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铁路运输,特别是涉及一种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城市群的形成,短距离城际出行需求占铁路旅客发送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城际旅客出行需求成为铁路出行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城际铁路客流具有波动敏感性强、旅客往返比例高、提前购票时间短等特点,旅客在选择交通方式时更关注出行方式的服务频率、旅行时间、候车时长等因素,旅客可以灵活选择出行交通方式,城际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市场竞争激烈。
2、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根据城际铁路客流需求特征,按一定时间周期规律,定点、定线为旅客提供出行服务,并根据客流变化特征灵活调整运力供给,适应城际旅客出行需求,该模式的服务水平相对较高,更有市场竞争优势。
3、但是,目前仍然缺少一种快速编制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的方法,现有技术方法无法解决公交化组织模式下城际铁路列车开行计划的协同生成问题,或者城际铁路列车开行计划的协同编制效率不高。
4、对于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亟需提出一种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快速生成方法及其系统,根据城际铁路分时段客流特征合理确定不同客流周期的列车开行区间、停站结构、车底交路、编组类型、发车频率等要素,实现城际铁路列车开行计划与客流需求协同匹配,对提高城际铁路服务水平与运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及其系统。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
3、数据准备步骤:根据城际铁路运力资源条件、历史客流需求数据,划分列车开行区间;根据城际铁路动车所布局数据、车站折返条件,构建可行列车交路方案;
4、客流分布特征分析步骤:将客流需求进行离散化处理,基于列车开行区间、区间运行时分,构建沿线各车站客流周期特征叠加关系,计算车站客流波动特征叠加的分时段客流密度,利用关系特征及客流密度反推各站不同时段的最小列车开行需求;
5、越行方案生成步骤:基于站间客流密度计算分析列车结构比例,进一步结合运行时分差,协同计算生成不同停站结构的城际列车越行方案;
6、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步骤:根据列车开行结构、越行方案、分时段客流需求匹配分析接续服务需求,确定列车发车间隔时间、车底交路接续时间,生成多套列车开行计划。
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方法还包括:
8、最优列车开行计划评价步骤:根据预设的综合评价标准,针对多套列车开行计划选取生成最优列车开行计划。
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客流分布特征分析步骤包括:
10、客流数据离散化处理步骤:以给定的时间值为间隔对客流进行离散化处理,将高峰小时划分为多个客流周期;
11、特征叠加关系构建步骤:构建沿线各车站客流周期特征叠加关系,分析任意两个车站之间列车运行时分与客流周期的关系,计算两车站间的客流周期间隔,到达车站客流周期为出发车站客流周期与所述两个车站跨越的所述客流周期间隔之和;
12、叠加客流密度计算步骤:根据叠加的客流周期,将客流可叠加的车站集合的客流密度进行叠加,计算分时段车站客流波动特征叠加客流密度。
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客流分布特征分析步骤进一步包括:
14、结合列车定员及超员率,确定各车站各时段的最小开行需求数量及编组;结合列车开行条件,根据高峰小时列车开行需求对数反推始发终到站列车开行需求;结合列车开行条件与可行列车交路方案,根据高峰小时区段列车开行需求对数反推始发终到站列车开行需求。
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述越行方案生成步骤包括:
16、根据大站停列车、普通列车开行数量,计算普通列车被大站停列车的最大越行次数,结合大站停列车与普通列车比例确定列车越行结构,根据列车停站方案以及区间运行时分差、安全间隔时间,确定多套列车越行方案。
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述越行方案生成步骤包括:
18、当最大越行次数为1时,越行车站优先选择大站停列车与普通列车运行时分差最大区间的两端车站,越行列车数量根据大站停列车与普通列车比例设定;
19、当最大越行次数为大于1时,越行车站优先安排站间距离接近的车站作为越行站。
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步骤还包括:
21、根据多套越行方案,建立列车运行图结构,从备选列车交路方案中选择合适的交路方案,确定客流高峰时段始发列车间隔时间、车底交路接续时间;并确定客流平峰时段始发列车间隔时间、车底交路接续时间,确定高峰时段与平峰时段的衔接过渡方案,生成多套列车开行计划。
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述最优列车开行计划评价步骤包括:
23、对比分析所有列车开行计划的广义收益,选取广义效益最大的列车开行计划为给定客流特征的最优方案。
2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系统,采用如所述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系统包括:
25、数据准备模块:根据城际铁路运力资源条件、历史客流需求数据,划分列车开行区间;根据城际铁路动车所布局数据、车站折返条件,构建可行列车交路方案;
26、客流分布特征分析模块:基于列车开行区间及交路方案,将客流需求进行离散化处理,构建沿线各车站客流周期特征叠加关系,计算车站客流波动特征叠加的分时段客流密度,利用关系特征及客流密度反推不同时段的列车开行需求;
27、越行方案生成模块:基于站间客流密度计算分析列车结构比例,进一步结合运行时分差,协同计算生成不同停站结构的城际列车越行方案;
28、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模块:根据列车开行结构、越行方案、分时段客流需求匹配分析接续服务需求,确定列车发车间隔时间、车底交路接续时间,生成多套列车开行计划;
29、最优列车开行计划评价模块:根据预设的综合评价标准,针对多套列车开行计划选取生成最优列车开行计划。
30、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的步骤。
31、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如上的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的步骤。
32、相比于相关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33、1)本专利技术方法提出了一种快速生成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的方法,可以根据城际铁路运力资源条件与客流形态特征构建城际列车越行方案及列车接续关系,形成一套综合考虑列车开行方案、车底交路的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为制定城际铁路运营方案提供关键技术。
34、2)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分析城际铁路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流分布特征分析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流分布特征分析步骤进一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越行方案生成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越行方案生成步骤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步骤还包括:
8.一种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系统,采用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流分布特征分析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流分布特征分析步骤进一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越行方案生成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城际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计划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越行方案生成步骤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杏花,郭根材,王洪业,张军锋,卫铮铮,刘彦麟,李祯怡,郝晓培,周姗琪,吕晓艳,武晋飞,李仕旺,潘跃,毛子今,张立涛,李永,孟歌,赵翔,赵烁,孔德越,臧广智,刘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