备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产β-甘露聚糖酶的食用真菌活化后置于产酶培养基中进行产酶培养,再将培养后的食用真菌接种至含有生物质的混合培养基中进行酶解培养,制备得到酶解生物质饲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酶培养基,其配方为:土豆150~300g/l、碳源25~35g/l、酶解底物3~13g/l、kh2po4 1~5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葡萄糖、红糖、糖蜜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为红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底物为魔芋粉、槐豆胶、豆角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为魔芋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汉杰项玲陈勇宋贺刘庆国陈梅林薛施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