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6389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46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应用于电源电路,与电源电路的PWM控制模块电连接,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控制芯片、第八二极管、感应电阻、第一开关管及连接电阻,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异名端与电源电压端相连,电源电压端经相互并联的第一电容和第九二极管后与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感应电阻的第一端和控制芯片的电流检测引脚相连,PWM控制模块通过连接开关管与感应电阻的第二端和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同名端相连,控制芯片的控制引脚经连接电阻后与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第八二极管的阳极与供电电压端相连,第八二极管的阴极与控制芯片的供电电压引脚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源行业技术的持续发展,电源需满足更多国外市场的需求,但部分地区的电压不稳定,经常在90~400v之间跳动,为使电源满足波动电压(90~400v),现有的电源中通常需要采用更高耐压的mos管,但耐高压的mos管价格昂贵,且为满足耐高压需求,耐高压的mos管的耐压要求可高达800~900v,与常规高压的mos管不通用,而且,耐压越高,mos管的内阻越大,导致发热越多,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以无需于电源电路中增设耐高压mos管,降低发热,提高电源电路工作效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应用于电源电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pwm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控制芯片、第八二极管、感应电阻、第一开关管及连接电阻,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异名端与电源电压端相连,所述电源电压端经相互并联的第一电容和第九二极管后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感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控制芯片的电流检测引脚相连,所述pwm控制模块通过连接开关管与所述感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同名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引脚经所述连接电阻后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与供电电压端相连,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控制芯片的供电电压引脚相连。

3、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通过于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连接控制芯片配合第一开关管、感应电阻和第一电容,以根据检测到的经过感应电阻的电流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管的通断,以可将变压器产生的漏感能量回收至第一电容,再由第一电容通过变压器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输出,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变压器产生的漏感尖峰电压,以使与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连接的用于与电源电路的pwm控制模块连接的连接开关管的耐压要求较低,以通用常规高压开关管即可适应高压环境,实现开关管的统一性,无需于电源电路中设置耐高压mos管,降低发热,电路简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源电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PWM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控制芯片、第八二极管、感应电阻、第一开关管及连接电阻,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异名端与电源电压端相连,所述电源电压端经相互并联的第一电容和第九二极管后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感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控制芯片的电流检测引脚相连,所述PWM控制模块通过连接开关管与所述感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同名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引脚经所述连接电阻后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与供电电压端相连,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控制芯片的供电电压引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感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同名端相连,所述连接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PWM控制模块相连,所述连接开关管的输出端与第一接地电阻相连,所述电源电路的主控模块的电流检测引脚电连接于所述连接开关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接地电阻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同名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电源负极引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工作电压引脚经第四电容后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同名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设置引脚经相互并联的第二电阻和第五电容后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同名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采用型号为HF30X的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连接开关管均采用NMOS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还包括同步整流控制器和第三开关管,所述同步整流控制器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相连,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同步整流控制器的驱动引脚相连,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异名端相连,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同名端与第三极性电容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三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同名端与所述同步整流控制器的高电压引脚相连,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异名端经第五电阻后与所述同步整流控制器的感应电压引脚相连,所述同步整流控制器的工作电压引脚经第三电容后与地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同步整流控制器的电阻设置引脚经第四电阻后与地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管采用NMOS管,所述同步整流控制器采用型号为SC35XX的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二极管采用单向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的同名端与辅助电压端相连,所述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的异名端接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源电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pwm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控制芯片、第八二极管、感应电阻、第一开关管及连接电阻,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异名端与电源电压端相连,所述电源电压端经相互并联的第一电容和第九二极管后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感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控制芯片的电流检测引脚相连,所述pwm控制模块通过连接开关管与所述感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同名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引脚经所述连接电阻后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与供电电压端相连,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控制芯片的供电电压引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感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同名端相连,所述连接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pwm控制模块相连,所述连接开关管的输出端与第一接地电阻相连,所述电源电路的主控模块的电流检测引脚电连接于所述连接开关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接地电阻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同名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电源负极引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工作电压引脚经第四电容后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同名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设置引脚经相互并联的第二电阻和第五电容后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同名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效率优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秋林郭文广陈建民游碧锋郭修根刘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吉安奥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