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车制造装配,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还涉及一种机车制动盘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1、机车制动盘是用于电力机车制动的圆盘状回转体结构,其上呈圆周分布于有一圈安装孔,用于装入锁付件,锁付件的装配具有较为精确的装配要求,以保证制动盘的实用效果及安全性。目前常采用锁付机器人,将放置到制动盘上装配位置的螺纹安装件锁紧,但是这种半自动化的装配方式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具体表现在:前后工序难以自动配合连续进行自动锁付,造成自动化程度有限,整体效率并不高;自动锁付的工作过程也容易由于单点逐一装配的方式,在针对同一制动盘多次进行装配过程中,自动化结构容易积累工作位移误差,造成后面的装配越来越不准确。
2、此外制动盘装配工艺的特殊性要求,需要在安装时对其上的安装孔进行预装操作,以保证正式安装时安装孔形状符合要求保证装配位置精度以及预紧力大小的精准,而这种预装过程目前无法实现自动化操作,大大影响了装配效率,主要体现在没有相应的配合结构设计,无法将工艺预装以自动化的方式融合而入。
3、综上所述,现有的机车制动盘装配工艺尤其是涉及工艺预装的部分存在难以实现动化装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机车制动盘装配工艺尤其是涉及工艺预装的部分存在难以实现动化装配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用于机车制动盘的自动化装配,包括位于顶端的平台部以及位于所述平台部下方的支撑部,所述平台部设置有用于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以供安置工艺预装的工艺螺纹件,其结构在顶部具有平台部,其上具有分别对应工艺螺纹件三部分:螺栓、螺母及垫片的三种安置工位,安置工位的形状分别适应工艺螺栓、工艺螺母及工艺垫片各种的外缘形状,从而实现稳定安置;通过该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能够在机车制动盘的自动化装配工艺过程中实现工艺螺纹件的中转安置,且由于以固定的姿态及位置安置工艺螺纹件,能够适应自动化装配机构如机械手等的自动摄取及安放,如在工艺螺纹件装入时可自动化的从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取用,以及需拆除工艺螺纹件进行正式装配时,可将拆下的工艺螺纹件以预设的方式重新在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上安置固定,该设计能够有效实现将工艺预装的工序以自动化的方式融入机车制动盘的自动化装配。
4、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螺栓工位呈凸起的插台结构,插台结构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工艺螺栓外缘形状凹凸配合的插孔,通过所述插孔倒插安置工艺螺栓的螺栓端头。该设计优化了螺栓工位的结构设计,采用插台结构配合插孔的结构实现稳定的倒插,方便配合的机械手等结构的摄取。
5、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平台部在对应所述螺母工位及垫片工位的位置贴合设置有工位板结构,所述螺母工位及垫片工位均为设置于所述工位板结构上的插装沉槽,所述插装沉槽的形状分别与螺母工位及垫片工位的外缘形状对应,分别用于插装安置工艺螺母及工艺垫片。该设计优化了螺母工位和垫片工位的结构设计,通过在板状结构上红色纸沉槽或孔的结构实现工艺螺母垫片的安置,该结构便于加工,降低了设备成本。
6、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平台部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工位、螺母工位及垫片工位,每种工位均呈阵列分布,所述螺栓工位、螺母工位及垫片工位各自的阵列的排布方式一致。该设计优化了三种预装安置工位的数量设计,设置多个呈预设阵列分布的三种预装工位,可以同时安置多个工艺螺纹件,降低单独工艺螺纹件的使用频度,延长工艺螺纹件的使用寿命,减少工艺螺纹件的更换,进一步提升自动化装配的连续程度。
7、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螺栓工位、螺母工位及垫片工位三者数量一致,且数量均与待装配的制动盘上的安装孔数量一致。该设计在上述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螺栓工位、螺母工位及垫片工位的数量,三者数量均与待装配制动盘上安装孔数量一致,从而实现了对每个安装孔使用对应的一组工艺螺纹件,该设计在上述提升自动化装配的连续程度的效果上,进一步的通过安装孔与工艺螺纹件一一对应的设计简化取件置件的机械手类机构的控制逻辑。
8、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平台部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吊环结构,用于吊装、转移所述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该设计通过吊环结构,令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整体便于转移装配,尤其是在进行不同安装孔数量的制动盘装配时,方便切换结构对应的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
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车制动盘装配设备,包括:制动盘装配平台,用于支撑并定位待装配的制动盘,以辅助螺纹安装件装配,包括旋转驱动组件,以驱动放置于制动盘装配平台上的制动盘旋转以切换装配位置;
10、自动锁付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制动盘装配平台两侧的两组自动锁付组件,用于同步对位于所述制动盘平台上的待装配制动盘上相对侧两个安装孔进行装配动作;
11、上件机械手装置,包括两组上件机械手,机械手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制动盘装配平台的两侧,均用于夹取待装的螺纹安装件,并将螺纹安装件置入待装配制动盘上对应侧的安装孔,对其位置对应侧的自动锁付组件供给待装配的螺纹安装件;
12、螺纹安装件存放装置,用于以预设阵列形式及方向码放待用螺纹安装件,以供所述上件机械手夹取;
13、还包括如上述任一项中的的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通过所述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安置存放工艺螺纹件供所述上件机械手装置取用,或用于安置由上件机械手装置从制动盘上取下的工艺螺纹件。由于上述的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具有以上有益效果,因此具备该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的机车制动盘装配设备也应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
14、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位于两组所述自动锁付组件之间,以及所述螺纹安装件存放装置与制动盘装配平台之间的位置。该设计与优化了工艺螺纹安置装置在机车制动盘装配设备的分布位置,该位置便于上件机械手装置取用或放置工艺螺纹件,缩短工作回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用于机车制动盘的自动化装配,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顶端的平台部(1-1)以及位于所述平台部(1-1)下方的支撑部(1-2),所述平台部(1-1)设置有用于放置工艺螺纹件的螺纹件工位,所述螺纹件工位包括形状分别与工艺螺栓(1-3)、工艺螺母(1-4)及工艺垫片(1-5)各自的端头外缘形状相对应的螺栓工位、螺母工位(1-7)及垫片工位(1-8),分别用于安置用于工艺预装的工艺螺栓(1-3)、工艺螺母(1-4)及工艺垫片(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工位呈凸起的插台结构(1-6),插台结构(1-6)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工艺螺栓(1-3)外缘形状凹凸配合的插孔,通过所述插孔倒插安置工艺螺栓(1-3)的螺栓端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部(1-1)在对应所述螺母工位(1-7)及垫片工位(1-8)的位置贴合设置有工位板结构(1-9),所述螺母工位(1-7)及垫片工位(1-8)均为设置于所述工位板结构(1-9)上的插装沉槽,所述插装沉槽的形状分别与螺母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部(1-1)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工位、螺母工位(1-7)及垫片工位(1-8),每种工位均呈阵列分布,所述螺栓工位、螺母工位(1-7)及垫片工位(1-8)各自的阵列的排布方式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工位、螺母工位(1-7)及垫片工位(1-8)三者数量一致,且数量均与待装配的制动盘上的安装孔数量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部(1-1)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吊环结构(1-10),用于吊装、转移所述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
7.一种机车制动盘装配设备,包括:制动盘装配平台(6),用于支撑并定位待装配的制动盘(5),以辅助螺纹安装件装配,包括旋转驱动组件,以驱动放置于制动盘装配平台(6)上的制动盘(5)旋转以切换装配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车制动盘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1)位于两组所述自动锁付组件之间,以及所述螺纹安装件存放装置(4)与制动盘装配平台(6)之间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用于机车制动盘的自动化装配,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顶端的平台部(1-1)以及位于所述平台部(1-1)下方的支撑部(1-2),所述平台部(1-1)设置有用于放置工艺螺纹件的螺纹件工位,所述螺纹件工位包括形状分别与工艺螺栓(1-3)、工艺螺母(1-4)及工艺垫片(1-5)各自的端头外缘形状相对应的螺栓工位、螺母工位(1-7)及垫片工位(1-8),分别用于安置用于工艺预装的工艺螺栓(1-3)、工艺螺母(1-4)及工艺垫片(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工位呈凸起的插台结构(1-6),插台结构(1-6)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工艺螺栓(1-3)外缘形状凹凸配合的插孔,通过所述插孔倒插安置工艺螺栓(1-3)的螺栓端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螺纹件安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部(1-1)在对应所述螺母工位(1-7)及垫片工位(1-8)的位置贴合设置有工位板结构(1-9),所述螺母工位(1-7)及垫片工位(1-8)均为设置于所述工位板结构(1-9)上的插装沉槽,所述插装沉槽的形状分别与螺母工位(1-7)及垫片工位(1-8)的外缘形状对应,分别用于插装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